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温柔的一刀 于 2006-12-20 00:21 发表
呵呵,政治斗争中战错队的下场是很惨的~~~~朱棣这样的行为我们今天能看到是因为那场事变实在太大了,那几个牺牲的文人也太出名了~~~看阁下说的雍正好像就没有这样的行为一样。别的具体事例在下不清楚,可曹寅的那位亲家和好友李熙(好像是这个名字把,记不太清了)被抄家时不也是全家被贩卖,男的为奴女的为婢或娼吗?他的那几个兄弟下场怎样?名字都被改了,那可是和他一个爹,你哪怕杀了他呢,至于给人家改个侮辱性的名字吗?兄弟都这样,他兄弟府里的人下场可知。
在下认为满清的残暴无仁之所以我们现在知道的不多,反而宣传他们多么好的言论不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满清的文字言论禁锢太厉害了,把所有对他们不利的全毁掉,剩下的要千篇一律得说好话。像那位雍正怎么死的现在都搞不清,要是和咱们隔得太远了也说得过去,可离现在才短短的200多年~~~乾隆修的四库全书就是一个例子。
某家没说雍正就很好,只是借地发泄对朱棣的不满。
钱名世谄媚年羹尧,获赠名教罪人匾额,虽然过当,何如铁铉等人忠心建文,妻女充作官妓,沦为世代贱民更苦?朱棣的儿子都觉得老子做得不像话,宽恕了建文忠臣家属,不过二十多年以后,老的老,死的死,还有什么意义。何况家属当年转营无数,生养在教坊司的那些小龟子、淫贱材儿更不知道有多少,名教罪人的匾额几十年后或者能够摘掉,这些小龟子、淫贱材儿的后代直至明亡清兴都还是贱民,最后才被雍正一纸诏书拔出生天,真是巧合。当然,雍正也是为了自己的统治着想,绝对不是对贱民有啥好感,贱民也未必得到了什么了不起的利益,而且雍正同样制造了新的贱民,但是在这点上,雍正总是比朱棣好上那么一些的。
重申一次态度,亲唐宋远明清,大明大清一个都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