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方孝孺如果同意起诏,同时劝说朱棣保全建文旧臣家属是不是更好呢?
性别:男-离线 szwd1997
(神州无敌)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
帖子 7003
编号 44486
注册 2005-7-28
来自 湖北武汉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6-1-12 15: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7 Shadowleech 的帖子

比如曹操就是专业招降纳叛的。

其实无论君王也好,百姓也罢,道理都是一样的。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毛主席说过与人斗其乐无穷,你让他一个人,他斗得过谁?他懂得借势,知道怎么掀起波澜。而不是满脑袋都是我要弄死你。

朱棣做燕王时,千里万苦,跋山涉水在雪地里找到敌方,他完全可以弄死别人,就笑脸相迎让别人投降。这是敌人都要弄死的节奏吗?

在道衍的打招呼下,朱棣给了点面子,你居然还死硬到底,不弄死你弄谁。

其实朱棣道理都懂,而是你要听话,听话就陪你过家家,负隅顽抗的就是死。而不是说,统治者就一心一意弄死投降的人。而是要弄死不投降的人,这样人家才会投降,投降都杀,那样人人都是敌人,不灭亡就怪了。

回到主题,方孝孺本身就具有这样的个性,如果不死硬到底1不符合他的个性,2就显得小人了。就是魏征也说过要弄死李世民的,而不是直接投降。还有类似的海瑞,都是偏执有个性的人。所以方孝孺服软不符合客观规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zwd1997
(神州无敌)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
帖子 7003
编号 44486
注册 2005-7-28
来自 湖北武汉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6-1-12 16: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9 tiger1970 的帖子

任何事物的定义都是一个程度的考核,你50W兵力,我100W兵力,你用兵如神,我也许打不过你,你1W兵我也打不过你?只是增加了取胜的难度?当全天下都是你敌人的时候,你的兵力自然就渺小了,你基本走不到最后,更不要说称霸了。这不是延缓胜势,而是没你啥事。

官渡之战许攸的投降很关键。没这个事也许曹操就输了。曹操胜利之后怎么不清算信件呢?这不是卸磨杀驴的好机会吗?张合张辽为什么不谋反呢?贾诩张绣为什么不谋反呢?

吴三桂被康熙削藩确实是活该,但吴三桂对清朝并没有反心。他山高皇帝远,地位崇高,平西王当得如此恣意,为什么要谋反?是康熙认为他军费太多,权高震主了,逼反了而已。吴三桂第一次投降也是不干干脆脆而是历史博弈的结果,第二次完全是被迫。吴三桂不反的下场就是年羹尧。

即便敌人都死光了,你的王朝大一统了,你也要防谋反的人,谋反的人多半不会是降而复叛的,而是新生的力量,往往是同性自家人。比如吴楚七国之乱,靖难之役。建文在爷爷面前吹牛,最后没有好好对叔叔们,不然燕王谋个鬼的反,还有后面的事?纯粹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如果吴三桂没病死且赢了,玄烨就成朱由检了。

真正的做法就是朱棣和曹操这样的人,不是怕你谋反,我镇得住你,而是要听话。荀彧不听话就完了,他可不是降臣。可是追随他一生的好朋友。这么大一个国家还怕降将谋反,那也太水了。按照投降必弄死的逻辑,郑和为什么不弄死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20: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6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