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水浒武力(3)- 一明一暗双子星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无可救药于2004-08-15, 2:06:12发表
值得商榷。
石秀个人认为是几乎和武松比肩的汉子,关键是他的那句“梁山伯好汉全在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端的是义气深重,大义凛然,这种兄弟不可多得啊。石秀的绰号号称“拼命三郎”,为什么拼命?为朋友!
石秀被人垢病的主要是他对潘巧云够狠,够残酷。但是,请注意,第一,潘确实是有通奸行为的,这个应该是男人最不能容忍的行为之一。第二,大卸八块等等残忍手段在如今看来确实太过,但是我们看小说还要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在水浒中种种残忍手段是英雄们的家常便饭,要说没有下过狠手的还真没有几个,所以这个不能单独作为石秀的罪状。

石秀容易被一些激昂的名词所眩惑,所以尽管某家有时候也对这个拼命三郎赞叹不已,但是每次静下心来之后,还是发觉更喜欢容易犹豫的杨雄。因为某家自个儿也不是什么坦坦荡荡的英雄好汉,遇着石秀,稍一犯事,怕是只有死路一条。至于朱仝就不必说了,仅凭救雷横和怒李逵两节,有情有义的美髯公便是某家在梁山上最爱的好汉之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煮公此言得其要旨。石秀最要不得的便是硬逼着杨雄以极其残酷的方式杀死妻子。如果说潘巧云有罪,不过淫荡、谗言两条,何至于死得和造反为逆的巨恶一样凄凉?感觉此人在道德上有洁癖,把义看得无比高尚,但是忠出于孝,仁高于义。既然如此秉持义气,为什么又弃五常之首如同敝屣?石秀为人见识实在不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近年来只有《三国演义》时常在手,《水浒》读得少了。为了虎兄这篇文章,特意又去找了《水浒》来看,才发觉印象之不可靠,之前凭着记忆说话,倒是某家将翠屏山之事弄得糊涂了,替杨雄说了多少好话,实在惭愧。
原来杨雄的犹豫和林冲的犹豫,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林冲虽然犹豫,只是在寻找良心和现实世界的罪恶之间的缓冲,希图维持平常的生活,乃是一种逼于生活的不得已。杨雄的犹豫,则纯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了。说实在话,书中这人简直是一个十足的孱头!每每偏听偏信,又极容易被人言语说动,干出一些傻事。
初听石秀说及潘巧云的奸情,也不必什么实证,杨雄便大怒,这贱人怎敢如此!待他自个儿临事不慎,走漏了风声,只被潘巧云一番谗言,立时心中火起,又把石秀一顿好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厮倒来我面前,又说海许多事,说得个没巴鼻!眼见得那慌了,便先来说破,使个见识!而且翻脸不认人,他又不是我亲兄弟!赶了出去便罢!昏昧不明之外,实在是有些无情。
之后石秀计杀裴如海,事情终于真相大白,杨雄的表现实在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翠屏山之事实分三段。最早乃是杨雄得知真情,去找石秀赔罪,当时听了石秀的描述,无名火起,恶意遂生,兄弟休怪。我今夜碎割了这贱人,出这口恶气!却又没有确实的证据入潘巧云之罪,于是,石秀怎么说,他便怎么做,既然兄弟如此高见,必然不差。我明日准定和那贱人来,你休要误了。一段文字之中,杨雄的耳根子软、没有主见,表现得竟然如此明明白白。开口闭口只依着石秀的见识,即便是为了之前冤枉石秀,才对其言听计从,以为补过,毋乃太甚?
终于将潘巧云骗上了翠屏山,两个江湖好汉开始他们的锄恶大业。虎兄和无药兄在这里有异见,某家却仍然觉得主导的乃是石秀。他只是说了一句话,今日三面说得明白了,任从哥哥心下如何措置。但是这句话的力量却极强,这种事情我交待明白了,你看着办吧的潜台词必然逼使孱头杨雄打定杀妻的主意,否则他便是惑于女色,对不起兄弟的败类,将来何以面对众江湖好汉?没有义气,便丧失了立足江湖的信用卡,杨雄是不敢冒这种危险的。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畏惧人言、欺软怕硬的二流人物。于是,这个家伙无耻地说了句“兄弟,你与我拔了这贱人的头面,剥了衣裳,然后我自伏侍他!”石秀自然义不容辞了,至于顺手宰掉小人迎儿,这种小事好汉石秀哪有丝毫挂在心上。
碎剐潘巧云一节的残忍刻毒,就不必细说了,大伙都有书。其实之后的一节仍是余波。两人在犯下私刑杀人的罪过之后,商量去哪里安身。杨雄也是畏畏缩缩,根本不像石秀,充满自信,哥哥差矣。如今天下江湖上皆闻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好汉。谁不知道?放着我和你一身好武艺,愁甚不收留?在议定之后,杨雄还记挂着家中的金珠细软,要回去收拾盘缠,石秀却见得极明,哥哥,你也这般搭缠。倘或入城事发住,如何脱身?放着包里里见有若干钗钏首饰,兄弟又有些银两,再有人同去也彀用了;何须又去取讨?惹起是非来,如何解救?这事少时便发,不可迟滞,我们只好望山后走。如果不是石秀,恐怕108好汉要另找2个了。
杨雄既然在江湖上有着病关索的美名,想着不应该如此婆婆妈妈,原来也应该是一个豪气之人。看来恐怕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小吏,将性情磨得平庸起来,不像石秀这种年年厮混于江湖之上的泼皮满怀激情。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 metaldp 于 2006-8-6 22:35 发表
如果石秀不痛下杀手干掉潘巧云,而放任她继续的话
那么很可能的结果是:
1.杨雄听信潘巧云的话,怒杀石秀.二人相争,必有一伤
2.杨雄听信潘的话,驱逐石秀.而后来可能会被裴潘二人设计杀害

无论对杨,石
都是没有好处的

而且是关系到性命个兄弟感情的大事

以潘巧云偷奸的安排紧密和在杨面前的演戏来看
她是一个为达目的而不罢休的人

即使身边没有王婆和西门庆这样的诱惑因素
她也可能干得出来
更何况裴如海也是个心奸狡诈之辈
杨雄生性不太爱争斗,又习惯听软话.不太容易辨别是非


所以石秀杀他们二人
完全是先下手为强
是完全正确的

翠屏山事件发生的时候,石秀已经杀死了裴如海,也揭穿了潘巧云私通的事实,所以他和杨雄碎剐潘巧云,毫不存在什么自保的原因,只是那种江湖好汉对淫妇的憎恨以及对被骗的愤怒驱使而致,而且迎儿做了啥天怒人怨的事体,也被一刀两断?不就是放哨嘛,何至如此。在他们那种亡命徒看来,或者合情合理,但是并不合法,更不啥很光荣的事迹。老兄如果觉得这没什么,某家实在无话可说。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6 18: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9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