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诗词歌赋
» 轩辕诗社第四期诗会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轩辕诗社第四期诗会
潭竹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4
功绩
81
帖子
90
编号
45659
注册
2005-8-15
#1
发表于 2005-8-31 21: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题图•渔家傲•送友人之上西京
塞上西风残壁溃,荒尘远道平沙霁。此去长安凭一骑。斜阳碎,倚栏不语人如醉。
几度愁思生梦寐,无言把酒横心泪。漫起箫声云有寄。孤烟细,他乡未必秦山翠。
《渔家傲》以北宋仁宗时代范仲淹之作为代表。其奉命与韩琦等经略陕西,稳定了与党项羌族的战事局势,故其《渔家傲》多以“塞下秋来”开头,反映边塞之景色。
《渔家傲》的结构与无名氏《菩萨蛮》有共同之处,也是上片以写景为主,而景中有情;下片以抒情为主,而情中有景。景色的描写,正好衬托出人物的心情,从而更深刻地展示作者的内心世界。
此阙《渔家傲》,旨在描写送友人的一种离愁。上片起句以“塞上西风残壁溃”,提景喻情,借边塞萧索,西风残壁烘托一种凄凉景色。为送友之愁埋下伏笔。接着,“荒尘远道平沙霁”由远景至近景,扑面而来一幅黄沙尘道之感。如此情景却只有朋友一人独身而去,因此作者愁苦。“此去长安凭一骑”转得好,点题之语,过度自然。第四、五句,夕阳西下,光影斑驳,在这傍晚时分,两人倚栏,无语,望斜阳如醉。这里第五句“倚栏不语人如醉”,感觉与前景不够协调。落脚轻飘,将前四句营造的萧索之气一笔冲淡。
若送友人而不想写愁,那么下片当一笔荡开。若想继续表达愁苦之情,那么此句显然结得不够力度。
下片,“几度愁思生梦寐”。显然又回到了与友分别后的情愁之中,由愁生梦,正表达“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之情。愁思与梦寐相对为文。第二句,“无言把酒横心泪”,此处“无言”与上片“不语”相对,上片因离情难诉“无语”,下片因人离独守无人可言而“无言”。以无言之沉郁表离友之沉痛。“把酒”一句更是古往今来惯用手法。“借酒浇愁愁更愁”,默默把酒,无人相对而思念友人,泪横流。然,此处横心一次,却又显得突兀,造词过生。“漫起箫声云有寄”,独坐把酒泪流,箫声乍起,情景想象得自然。“云有寄”当是借“云中锦书来”之意,可用于此处显得不合时宜。“孤烟细”依旧是萧萧之景。结句“他乡未必秦山翠”尚属不错。总体来看,下片景致零乱了些,导致感情不能一泻而成。上片前三句颇有味。然,词意凄婉,却并无多少苍凉之感。郁郁中却不给人凝重之感,更无洒脱因为无丈夫气。应景而已。中平之作。8.8分
忆秦娥
旌旗冽,挥戈跃马强仇灭。强仇灭,回首雁门,三军威烈。
而今千里埋荒骨,残垣古道风飘屑。风飘屑,泥中横辙,犹自呜咽。
凡填此词,上下片两煞拍四字句之首字,必用去声,方为合律,方能起调——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的“汉”家“霸”陵。用去声,其声如巨石浑金,斤两其重;一用平声,音乐之美失去大半,当然,此乃个人感觉。
此词牌要填出真味很难,首先已有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的苍凉而气势纵横的句子横在前面。更有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遂千古登临之口”,而继续延作这种苍凉的词,实在难以出彩。
就此词而言,上片循序渐进,沙场景色全用“旌旗冽”来涵盖。而摇旗呐喊之下,是金戈铁马,战事大胜的局面。“回首雁门”笔锋一转,后继续以“三军威烈”来烘托一种似夕阳残照的悲壮之感。只是“威”字于此处,个人感觉尚可再斟酌其他字。
下片以“而今”起句,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上片的战事壮烈而胜,如今却唯剩下残垣古道,千里荒骨。“千里荒骨,残垣古道”成一组相对文,表现了一幅残破不堪,江山萧索之感。只“风飘屑”用得恶。屑之一字,给人琐碎之感,而飘似乎不能与屑相协调。末句“泥中横辙,犹自呜咽”结得尚算不错,以纵横之辙印暗喻一种心情。总体来看,此首词,另辟奚径,不求壮气豪放,倒也有一番味道,中平。8.8分
