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engxv 于 2008-1-6 17:45 发表
宋时的“相公”是对高官的尊称,不像后世,颇可滥用。岳飞当低级武将时,给大将刘光世的公文中称对方为“安抚相公”。[23](P944) 他任高官后,百姓或可称他“相公”或“宣相”,[23](P582) 即“宣抚(使)相公”。
刘光世为开府仪同三司,开府在元丰改制前改制前即为使相。
改制后基本还有称为使相的,称使相为相公也是正常的。
原帖由 fengxv 于 2008-1-6 17:45 发表
《水浒传》第三回有“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按种氏是北宋三代将门,如依小说所述的宋徽宗时推算,有种师道和种师中兄弟。据《宋史》卷335《种师道传》和《种师中传》,北宋季年,种师道“天下称为‘老种’”,他曾任知渭州,按照宋制,必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种师中曾任知庆阳府和秦州,按官制必兼环庆路和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经略相公”确是保留宋人的称谓习惯。
俺倒觉得经略相公应该是元人称呼,跟宋人称呼关系不大。
老种担任宣抚使、安抚使之类的职位比较长,而这两个职位与元经略使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