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无良文人聂绀弩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1 11: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ymei 于 2007-11-1 04:39 发表
历史又如何,演义又如何?很多历史如果没有演义的带动,恐怕不会令我们如此痴迷。
文人所言未必都正确,也会有无原则的时候。但以此来鉴定其人品,是否是另一种“无良”呢?

无操行或无学识,二选一的问题。
不管哪样,聂都落不了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7 11: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魔合罗 于 2007-11-7 11:09 发表
别的先不说了,都是在“各自表述”范围内的,虽有偏颇,聂也并非全无道理,空口胡扯。
只是这第二条,楼主说:
二、刘备儿子名封禅显野心

刘封本名寇封,封字应该就不是刘备给取的,刘备收这个义子时,阿斗 ...

楼主说错了,不等于聂就说对了。

来列举一下可能性:
可能一:刘封本名寇封,那封字就不是刘备起的,除非刘封本来的老爹预先知道会把儿子给别人养,而且还知道刘备以后会生个儿子叫刘禅

可能二:刘封本名寇X,不叫寇封,封字是给刘备当儿子后起的,那除非刘备知道以后会有个儿子,可以合起来叫封禅。
不过刘备既然预见到自己会再生个儿子,还收养刘封干啥?

可能三:刘封本名寇X,不叫寇封,刘备生了刘禅,给刘禅起名时一起改的。
不过酱紫在刘表面前明目张胆的表露野心,要不要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7 11: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魔合罗 于 2007-11-7 11:35 发表

简单来说,我只是质疑观点不同可以商榷的情况下,给人扣无良文人的帽子
聂讲的只是一种理解,种种观点,并非无有所本,或偏颇,或失察,或出于一孔之见,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说聂的历史文化常识是半吊子或者 ...

刘封刘禅若是同时起名,那确实可能是别有用心。
但刘封为养子,收养时未有刘禅,那就多半是巧合了。
如果刘备真是这么明显表达用意,千百年来早该被人指出了。
把很可能是巧合的事情,硬掰成刘备居心不良,这恐怕不仅仅是偏颇、失察了。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过是本心所想的流露而已。
就如现在批判刘备是伪君子的言论很多。
究其原因,不过是自己心中不正,所以见人也觉得别人不正。
纵然别人作善事,也总觉得对方心里也一定和自己一样阴暗,总是认为这是伪善。
聂氏之论大抵类似。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7 11: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魔合罗 于 2007-11-7 11:53 发表

这个说成巧合,倒是真不确……“封禅”之说也不是聂最先提出的,一直以来都有这说法
刘备后又有两子,一名永,一名理,合起来“封禅永理”,意思很明显了

一直以来都有这说法?在聂之前还有什么人提出来么?

封禅永理是啥意思,解释解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7 12: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魔合罗 于 2007-11-7 12:15 发表

永很好解释,理是整齐之意,引申为治理
不过这个说法虽有些依据,却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聊备一说耳。

何来依据?
古人有这个用法么?
你明确解释一下“封禅永理”是啥意思吧?

QUOTE:
原帖由 魔合罗 于 2007-11-7 12:15 发表
见于三国演义的某批注,具体却是忘了,要去查书

不用查,所谓某批注,就是聂绀弩的三国演义前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7 12: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魔合罗 于 2007-11-7 12:37 发表

三国批注很多
其中金批(疑为后人伪造)毛批御批是比较有名的

金批、毛批俺知道,御批是啥?莫非是在侯批的时候提到的
不过本朝太祖皇帝倒也算是有御批

金批、毛批你就不必费心去找了,肯定没这回事
本朝太祖的御批倒是可以找找,或许有类似说法也未可而知。
不过那就印证了三红说的迎合圣意了

还是那句话,你先解释解释“封禅永理”是啥意思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12: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64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