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谈颜良与文丑的武力
性别:男-离线 铁骑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9569
注册 2005-5-25


发表于 2006-8-1 16: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6-2 23:28 发表

从哪里推断出华雄是太大意了,被关羽杀了?又如何推断出是一合杀的?

阶下一人大呼而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五寸,髯长一尺八寸,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某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乱棒打出!” 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广学,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诛亦未迟。”袁绍曰:“不然。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吾等如何见人?”曹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某曰:“如不胜,请斩我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某饮了上马。关某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寨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史官有诗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鼕鼕。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云长出马,只一合斩了华雄,提头入献,众皆大喜。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掉丈八蛇矛,来抢关隘。如何?第九回完。《卷之一 曹操起兵伐董卓》
毛本没写明回合数但罗本明确写了是一合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铁骑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9569
注册 2005-5-25


发表于 2006-8-1 17: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听雪堂主 于 2006-6-10 11:11 发表


仅以此便说颜良武力排第三也未免太可笑了,君不见关羽杀颜良时,颜良无还之力,而庞得、黄忠等皆与关羽战成平手,照这么说,庞得的武力可以排第2.5,黄忠嘛,年纪大了,排到2.9得了…

搞错了吧.颜良无还手之力?从何说起?
关羽斩颜良乃是突袭.且后者完全不待与前者相斗.不必再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铁骑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9569
注册 2005-5-25


发表于 2006-8-7 06: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里是小说区.以小说为准.拿历史来说事可就......
而且在下的意思是突袭.跟偷袭有点不一样的说......
在于颜良的士兵?他摆的阵势能让曹公这等人“骇然”.这不正可说明他所督之部训练有素吗?其实士兵放开一条路让关羽过的原因很明显.且看原文.
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卷之五 云长策马刺颜良》
倒提青龙刀.又将头盔放于马鞍前.何意?他这么做.正是为了示意他并非前来交战的.那河北军见此状.自然而然的就会“如波开浪,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了.
至于关羽斩颜良问题.有了上面的那些话加上后面的内容.完全表明他是以非正当手法斩了颜良的.没兴趣讨论.
PS:关羽并没有寻求正面突破那十万河北精兵的路子.而且他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只能说之愚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铁骑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9569
注册 2005-5-25


发表于 2006-8-10 20:4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8-10 16:17 发表

不知道兄弟有没有看过电视剧,单挑前小兵是列阵的,有将领杀出来时小兵分开
要是关羽提着刀冲过来,小兵都让路了,颜良还不抵抗,只能说明他防御意识太差

呵呵.电视剧和演义.以哪个为准?
不知兄有无认真看在下的帖.帖里一早说明小兵放开大路的原因.那就再说一次吧.
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卷之五 云长策马刺颜良》
倒提青龙刀.又将头盔放于马鞍前.何意?他这么做.正是为了示意他并非前来交战的.那河北军见此状.自然而然的就会“如波开浪,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了.
并非他防守意识差.而是颜良根本不会做任何抵抗.因为刘备的临行语.他根本就不待与关羽交战(这在普静之语可看出)加上上面的关羽的行为.使他搞了一出非常成功的突袭.(有点怀疑这是否刘备和关羽之间的一种默契.当然乃玩笑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铁骑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9569
注册 2005-5-25


发表于 2006-8-12 03:5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8-11 19:54 发表
倒提青龙刀说明至少是拿了武器的,将头盔放于马鞍前,我认为是关羽拼死一搏的表现,关羽也不能预料居然赢的那么轻松吧。
要是一个敌方阵营里的武将拿着武器向你过来,你会一点防备都没有吗?

关羽斩颜良为突袭的理由在下在前两帖说的非常清楚了的说.........................
武器是拿了(既然搞的是突袭不拿武器做甚?).但是正常现象吗?倒提为何意?
拼死一搏?搏何处军马?君不见河北军乖乖放开条大路乎?(要是关羽真的寻求拼死一搏.一个人冲下去厮杀的话只能说之愚蠢.这里搞了一出经典突袭正说明关羽在战场上的应变才能非常出色)那么河北军为什么不作抵抗的放一条大路呢?
在冷兵器时代头盔的意义是非一般的.把头盔都拿下来放在马鞍前.加上倒提武器.还不能说明他是示意没有作战的意思吗?
有了这两条(倒提武器.拿下头盔)那么河北军放开大路就没什么疑义了.因为以一个过客角度来看.关羽这样做根本不像是来作战的.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有一个人拿着武器向在下冲过来.在下当然会有防备.可这是正常情况吗?
关羽这边在上面和前几帖说了.已经够清楚.够详细了.颜良这边如何?
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卷之五 云长策马刺颜良》
又诗曰: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卷之五 云长策马刺颜良》
且说关公一魂不散,悠悠荡荡,乘云而飞。忽至一处,地名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山上一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长老。是时云游天下,来到此山,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止有一小行者,时常下山化饭度日。当夜月白风清,正值三更时分,净禅师在庵中坐禅,忽闻空中有人大呼:“主人何在?”禅师命行者观之,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右随从二将,口中但呼如前言不息。行者回报禅师,禅师知是关公与关平、周仓也。待云头飞至庵前,禅师以手中麈尾击其座曰:“颜良安在?”关公闻言,英魂顿悟,即落云下马,叉手立于庵前曰:“吾师何人?愿求清号。”禅师曰:“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何不识普净也?”公曰:“某虽愚鲁,愿听清诲。”禅师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只以公所行言之:向日白马隘口,颜良并不待与公相斗,忽然刺之,此人于九泉之下,安得而不恨乎?今日吕蒙以诡计害公,安足较也?公何必疑惑于是?”公遂从其言,入庵讲佛法,即拜普净禅师为师。后往往显圣,乡人累感其应,因此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卷十六 玉泉山关公显圣》
这些罗本原文足以说明颜良根本没有丝毫与关羽相斗之意.那么这样子加上关羽这边的情况.还不能说明关羽斩颜良是突袭.前者是以非正当手法斩后者的吗?(而且这一回的标题是“云长策马刺颜良”.而非“云长策马斩颜良”)
要说的话就这么多了.慕容兄若仍有所置疑的话在下亦不想回帖.因为要说的已经说完了.没什么可回的.

[ 本帖最后由 铁骑兵 于 2006-8-13 15:4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8 11: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49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