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解构一千八百年前的“达芬奇密码”---关羽之死的真相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8 08: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8 00:37 发表
   但是,只从关羽和刘备所处的境地考虑仍然无法解释所有问题,汉中争夺战后巴蜀固然疲敝,但并不是无兵可用,无粮可吃,而当时曹操的局势更加危急万分,陆机的《悼魏武文》曾说:“当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面临的局势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在汉中他输了刘备,关羽兵锋直指许都,东边孙权在合肥蠢蠢欲动(注三),魏讽以及忠于汉室的大臣开始谋反叛乱,曹魏各地流寇蜂起呼应关羽,曹操曾一度考虑迁都。就是这样一个万分紧急的时刻,刘备如果出兵汉中,与关羽、孙权三线夹击曹操,天下局势或许就真是隆中对构想的局面了。

曹操的形势危机能证明巴蜀有兵可用,有粮可吃?

诸葛亮北伐,平均间隔在两年左右,但每次都是粮尽而返。
诸葛亮每次还打得很从容,不至于像刘备与曹操对决那次一样,“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诸葛亮尚且要准备一年以上,凭什么刘备就得在几个月内就能恢复元气??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8 00:37 发表
   有个叫廖立的人给了我们答案,《三国志·廖立传》中有一段记载:“(刘备)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就是说刘备军事动作太慢,导致关羽败死,上庸刘封覆败。虽然这是廖立同志“诋毁”刘备的话,但只是他看问题的角度反对刘备,并不能说没这回事,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备动作如此缓慢,慢得不但耽误了与曹操的决战,耽误了救关羽,连上庸丢失也没赶上?如果说前者是因为时间来不及,那么后者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既然廖立说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那就说明刘备当时正在出汉中,所以无法救援关羽啊。
俺觉得虽然杨文理的说法荒唐了点,好歹比刘备忙着称帝无法救援关羽的说法靠谱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8 08: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8 08:40 发表
冒兄好: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去没去不知道,就算去了也是黄瓜菜都凉了。
《三国志·费诗传》: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 ...

诸葛亮去不去不是问题,而是蜀中已经窘迫到要让女子运输了,情况还能好到哪儿去?
还能指望刘备在半年内迅速恢复,继续出兵北伐不成?
你要说刘备有能力出兵北伐或援助关羽,那得先证明巴蜀有兵可用,有粮可吃。

至于《三国志·费诗传》,俺觉得啥都说明不了。
《三国志·费诗传》: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
这似乎只能说明刘备在听到曹丕篡位以后,打算即位。很明显,这是建安二十五年十月以后的事情了。
跟关羽败亡前有什么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8 08: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8 08:53 发表
不是不说“足兵足食”么,说明有诸葛同志这样的牛人在就算穷点还是不至于饿着滴。
那个记载我是想说:刘备当皇帝心情是多么迫切呀!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若诸葛亮能轻轻松松解决问题,还用得着去找杨洪商量?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已经篡位,国中无君,刘备要当皇帝有什么奇怪的?
你该证明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迫切要当皇帝。

ps,你的观点是刘备有能力北伐或救援关羽,却因为急着当皇帝,而耽搁了。
那你应该拿出刘备有能力的证据,证明刘备在与曹操争汉中之后已经恢复元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10 08: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9 11:15 发表
打篮球不是算算术啊兄弟,刘备要是能这么省心他就不用称了汉中王后回成都了。

奇怪了,刘备回成都难道只能是准备称帝?
他如果要做再次出征的准备就不需要回成都么?

俺查了查文选,关于陆机《悼魏武文》“当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一句,
注:大命,谓天命也。尚书曰:天监厥德,用集大命。
这明明是说曹操天命所归的意思,跟曹操的处境是否艰难有什么关系?

刘备在汉中取胜本来就是曹操处境不太好的原因,
你还要说,刘备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进攻,是他不努力,有这种道理么?

还是那句话,要证明刘备有能力北伐却因为准备称帝而耽搁,而不是没有能力北伐,
把刘备已经恢复元气的证据拿出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10 09: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10 08:42 发表
1、可以两样都干,至少从记载来看他是干了准备称帝的事。至于哪个重要可以想象他一年不出兵的目的何在?
2、“艰”字的意思我不太懂,可否告知?
呵呵,夏侯渊同志在汉中有精兵五万,凭借那样的地势,老刘要不 ...