破阵子
古道辕痕依旧,西风黄沙无垠。青海湾胡笳入梦,玉门关汉调摧心。干戈谱汉青。
犹忆狼河倾酒,但悲东海未平。去病挥鞭吞北地,谁人指剑定东瀛?中土无弱兵!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当然,在声调方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徐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徐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破阵子》只有一个定格,此首词的下片,两个七字句,格律上似有不妥。下片转得不错。而末句“中土无弱兵”似乎与“谁人指剑”一句的意思有些矛盾。且这样的结句与前面意境相比,显得空喊口号。
此首词,以今古相比,喻而今作者的感情。整体气势是出来了。然而这样的气势总有些中气不足。个人以为,不出门的秀才空作雄壮之语,总有些画虎不成的感觉。唐时骆宾王作讨武曌檄,除了最后一句牛气的“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也不做威烈之语,只幽幽一句提人深醒罢。 8.7分
江城子•凭道怀古
元封野火逆西风,挽雕弓,射狄戎。金戈铁骑,会猎问雌雄。天使玉门遮路断,回望苦,战无功。
今朝古道乱沙中,剑尘封,女墙空。两行车辙,千里贯西东。浸血蒲桃终入塞,葱岭月,汉家宫。
副标题“凭栏怀古”,由此可知这首词是围绕此四字展开。作者很聪明,以“怀古”来表达自身感觉,而不是空做豪言壮语。而《江城子》的词牌,由于韵脚过密也不是好填的。首起三句“元封野火逆西风,挽雕弓,射狄戎”。很平淡的荡开一笔,这样平淡的起笔是最惯用也最好接的。“野火”“西风”皆因一个“逆”字产生了效果,营造了一种氛围,而“挽雕弓”的结果是为了“射狄戎”。此三句也就统领了整个上片,定下了基调。“金戈铁骑,会猎问雌雄”一句,更加深了头三句营造的效果。“天使玉门遮路断,回望苦,战无功”,“回望苦”三字,个人以为用得很妙。当是战场回望,也暗喻了现在回望,与“怀古”互相呼应,也为下片埋下一笔。
下片以“今朝古道乱沙中,剑尘封,女墙空”起句,与上片成为对比,一个是曾经的“挽雕弓,射狄戎”,一个是现在的“剑尘封,女墙空”。给人一种恍惚云烟之感。继而“两行车辙,千里贯西东”,放眼望开,残破之景更浓,平添一份凄凉。末句,引典而诉,点了“怀古”之题。“葱岭月,汉家宫”不由让人联想起“汉家宫阙”,升腾起一股凄凉意。结句看似平淡,却隐隐营造一种气氛,只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总体来说,词首词,有一种对历史检讨的感觉,郁郁之气而终归于苍凉,予人一种虚妄的,千年血泪终究化作尘沙的感觉, 意明而用语隐,字简而涵盖广,中上之作。9.0分
满江红
且任长风、摧枯朽,吹沙化石。人间事、恍惚风后,灭如无迹。自古只传封疆吏,由来谁记村妇碛,却茫茫碌碌数从头,同朝夕。
弓弦震、天狼射,秋雁断、衡阳驿,望绵延无尽、似存兵戟。一处天沉随地赤,四边云聚连城碧,却惊雷裂梦住行思,天方白。
自己觉得这词牌是很难填的。豪气万千的有岳飞,中间的有戴复古,稍婉约的有王清惠。更何况下片连续四个三字句,非得做到气断而声连才有感觉。填词牌,非得笔力沉雄,脉络清晰,情致深婉,三者合一才能不同凡响,倚声而歌方有气势。所以我是不敢试的。
纵观此首,觉得还不错,作者选了一个比较好抒情又好评论的角度入手。然而因其的“易”又显得有些落入俗套。开篇“且任长风、摧枯朽,吹沙化石”。因要应诗会的题,故而都有些豪放。一个“任”字,便托出作者心境,豪情万丈。任长风吹去,化石吹沙,摧残败朽之木。然而,此处,摧与吹。感觉“吹”字尚可再酌,否则气息逼仄,与摧字意思近似了。继而“人间事,恍惚风后,灭如无迹”,似乎由大风起到风渐静,词三句过度了起句的豪情,而“恍惚风后,灭如无迹”,个人以为尚可再炼,“恍惚风后”就让人有“风过无痕”之感,“更如无迹”这句于此处稍显累赘。“自古只传封疆吏,由来谁记村妇碛”一句,由上句顺其自然的进入,加之结句“却茫茫碌碌数从头,同朝夕。”表明作者心理。
