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很少听说“公门千金”、“伯门小姐”等?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4-8-4 14: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也不都是啊,比“侯门”还常见到的“公子”一词,本意就是“公爵之子”。
汉朝时皇族之外的人要想裂土之赐,只有封侯一途,因为不能封王啊,汉朝的爵赏就只有封侯,有关侯爷的词语就多了。虽然后来唐宋清都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不过以侯门来指代已经成为习惯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4-8-4 16: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4-8-4 14:56 发表


“公子”不是公爵之子。

“公”可以是对国君的尊称,即《白虎通》所谓“伯子男臣子于其国中,褒其君为公”。例如鲁国为侯爵,但《春秋》中称鲁君为“公”,而宗室称“公室”,宗子称“公子”。遍观春秋, ...

这个,“褒其君为公”,是不是说各国臣民无论其国君本爵如何,都尊称为公爵?诸侯会聚以及臣民称呼他国之君,仍是称其本爵吧?如果是这样,那“公子”还就应该是“公爵之子”的意思吧?
如果不是这个意思,那三红可否说说“公子”的这个公字是什么意思?
窃以为,公子,公家,公室,公主,这些词里的“公”本来都是“公爵”之意,只是后世逐渐演变才失去其本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4-8-5 09: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4-8-4 20:23 发表

有侯子、侯家、侯室、侯主么?

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汉语语法的关系吧。
公子本来是公爵之子的意思,只是后来各国均”褒其君为公“,国君之”诸子“就都被称为”公子“了,再往后遂演变成有钱有势家的孩子的尊称,其本意反而不用。后来民间把公爵之子称为”小公爷“,侯爵之子称为”小侯爷“,不知历史上真正的称呼是怎样的。
侯家、侯室是没有,不过有”侯门“么。
公主的意思,是在周朝形成的,天子嫁女,由公爵主婚,所以天子之女就被俗称为”公主“,诸侯嫁女,由家翁(女之父)主婚,所以诸侯之女俗称“翁主”。到汉朝“公主”和“翁主”正式定为皇女和王女的封号。
后代弃“翁主”不用,而是根据“公主”的语法结构,造出了用于皇女之外的其他宗女的封号“郡主、县主、乡主、郡君、县君、乡君”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4-8-7 09: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4-8-5 12:17 发表
公除了公爵,还可以理解成公族以及公族大夫

公族和公族大夫的“公”是什么意思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4-8-7 14: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4-8-7 11:47 发表

公族原本意义是个官职,掌君王贵族内部事务,《番生簋》谓王令兼司公族、卿事寮、太史寮;《毛公鼎》谓王令兼司公族与“三有司”,其中的公不能拆开来解释吧

引申义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指诸侯或君 ...

公子、公主、相公之类的词,就现代来讲,也不能把其中的公拆开来解释,但在先秦时代,只怕是用两个有单独含义的字来组成一个偏正结构的两字词来表达一个含义的。公族,国君昭穆也,其实就是国君之族,只是周朝八百年,逐渐习惯以公爵之公代指国君,所以国君之族就变成公爵之族又简称公族了,这就和公爵之子简称为公子、公爵主婚简称为公主、丞相公爵简称为相公,是一样的演变方式。
另外,我同意老虎的观点,周朝的五等爵位制可能并不严格,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在称呼上并不严格执行,这大概也是称公泛滥的原因。
三红说遍观春秋,凡国君皆称公,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对。各国臣民均”褒其君为公“,春秋乃鲁人所写,所以提到鲁侯一律称公,但是在提到其他国君时却是规规矩矩的称其本爵的,什么侯、伯、子、男,该是啥是啥,春秋在这方面的称呼是很严格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4-8-7 15: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4-8-7 15:10 发表

周初的官职,可不是演变而来的

譬如三公,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这与公爵、公族也没有关系

太公望可是侯爵哦

公族大夫是周初的官职么?我都是百度的,没有找到史料,只看到一条说”晋国在春秋时设置公族大夫“,那个时候周朝已经经过了四百多年了吧。百度百科上说”王令兼司公族、卿事寮、太史寮“,这个王应该是指周王吧,周王让谁兼司公族,这个我没找到,当然也就无法确定年代。
今人认为称公是尊称,但是为什么这就是尊称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公在周朝时是最高的爵位,尊称为公就是尊称为公爵的意思。公字更为基本的意思是”无私“,难道尊称别人为公是说别人无私?
不过三公与太公望之公,似乎确实是与爵位无关的尊称,这个我迷惑了很久了还没找到答案,也就是没找到为什么这个与爵位无关的”公“是尊称,尊在什么地方呢?不过周的三公,周公、召公都是爵位,公爵而在朝为官,似乎称呼三公也有与爵位有关系的可能吧。当然,周朝之后的三公与爵位就没什么关系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13: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