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superzz_0于2004-07-20, 23:40:28发表
小心引来张辽FANS啊
我是曹仁Fans,但也很看不過眼,樓主慢慢接招吧。
引用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这里显示张的跳槽很多,但是尚且情有可原,毕竟目标都是汉室。但是他真的终于汉室吗?”
甚麼叫跳糟很多,從丁原到呂布,由始至終他都是屬於并州集團的一份子,請不要亂安罪名!!先前有人曾讚高順品格高尚,但高順也不是經歷丁原、董原和呂布三代?為何忽然間就變成「人品不好」?再者張遼那時又不是一方之主,只是一個「沒有政治地位」的中級將領,當然只有順著天下大局而走。
引用
”下邳之围,张辽帅部曲投降是件非常怪异的事情
正常做法是要么力战被捉,要么小兵散了之后藏匿”
奇怪??
當時下邳已是呂布最後的據點,連下邳也失守這表示呂布已亡,這時不投降難道要學日本人集體切腹?
引用
”张的手下居然还有完整的部曲,而且帅众而降的众,可能远远大于部曲,才和后来所授官爵匹配。这可真是古怪啊”
完全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又知道是完整的部曲?而且後來關羽降曹拜漢濤亭侯就叫忠義,今天張遼拜關內侯叫「爛」?這只說明張遼投降時已有一定的名聲。
看完全文,樓主批評張遼人品的論點只有在降曹一事,但其時呂布已兵敗城破,不投降難道要選擇玉碎才對?我只想說玉碎只是匹夫之勇,並不是大將之道,更不合用兵之法,起碼我在《孫子兵法》中找不到任何提倡玉碎的論點。如果張遼只是個匹夫,後來又如何被曹操委以鎮守東線的重任?又難道樓主的忠義只限玉碎?照樓主的標準,那些叫甚麼黃忠、馬超、法正等等降將都是「小人」?都是「爛人」?
引用
”我们搞清楚忠义的定义吧
在曹丕正式推倒汉朝前,不尊刘可谓不忠;”
要知道當時曹操可是漢室的丞相,而且攻打呂布時,不論是獻帝或是劉備都在曹操的一方,不降曹,難道要張遼千里跑去投靠劉表、劉璋?難道在劉表、劉璋手下工作就叫「忠義」?
引用
”当为之事不为,不义;”
請問什麼叫當為之事?完全猜不著。
引用
”不早降曹操为不智;”
早降曹你又會說不忠,不早降你就說不智,似乎張遼只有叫阿媽不生他下來才是對的。
引用
”不仁,这个后面倒回来说;
既未早降曹操,吕布兵败时,手上有兵不用,在做什么呢?说不仁太轻了,简直就是不要脸,要知道这几百或者一两千的部曲平时是谁的钱养的---这个是关键,拥张辽的有什么可解释的?”
原來當呂布兵敗時,叫手下送死就是「仁」,保全手下性命的叫「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