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姜维地位的评价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6-13 17: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6-12 23:44 发表
姜维是靠魏延杨仪的意外身死,才有如此的地位。即便如此,在前期还受费祎很大的掣肘。姜维不属于荆州、东州、本地士族这三大派系的任何一个,所以与他关系好的、服他的人很少,不满他的人就不少,而这也导致姜维很孤立,甚至乎对自己部下的将领都有厌恶。小小的宦官黄皓毫无兵权实权,也没主动害死过谁,姜维向刘禅请杀掉黄皓不成,竟会怕的带兵外出避祸。

其实北伐就是姜维避祸的方式,其目的一在握住兵权远离朝廷,比较安全;二在赌博,如果赌得大胜,那么自己就能建立功名,朝廷那帮家伙才服气,除掉黄皓也容易些。

诸葛亮亡故时,魏延杨仪年纪都已经不小。
若这两人不死,有直接影响地位的是也是同辈的蒋琬。
间接可能影响到地位的是诸葛亮钦定接班人费祎。对姜维应该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蒋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若魏延上台,姜维照样会获得重用。

所谓东州派系,在刘备晚期就已经差不多不存在了。
蜀汉后期,也就只有荆州、土著两派而已,但也不完全以地域划分。

姜维相对孤立这个是事实。
谯周是姜维的反对派,陈寿师从谯周,受其影响,对姜维评价肯定有不客观之处。
蜀汉之亡关键还是内部矛盾。
陈寿对诸葛瞻、姜维都颇有批评,但对以谯周为代表的蜀人并未有什么指责。
至于黄皓祸国之说,恐怕也是推卸责任的一种手段了,应该是有所夸大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6-14 11: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6-14 10:25 发表
把亡国,灭种的责任推写给女人和宦官这是中国历史的一贯手法,但事实决不是这么简单。

(董厥)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
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可见黄皓不但有陈祗作后台,包括陈祗之后的诸葛瞻、董厥、樊建都在维护黄皓。因此蜀汉的问题不是黄皓乱政,而是内(荆州派系)外(姜维)矛盾。

陈祗与黄皓关系应无多大疑义。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华阳国志曰: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
若是一贯维护黄皓,何来的不早斩黄皓

孙盛异同记曰: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
晋永和三年,蜀史常璩说蜀长老云:“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归恶黄皓,而云瞻不能匡矫也。”

诸葛瞻等反对姜维是实,但说维护黄皓恐怕未必。

反倒是陈寿的老师谯周与陈祗可能有些瓜葛。
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彫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
此论调就是与陈祗一致的。

对于涉及蜀汉后期人物的记载,也不能尽信《三国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6-14 12: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6-14 12:14 发表
华阳国志曰: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
这话是诸葛尚说的,不是诸葛瞻。斩黄皓是诸葛尚的想法,并不代表诸葛瞻也这么想。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蜀史常璩 ...

若诸葛瞻一贯维护黄皓,诸葛尚这么打老子的脸,也是大不孝之举。
可能性显然不怎么高。

《三国志·诸葛亮传》: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
《华阳国志·后主传》:自瞻、厥用事,黄皓秉权,无能正矫者,惟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
《华阳国志》记载“无能正矫者”很清楚,
而《三国志》的记载,多出一句“咸共将护”就有些不好理解。
若把“咸共将护”认为是维护黄皓,肯定有问题,因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的樊建是不可能维护黄皓的。
诸葛尚之语能坐实无能匡矫,但对说诸葛瞻维护黄皓就是不利证词。
这里无能匡矫的恐怕还不仅是统事的瞻、厥、建等,常征伐在外的姜维不能匡矫黄皓所为,也是有明确记录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6-16 12: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6-14 19:07 发表

诸葛尚人之将死,打老子的脸一巴掌,说句良心话也没什么的。
可能性显然很高。




景耀五年樊建在杀黄皓问题上就没有站出来支持姜维,所谓樊建没有维护黄皓没有事例可以作证明。樊建只要在这种关键问题 ...

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华阳国志曰: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

上文引干宝赞诸葛诸葛瞻忠孝。
下文引华阳国志诸葛尚慨然赴死,也是赞诸葛尚之忠。
若这里还会有记录诸葛尚不孝的意思,那常璩、裴松之的笔法未免太奇怪了点。

景耀五年樊建在杀黄皓问题上,樊建的表现没有记载,可能赞成了,也可能反对了,也可能没表态。
其态度只能存疑,怎么能直接就认为他玩不赞成、不反对的把戏呢?
至于说樊建只要在这种关键问题上不赞成、不反对的把戏就已经等于在客观上咸共将护,就未免离谱了点。
姜维主张北伐曹魏,在这种关键问题上不赞成姜维的,莫非就是暗通曹魏,在维护曹魏么?

《华阳国志》记载很清楚,“无能正矫者”是包括满朝文武的,并非专指诸葛瞻、董厥等几人。
而《三国志》多出一句“咸共将护”,就意思很不明确。是谁“咸共将护”?又是谁“无能匡矫”呢?
以当时情况推论,最有能力也最有可能“将护”黄皓的是后主,而“无能匡矫”的与《华阳国志》应该相合。
若诸葛瞻等属于“将护”黄皓之列的,又何来的“无能匡矫”?
说的简单点,诸葛瞻等维护黄皓,没有除去黄皓的能力。——不觉得这种表达很有问题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04: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5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