下片四个三字句,前两个与后两个成并列式,粗看似乎转得忽然,但到了“却惊雷裂梦住行思”才知道原来是梦。加之末句“天方白”更说明此意,结构上费了番心思。只是上下片的语言节奏上,似乎相差有些大,而且“天方白”有点歧义,天方一般是指波斯国,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说天色才白了,但是郭沫若在满江红里用过东方白,其实就拿来用用也不坏的。
下片一气呵成到惊雷句骤止,又转入平淡,以淡淡一句天方白结句,留人无限暇思。结构有新意,个人觉得上片还可再炼,中平之作。9.0分
贺新郎·题图,迦陵“把酒狂歌起”韵
大漠烟尘起。
算从来、楼兰明月,汉家山水。
铁剑雕弓飞白露,一派森严壁垒。
见说道、人谁无死。
猛气艰难成慷慨,望长空惟掣苍鹰矣。
千秋下,鸣不止。
人间一梦风波里。
怅何时、残垣古辙,将军衰齿。
成败功名随评说,记得陈蒙卫李。
今古事、莫非如此。
我自悠悠思往者,竟儿曹犹抱风流耳。
看试手,真男子。
注:陈蒙卫李,指陈汤,蒙恬,卫青,李广
清代袁枚有句名言:作诗,不可以无我。也就是说,写诗要有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以达意,而人各有性情与不同的经历,思想怀抱。从而构成作品的不同风格。此首《贺新郎》粗略读下来,感觉作者有些心力不足,造境而写,没有真正的威扬凛冽之气。不过步韵而言,如此作品,作者功力也非一般。
起句“大漠烟尘起”有凭高远眺之感。继而“算从来、楼兰明月,汉家山水”皆为铺垫。“铁剑雕弓飞白露,一派森严壁垒”一句,转得稍微突然了些。而“森严”二字,个人以为用于此处,似乎太“新”。“见说道,人谁无死。”都说啊,哪个人能不死呢?或者理解为:都说人终归要死的。转了笔风,由豪迈入细腻。“猛气艰难成慷慨,望长空惟掣苍鹰矣”一句,开始书法作者情怀,而“千秋下,鸣不止”承上而发,似有千秋百代唯剩苍凉凄语之感。
下片“人间一梦风波里。”更深入抒情,“一梦”有回忆之感,而“风波”则点明这样的回忆是忆往昔之颠沛流离。起得还不错,由此一句统领,下片应大多为回忆之感。继而“怅何时,残垣古辙,将军衰齿”则有沙场狼籍的气氛。“将军衰齿”让人联想起“尚能饭否”一句,给人无限感慨。“成败功名随评说,记得陈蒙卫李”这句似乎该倒过来理解,记得当年陈汤,蒙恬,卫青,李广,而今成功与功名都任后人评说。然后以“今古事、莫非如此”来总结。看古今往来,都不过如此,由此一句“忆往昔”结束。用“我自悠悠思往者”荡开来,因为从前那样,而我现在很坦然的想着过去。而“竟儿曹犹抱风流耳”到最后“真男子”觉得大败味,“悠悠”一词显出悠闲自得之感,而末句却强做“硬句”显得底气不足。上片写景,下片分两部分说,结句,作者似乎想延续一种豪气,可惜已经心有余了。写这样的历史性文字,入手角度很重要。如果是我,或许会把个人对于历史的观感,对于历史的某种认识和反思作为主题。以我为主,切入进去。迦陵有词曰“建业杨家,一般残照”浅浅一笔,却引人深思感慨。
另,凡填《贺新郎》,上下片有两个仄起七字句,不得误为与律句全同。“成慷慨”,“思往者”,成,思二字,皆须平声(与上三字连成四平声),方为协调。又两歇拍“鸣不止”,“真男子”头一字必须为去声,此为定格。然,至明清后世,也没有几人注重了。此不多谈。
总体来说,上片流畅一些,下片,稍显零乱。想表达的太多,又没有彻底表达出来,中平之作。8.9分
燕山亭。
鸡塞陇云,故垒西风,隐约萧萧龙舞。太羽香貂,越千载、长缨何处。幽苦。看蝼蚁王侯,一般尘土。
残照如血倾涂,正断壁昏鸦,绕城无据。春风几度,阅遍关山,星霜更凭谁语。弹彻凄凉,算多少、琵琶哀曲。踌伫。层幛远,阳关夕暮。
九十九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以赵佶所作“北行见杏花”为代表。然而赵佶的过哀而此首,应诗会之景,作豪壮之语。首起三句“朔漠胡沙,烟渺路迷,没尽银钩金鼓”勾画出一幅边塞之图。然而“烟渺路迷”,个人觉得烟字不妥,用烟不如用尘。渺字也尚可再酌,虽渺字有缥缈迷茫之意,却也有稀薄淡漠之感。“银钩金鼓”表现了时间流逝,所以此首没有固定时间段。当是多做感怀之语。同样,“鸡塞陇云,故垒西风,隐约萧萧龙舞”递进描写。又“太羽”一句入手,承上启下,转为伤怀之情。赵佶做愁苦之言,作者抒幽苦之意,而为什么苦?是因为“朔漠胡沙,烟渺路迷,没尽银钩金鼓”到“太羽香貂,越千载、长缨何处”无论王侯还是平民百姓都一样化为尘土。这样的上结给了下起很大的空间,可以抒怀,可以叙事,可以怀古。
