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泼皮 于 2009-2-19 17:17 发表
就算俺是疑古派好了,西周“兹惟三公/三孤”的说法,随意。
俺倾向的解释是:周公,召公,宋公等人的名称不是敬语,而是次于王爵的贵族头衔。当时的王土就那么点地方,所以这也蛮夷,那也蛮夷,1王以下,只有 ...
《金滕》: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
《君奭》: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放着这些内容不看,去死盯早就被断定为伪古文的《周官》,这种疑古派也忒粗糙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