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百姓 |
级别 | 奋威校尉 |
功绩 | 1 |
帖子 | 112 |
编号 | 44874 |
注册 | 2005-8-2 |
| |
| | |
|
|
|
原帖由 胡桃夹子 于 2006-8-18 19:54 发表
感谢您的回帖,我被您丰富的历史知识所震撼。
弓箭的制作方面东西方是有一定的区别,各有自己的特点,可能蒙古人的弓箭要领先。可是在防护上,我想东西方的防护铠甲差别很大。“三国”中西蜀南征时遇到南方部落 ... 建议你好好看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十三篇分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对各种军事历论阐述的相当详尽,尽管篇幅不长,却微言大义.的确它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但你若把它视为哲学书未免偏颇.
至于铠甲的问题,你可以看看论坛里的贴子"唐初甲骑具装衰落与轻骑兵兴起之原因".三国时的藤甲兵优点的确相当突出,但畏火的缺点也相当明显,同时藤甲的制作要经过特殊处理耗时长恐怕不能大规模装备(另外藤甲兵也算是地区特产吧).而且打仗比拼的是国力,你所说的"薄薄的金属铠甲",假如是全身甲,估计西方没有哪个国家能把它做为单兵标配.毕竟这连中国都做不到.
说到武器品种,我虽然不敢保证比西方多,但至少也不会少,要知道在中国武器分类是很细的.举个例子:在中国枪和矛是有区别的,枪的尖刃部比矛更长且枪用的是柔韧的白蜡杆.而在西方是没有枪的,只有矛,所谓的骑士枪也是一种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