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开国皇帝里,身后事处理的比较好是谁?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5-10-17 09: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身后事的话自然首推世祖光武皇帝。
朱元璋其实处理的也还可以,大封藩王不能算错。封建制本来就比郡县制国运长久。只是接班人太渣,这一点没处理好。朱老四恪于自己造反成功,所以强力削藩,使封建制完全变味,存其弊而弃其利。封建制对比郡县制本来是利大于弊的举措,经建文和朱棣削藩,好处全给扔掉了,变成了完全的祸害。所以对比之下,这方面朱元璋弱于刘秀。
宋太祖的处理也很好,如果他本意就是传位于皇弟,那他的处理就堪称完美了,甚至超过了刘秀。
李渊不成,在两个能力极为优秀的儿子之间踩钢丝,没踩好,导致李世民这个魔头血腥政变夺权成功。
刘邦处理的也很好。创业阶段吕氏功劳极大,势力也极大,于情于理刘邦都不能亏待吕氏家族。刘邦身后留下了维护刘氏的功臣集团和足以制衡吕氏的强力外藩。最终这两大势力合力保住了刘氏江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5-10-17 14: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Shadowleech 于 2015-10-17 09:24 发表

本朝太祖呢?感觉处理后事多少有失水准。

本朝太祖驾崩前无人可用了吧,自建国后高饶事件开始,每次大的斗争,相国大人都是初始处于完全防守状态,血雨腥风暴风骤雨告一段落后,看似太祖赢了,神坛更为巩固,然而冲杀在前的太祖系人马也彻底歇菜了,一马当先的高氏,接班人的刘氏,副元首的林氏,几次大的斗争下来,太祖系人马损失殆尽,太祖也几乎真的成了神坛上的神。所以,本朝太祖对身后事的安排其实是没啥安排,根本没有可以安排的人和势力。太祖驾崩后,太祖系残留的人马被干净利落的清理掉了,只剩下了一具神坛上的神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5-10-24 11: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hahaku719 于 2015-10-21 08:51 发表
毫无疑问是朱元璋。
朱元璋制定的是一个大的模型框架,这个框架内事无巨细,基本都面面俱到了。每个人都是这个大框架内的一分子。
就像一部大机器,每一个零件都只要完成自己的份内事,整部大机器就能正常运作 ...

就刘邦与朱元璋相比,我认为刘邦优于朱元璋。(最好的是赵匡胤。)
刘邦的皇帝为元首、政府由丞相掌管、御史大夫监督,在地方上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半封建半郡县),挺好的,刘邦的失策之处不在这个制度本身,而在于没有规定后代皇帝不得改变这个制度,所以到汉景帝就开始削藩,到汉武帝就把丞相架空,权力收归皇帝,皇帝既当董事长又当总经理,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被彻底践踏,完全乱套。那之后帝国的运行就要依靠皇帝的个人素质而不能依靠制度了。
朱元璋的制度更为细致,无所不包,也弥补了刘邦的失策,老朱的缺点在制度本身,具体来说在宗室制度方面。宗室发展到崇祯时期,有亲王一百五十位,郡王一千余,以下宗室将军和宗室中尉十余万,国家税收都不够支付宗室俸禄,以至于有宗室饿死。九千岁时期大力开源,东林党掌权不许开源又不能节流,于是帝国财政崩溃,改朝换代。
所以总体来讲,就制度本身来说,刘邦那套更有弹性,更富有可持续发展力,如果不是被刘小猪彻底破坏,那汉朝在国祚绵长方面不见得不能和周朝比一比。。
当然,不管什么样的帝国制度,都有一个无法避免的致命缺点:缺乏自我完善功能。随着时代的前进,最初多么好的制度,都会落后于时代,被时代洪流抛弃,淹没。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00: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