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官渡之战 袁绍的战略错了吗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发动官渡之战(伐曹之战)本身的战略是没有任何错误的,河北平定后袁绍势力必然向南方发展。

然而质疑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发动的时机”,对于这一点,田丰态度非常明显,在有机可乘的时候就要出兵(曹操建安五年伐刘备时),无机可乘的时候就先种田。

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简言之,田丰的策略就是凭借稳定的后方,采取发展自己同时袭扰敌人的策略,从而达到整体实力远胜对手的目的。应该说这个理由是充分的,只要能够完成袭扰的行动,以曹操当时的土地、户口和征战局面想要发展超过袁绍是很难的。

而袁绍拒绝了田丰的谏言,这倒也不能说袁绍错误,这一仗早晚要打,只能说可以在条件更好的时候打,不能说打的不对。


第二个则是袁绍临战决策了。这里扮演先知的同志是沮授。

首先前锋接触战不用多说,曹操胜而袁绍败。这种胜败关系并没有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但南兵善战这一点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了,于是沮授在提出了自己的持久战策略。

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

站在历史后人的上帝视角看沮授这段话,一点没错。可袁绍还是没采纳,而是用了主动进攻的方式,结果攻坚不利,被动的把战争拖入了沮授设想的持久战状态。而我们也知道,这个计划差一点就成功了。

之后则是双方的粮食战争,最后袁绍的失败和袁绍本人用人有很大的干系,许攸、淳于琼、张合、高览的连续问题导致了官渡的整体溃败。

总而言之,个人以为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本身没错,他依仗自己对曹操的实力优势所采取的正面进攻策略和他对部属的运用上都存在他对自身实力和属下认知不清的问题,他的每一步决策都不能说是最好的选择,而这些积攒起来,就为曹操翻盘创造了机会空间。

[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12-4-25 13:52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00: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1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