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无良文人聂绀弩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1: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别的先不说了,都是在“各自表述”范围内的,虽有偏颇,聂也并非全无道理,空口胡扯,楼主质疑的虽有道理,但也不是非此即彼的。
只是这第二条,楼主说:
二、刘备儿子名封禅显野心

刘封本名寇封,封字应该就不是刘备给取的,刘备收这个义子时,阿斗已经有了;何况当时刘备寄寓荆州刘表,能在这时候显露自己的野心?

三国志: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

我们是否该说楼主人品文品极差,历史常识半吊子,误导他人,是无良文人?

[ 本帖最后由 魔合罗 于 2007-11-7 11:1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1: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1-7 11:15 发表


这个。。。。

三国志中有说刘封的名字是刘备取的吗?貌似只说他给改了姓吧。

同理,聂从哪条史料得出刘备给刘封改名的结论的?

如果没有史料证明刘备给刘封改名,而他却在文章里信口雌黄,这算不算 ...

谁在质疑这个了……
楼主说,刘备收刘封为义子的时候已经有阿斗了
而三国志很清楚地说“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

楼主在这点是很明显的错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1: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11-7 11:21 发表

楼主说错了,不等于聂就说对了。

来列举一下可能性:
可能一:刘封本名寇封,那封字就不是刘备起的,除非刘封本来的老爹预先知道会把儿子给别人养,而且还知道刘备以后会生个儿子叫刘禅

可能二: ...

简单来说,我只是质疑观点不同可以商榷的情况下,给人扣无良文人的帽子
聂讲的只是一种理解,种种观点,并非无有所本,或偏颇,或失察,或出于一孔之见,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说聂的历史文化常识是半吊子或者无良——哈哈……

另外你说漏了有一种可能,就是封是本名,而刘禅起名于封之后,因为封的名字,令他给儿子起名时加一个禅,以过把干瘾
至于刘表的问题,刘表对刘备一直颇有忌惮,这是史有明文的,但刘禅生于207年,刘表该年病重,次年死,彼时刘备屯兵于新野,怕啥了?

[ 本帖最后由 魔合罗 于 2007-11-7 11: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1: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11-7 11:33 发表

聂某人是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序中,这么写的,而且他是名人,楼主是发在论坛上,这两者能相提并论?

聂某人若是在家里这番胡说八道,谁会骂他无良文人?

至于刘禅之事,楼主也不是全错,至多是有小误。 ...

魏略谬误甚多,你居然也引来当证据……
此段和下面这段一对比,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关张马黄赵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1: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11-7 11:41 发表

不用你说,裴松之早就说了。

俺说的是,不完全错,楼主至多有小误,你难道没看清原贴吗?

那我就不知道你引这段魏略算是要干嘛的……
难道是说魏略大误,所以楼主是小误,所以称不上无良文人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1: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11-7 11:47 发表


刘封刘禅若是同时起名,那确实可能是别有用心。
但刘封为养子,收养时未有刘禅,那就多半是巧合了。
如果刘备真是这么明显表达用意,千百年来早该被人指出了。
把很可能是巧合的事情,硬掰成刘备居心不良 ...

这个说成巧合,倒是真不确……“封禅”之说也不是聂最先提出的,一直以来都有这说法
刘备后又有两子,一名永,一名理,合起来“封禅永理”,意思很明显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1: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1-7 11:50 发表
本朝太祖武皇帝对曹魏太祖武皇帝极为赞赏。

所以,不排除聂氏为了讨好圣上而故意做违心之论的可能。

不就是歪曲一下史料嘛,这相对于圣心大悦来说,算得了什么。

这就是厚诬古人了,聂绀弩铁骨铮铮,解放前是老革命,五七年是右派,文革时入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2: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11-7 12:01 发表

《三国志》有一说,为何不见聂某人引用?后主讳禅,其训授也,

“后主讳禅,其训授也”是陈寿的话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2:1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1-7 11:56 发表


一直有这种说法?

偶无知,请教出自那些史籍?何人评论?

封禅永理?请解释一下,什么叫永理?

永很好解释,理是整齐之意,引申为治理
不过这个说法虽有些依据,却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聊备一说耳。
见于三国演义的某批注,具体却是忘了,要去查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2: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11-7 12:16 发表

整体的含义,即四个字一齐解释解释。

既然你都知道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聂某人这么干,称之为无良,丝毫不为过!

刘备如此取名,到底是有用意还是无有,聊备一说,后人或穿凿,或附会,言而有据,出而有因即可,至于扬曹抑刘,或扬刘抑曹,我觉得都毫无问题,个人好恶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2: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11-7 12:25 发表

依据个人好恶,将别人的事实加以曲解,还恶毒攻击,这不是无良,是什么?

这话我觉得用在楼主身上也满合适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魔合罗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32
编号 42964
注册 2005-7-12


发表于 2007-11-7 12: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11-7 12:29 发表

何来依据?
古人有这个用法么?
你明确解释一下“封禅永理”是啥意思吧?


不用查,所谓某批注,就是聂绀弩的三国演义前言。

三国批注很多
其中金批(疑为后人伪造)毛批御批是比较有名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19: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9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