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魏五子和蜀五虎的军事水平对比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4 12: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1:32 发表
好家伙,世语几时成了24史了?且就算按世语记载,老薛的护军都不见,督合肥更不知飘到哪里去了……

你前面不是问俺么——陈寿不记尚有裴氏,作注可见薛某人
俺现在把裴注引出来了,裴注有薛某人,怎么就又要二十四史了?

同理,你以前说裴注没有薛某人,但裴注其实有薛某人,只是你没找到而已。
安知其他记载没有记载老薛为护军,或者督合肥?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1:32 发表
主武官选准确的说是护军将军。

吾与君为中军主----合肥敢情属于中军?

老史的“常监诸将”拜托看清好不----“常监诸将”在前,“拜中领军”在后。“常监诸将”是在“行中军校尉,从征伐”时,然后才是“见亲信,转拜中领军”。如此也能说明问题的关键----按照冒牌兄的逻辑,是否“中军校尉”也具备“监诸将”的职权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更加说明了官职不是关键,明确指示才是关键。

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
建安年间啥时候变成魏初了?

中军校尉同属于中军系统,为什么不能有“监诸将”的职权?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1:32 发表
就不要提那老哥四个了好不?人家4人后面都有明文指示督某军或某某,因此用这4个来证明护军具督军职能而非明文教令的作用纯属狐假虎威……督军的都有明文,没明文的恰恰是老薛,又恰恰不见督军记载与事实。如此对于军事权利到底是护军职位起作用,还是明确教令起作用已经一目了然,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一,上面说了,那哥四个的督军是哪个起的作用还说不准,就用来做理论依据了?

现在似乎是应该由你来证明,没有明文指示督某军或某某,就没有督军职能吧?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1:32 发表
二,那就怪了,难道修守备又是张辽一个人的差使?李、乐负手看哈哈不成?还是张辽有专门负责修守备的职责而其他人没有事不关己?

三,咦?您老是从哪里看到在下说过:疑,一定就是不明白的?在下早就说过:疑,可以解释成“有怀疑,不明白,不理解,不懂”等等。即使解释成不明白,又有什么错误呢?合肥诸将不明白曹操教令的真义,有什么问题?

乐将军守,这不是修守备?这是乐进的本职,何必刻意再去写乐进有修守备?

疑,可以解释成“有怀疑,不明白,不理解,不懂”等等。即使解释成不明白,又有什么错误呢?
这句话跟疑是不明白而不可能是明白,有大区别么?
俺前面说过很多次了,在“明白、理解、懂”的情况下照样可以“疑”。
你如果坚持“疑”是“有怀疑,不明白,不理解,不懂”之类的意思,那麻烦你证明“明白、理解、懂”的情况下不能“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4 15: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3:30 发表
因此,要证明老薛是合肥指挥,督张、李、乐,就要有两条过硬的实据:

1.护军必然督导职能,而且做了护军,必然督导,二者不可分割。

2.不仅有职能,还有落实到实际,也就是有军可督,有将可导。

显然,这是不可能呢。

类推法也是重要的方法。

在你没有证明夏侯渊、曹真等人除去后面的记载就是无权的光杆以前,还是不要急着下结论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7-14 17: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cksan 于 2007-7-14 17:16 发表


类推首先也要有"类"可推,“类”的不是地方,咋推也白推。

除去后面记载的老薛,为何您总是不见?恰恰此处没有后缀,又恰恰三国志、裴注都无记载他督合肥,连编年体的资治通鉴也不见丝毫记录。

正始初,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以淮南初定,转基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进封东武侯。


四年,拜宠征东将军。
前三个有都督军事的后缀,满宠没有。
俺以王凌、胡质、王基的情况,类推出满宠为征东将军也肯定带有都督军事。
这就是类推的结果。
假如你认为满宠后面没有明说都督军事,就等于满宠没有都督军事的权力,那俺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假如你认为满宠的类推结论有效,那薛悌也同样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至于三国志、裴注、资治通鉴无记载,俺已经重复过N次,无记载不等于没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31 23: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9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