原帖由 常来看看 于 2012-10-14 00:20 发表
我觉得最大的bug应该称不上吧。
巡察打强盗和后期义勇军加入可能太容易了点,考虑限制一下。但是快速征兵也算是布丁98给玩家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生存手段了,毕竟布丁98小势力初期发展太艰难了。
至于说放弃民心为0的城池再占回来民心又上升,这里的计算公式是有些不妥,会考虑调整一下,至少新占城的初始民忠要参考该城原来的民忠水平。我理解的san5里的民忠概念,严格说应该是“治安”和“民心”的综合,“治安”差的城市,盗贼横行,换谁当领主都一样,而“民心”差则是针对某个君主的,如果那个君主又回来,老百姓还是会记恨,但是如果换了另一个君主来,影响就应该小很多。
还有可以限制快速征兵的,就是训练度和士气的变动方式。如果新版里加强精兵的概念,预备兵通过2,3次训练,达到40左右的训练度就基本到顶了,只有编入部队通过作战才能继续提高,还有士气方面,征兵获得的士兵,士气较低并且不容易提高(不是原版那样训练几下就解决的),那么快速征兵获得的补充,可能就只是士兵数量上的增长,而未必能获得明显的战斗力提升了。
说是最大的bug有些夸张,不过,san5可征兵源本就有些夸张,而且征兵对民心和名声(名望)的影响也有bug。
1. san5中,一个城市小于5万就不能征兵了,可以想想,40多个城池的平均人口可能在20万以上,就拿20万来算,15万人口都能上战场,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就按非常宽松的标准,男性,15-50岁都可以征入队伍,这些人估计也就占总人口的30%左右。 我建议考虑总征兵数量,但是可征兵源减少可能会影响游戏的趣味性。
2. san5用民心的下降和名声的损失来抑制征兵(进而影响到税收和行动指令的多少)。 的确,征兵开始对一个城市的民心影响很大,君主名声也下跌,但当一个大城市,民心为0以后,就可以毫无顾忌,狂征兵了,反正民心和名声都不会大跌了(据我观察,好像每次征兵名声只跌1-2点,民心是0,就不会跌了),等征够了,就放弃这个城,然后占回来,一般民心会变回50左右。我一直建议,如果城市民心是0,你放弃后,再回去,依旧是0,而且百姓造反概率非常高,(你吧城市洗劫一空,百姓会记仇的)
3. 关于百姓造反的影响,如果选择镇压,是会损兵的,(但保护了该城的内政)但我好像觉得预备役是不受损失(没有确切考证过),这样,我没有现役部队在城中,就一个文官也可以选择镇压,既不损兵,也没有损内政,民心反正是0。建议: 如果没有现役部队在城中,造反有可能将太守赶出城池, 如果现役部队太少,而且一个大城池人口众多,百姓造反,也可能成功赶走太守。而且造反和驻军兵力的损失也需要考虑造反的人数和驻军的人数,我在一个5万人口的小城市驻军20万,刁民造反,不应该造成15%的兵力减少吧。反之,一个50万人口的城市造反,你1万驻军可能都镇压不了。如果城中有预备役,是刚征得兵,没有整编和训练过的兵,士气低落的兵,这些兵是有可能参与造反的,而不是参与镇压的,所以这些预备役如果碰到造反,就可能自动解散,回归到城市的人口中。
4. 以上的建议,会使搞暴政路线的玩家很郁闷,我建议在其他方面补偿。比如,行动数量上对其宽松些, 还有,君主是恶人, 适于搞暴政的,比如董卓,吕布等,领土内百姓造反的概率低些(知道会被残酷镇压,造反可能谨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