“艰”字意思俺也很难解释。
但此句既然是说“天命”的,那就肯定跟艰难扯不上关系。

曹操五月自汉中退兵,关羽十二月败亡,不过七个月而已。
七个月不出兵很奇怪么?

汉中是巴蜀之门户,在刘备是必争之地,而且争夺是越急越好。
若汉中不保,曹操随时可以进攻巴蜀。
而不马上取得关中,对刘备来说还死不了人。
从哪里看出来,刘备必须在一年内取得关中了?

“足兵足食”能说明啥?
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足”意思是“使……足”,也就是刘备出兵时,诸葛亮尽力使前方保证供应而已。
但刘备出兵汉中还有保证,能说明刘备继续出兵也没问题??
就像今天有钱买了房,能说明明天还有钱再买一套?

他能有长期打汉中战役的准备怎么就不能出关中?
前面已经说了,汉中不争会死人,关中不争还死不了。
还是举买房的例子,就像有人贷款买了个中套,你会不会去问他既然你有买房的打算,干嘛不买个别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10 0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10 09:44 发表
1、“艰”就是艰难
2、刘封是啥时候败的?多久没出兵呀?
3、我何时说要一年取得关中?
4、你说有,我说没有,到最后都是扯皮,没意思。让我举证,我都举了,但你觉得不对那我也没办法。

PS:我文中也说益 ...

天命之艰难?是说曹操当皇帝的道路很艰难么?亏你想的出来。

刘封败跟出兵关中有什么关系么了?
曹操五月自汉中退兵,关羽十二月败亡。
在关羽败亡之前,刘备的目标是关中。也就是说,刘备在七个月内没有对关中的军事行动而已。
关羽败亡之后,刘备的目标是孙权,之后的准备是为了对付孙权的。
要对付孙权,有些事情还要重新筹备,比如水军。
当然,假如你认为刘备对付曹操跟对付孙权是一样的,那俺也没什么好说的。

既然你不认为刘备急着打下关中,你老强调刘备一年没有军事行动干什么?
你既然明知“益州疲敝”,还强迫刘备在一年内出兵关中干什么?
刘备七个月内已经完全恢复元气,这当然要你来证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10 10: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吊魏武帝文》:彼人事之大造,夫何往而不臻。将覆篑於浚谷,挤为山乎九天。苟理穷而性尽,岂长算之所研。悟临川之有悲,固梁木其必颠。当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虽光昭於曩载,将税驾於此年。
从上下文来看都是感叹命运的。
故“艰”字当为“限”,要么是通假,要么是别字。
“天命之所限”就是很常用的词语了。
无非把曹操的际遇归结于命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10 10: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10 10:04 发表
1、晕,这不是我想的,是陆机同志说得,大命是“天命,大运”的意思,是说“建安二十四年,是命运坎坷的时候”,感觉是这样,有什么异议可以讨论。
2、呵呵,你再好好想想寥立的那句话。
3、汗,看来前面说过 ...

用廖立的话,还能推出杨文理的“二出汉中”论呢。
既然一样的话能得出多种解释,你觉得这能说明啥?

汉中是急着打的,关中没有必要急着打。
刘备砸锅卖铁也要打下汉中,不代表他就必须砸锅卖铁来打关中,这个道理你不明白?

若没有关羽败亡,刘备也有可能再准备数月后再出汉中,这不是没有可能。
刘备之所以还没出兵,不过是因为暂时还没准备好而已。
曹操累,再过几个月曹操一样还是累,没看见曹操被关羽逼得快要迁都了么?
等关羽吸引了曹操的注意,关中相对空虚了,刘备再出兵,不是更有把握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10 10: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7-9-10 10:23 发表
那句话说明刘备不但是半年没出兵,直到刘封失败他也没出兵,也没出汉中,后至后得也太离谱吧?至于去没去不知道,“二出汉中”并非不可能,但太晚,为什么?“暂时”没准备好,没准备好什么?称帝!疲劳只是另一 ...

关羽失败后,刘备打算对付孙权了,还出汉中干什么?

从曹操退兵起,到关羽败亡,刘备的目标是出汉中而没有出汉中——这段时间算起来只有七个月。

假如你认为七个月就能让刘备彻底回复元气,那这个问题可以告一段落。
对于完全无视军事常识的讨论,俺没有必要继续。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5 11: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1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