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孙吴白衣渡江对不对?
性别:未知-离线 日出印象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4
编号 452374
注册 2011-12-16


发表于 2011-12-16 22: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孙吴白衣渡江对不对?

三国鼎立 其实就是一个连横合纵的关系。
到底是东西一家、孙刘抗曹,还是南北君臣、合力伐蜀?关键是在于荆州战略基地的归属。

对于荆州,蜀汉志在必得。不如此,不能够两路北伐、分进合击。而孙吴白衣渡江,实在是自毁长城,替曹魏火中取栗。然后有二二一年孙刘夷陵之战、二二二年曹魏伐吴的广陵之役。

如果不是曹丕代汉、立足未稳,兼又觊觎削夺青徐兵权,实在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甚至有一石两鸟之虞。
主神器者,当从大处着眼。杀关羽显然是不对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日出印象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4
编号 452374
注册 2011-12-16


发表于 2011-12-16 22: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 诸葛尚良 的帖子

有回帖的?呵呵

自己觉得三国里面 孙权也是讲求文功武治有作为的统治者。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时候 孙权只有27岁,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除了雄踞江左,也有问鼎中原的雄心大志。

否则就不会有“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壮怀激烈啦。

[ 本帖最后由 日出印象 于 2011-12-16 22:5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日出印象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4
编号 452374
注册 2011-12-16


发表于 2011-12-17 11: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鼎立的妙处 就是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相互制衡。想起来阎锡山讲过的“三个鸡蛋上面跳舞”

[ 本帖最后由 日出印象 于 2011-12-17 11:5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日出印象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4
编号 452374
注册 2011-12-16


发表于 2011-12-17 16: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 KYOKO 的帖子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咱觉得孙吴和蜀汉都是在做攻势防御,以压待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日出印象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4
编号 452374
注册 2011-12-16


发表于 2011-12-20 23: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 刘过字改之 的帖子

孙权出让荆州,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孙刘联盟合力抗曹。关羽当时发动襄樊战役,也是执行隆中对确定的战略意图,为两路出师北伐创造条件。蜀汉一家独大,拔刀相向毕竟是以后的事情。

从孙权的角度,与其担忧以后的孙刘两分天下,不如相机而动、坐收渔翁之力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日出印象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4
编号 452374
注册 2011-12-16


发表于 2012-1-4 22: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鼎立。虽有芥蒂,但是吴蜀联盟合力抗曹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有木有可能蜀魏联盟?在刘备诸葛亮时代至少不可能。吴魏两分天下?也不现实。

那么在吴蜀联盟里面,吴强蜀弱。维系与孙吴联盟战略稳定性,就成为蜀国实力增长以前的基本点。215年的湘水分界是吴蜀互相妥协的结果。

蜀国什么时候强大到足以和孙吴抗衡呢?就是在219年5月刘备占据汉中以后。当时蜀国占据益州、夺取汉中、经营荆州,虎踞龙盘今胜昔。从这个角度讲,魏蜀间的此消彼长打破了三国之间业已形成的平衡。

从孙吴角度讲,吴蜀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肯定会引起尖锐的利益冲突。荆州就是其中的焦点。很难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以后,蜀国不会撕毁湘水分界。这时候吴魏矛盾反而退居次要。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16: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2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