作者下片换头,以“残照如血倾涂,正断壁昏鸦,绕城无据”起笔,又是一幅哀伤凄凉的画面。残阳如血般照在断壁之上,而几只乌鸦没有目的的绕城飞翔。乌鸦多出没于死人多的地方,此之一句,让人有沙场战后,萧索之气。接着作者表第二曾意思“春风几度,阅遍关山,星霜更凭谁语”,由景入情,借“春风几度”表时间推移,以“阅遍关山”做铺垫,再以“星霜更凭谁语”做结,孤苦哀愁,无以诉说。因为这样的感想,所以,夜夜弹唱的都是凄凉哀婉的歌曲。“踌伫”,意踌躇之感。自然过片。“层幛远,阳关夕暮”感觉结得不够力度,却也应景,整体给人词味很淡,但刻画不错,用字凝炼,中上之作。9.1分
临江仙
依旧山形终不改,颓垣断壁黄昏。朔风犹自卷沙尘。穷秋塞草没,落照碾痕新。
铁马金戈曾经事,单车万骑难寻。从来多少作浮云。残基留古塞,明月冷功勋。
夏敬观先生说,以诗法入词,固然可以开拓内容,创新风格,但仍必须保持词体特质之美,而不可流于质直粗疏,失去词意。苏东坡是最先“以诗为词”的,但是苏词的佳作,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都是“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读此作就给我有诗入词境的感觉,特别上片。《临江仙》多用作幽咽之音,如此作般倒转颇有新意。
起句“依旧山形终不改,颓垣断壁黄昏”,“依旧”给人以时光转变,天地不改之味。在依旧的颓垣断壁下,看同样的黄昏夕阳。“朔风犹自卷沙尘。穷秋塞草没,落照碾痕新”,这句很是不错,一个“穷”一个“新”字,给人以时间,空间的对比,更添了些萧索之情。而用“落照”“碾”又有了动感,静中有动,似乎是落日碾出来的,又似是落日碾新的车痕。上片看似写景,却以将情融入,用笔简炼,着实不错。
下片以“曾经”两字点明时间,与上片“依旧”呼应。因为是曾经事,所以现在连一辆车,万千骑也寻不着了。“单车”尚可酌,今土之分,心理总有疙瘩,“单车”之意能理解,但于此读起来总不舒服。“从来多少作浮云”,“多少”二字亦觉不妥,这里作者应该想表达“金戈铁马皆作云烟”的感觉。而多少一用,感觉便浅了,仔细读之便有歧意。“残基留古塞,明月冷功勋”,这两个对句不错。“残基”给人感觉很新(“残垣”已经用“老”了),基石犹在而人不在,明月犹在却冷勋章,勋章可联想一些,于是发人深省。开始读的时候,还觉得冷月照功勋也不错,不过仔细读下来,还是觉得作者的好,“明”月“冷”照,非常自然,应人所感,是以觉得明月也“冷”了。
此首词自然流畅,喻情于景,作者笔力不错。只韵脚部,通押了[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这三韵部可通押,不知具体字如何,未查韵书,不敢妄言。就词来看,确实不错,中上之作。9.3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潭竹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4
功绩
81
帖子
90
编号
45659
注册
2005-8-15
#2
发表于 2005-8-31 21: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个人以为,若选头三甲。当属《临江仙》、《燕山亭》、《江城子》
以上,全属一家之言。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见谅!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2 18: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01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