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pu239于2006-02-08, 17:57:03发表
将孤狼兄大作再看一次,对林呼二人高下的判断有点异议。
孤狼兄以林冲十合擒一丈青和呼延灼十合之上赢一丈青来证明林冲武艺胜于呼延灼,我觉得孤狼兄在这里没有注意到当时各人的状态。
林冲十合擒一丈青时,一丈青已经经过了数番拼斗,连战多人,已是强弩之末,而林冲作为生力军,无任何不良状态。
呼延灼十合之上赢一丈青之前则已经和林冲斗过一场,以林冲之能,呼延灼的体力消耗肯定不低,相比之下一丈青的消耗却很小,故而呼延灼要在十合之上才取胜,并不能说明呼延灼不如林冲。
不知孤狼兄对此有何高见?
-------------------
这个不能老是看一个战例,林冲作者花了那么多的时间来描写,从开头到完结都是非常鲜活的,呼延灼相比不光是逊色不少,在战斗中的状态描写也是平平,不能逐字逐句的死扣,林冲打仗有很嗨的一面,仅仅是这点就抢过呼延灼,这个有什么可以讨论的
高见谈不上,浅见拙识有一点:
五虎之间基本是同处一个层次的将领,具体到俺的帖子是超一流,但五人之间也有小小的差别。
1、林冲斗一丈青时不到十合擒之,的确一丈青已经经过了数番拼斗,连战多人,但说她是强弩之末也还未必,请看原文:“正行之间,只见一丈青飞马赶来。宋江措手不及,便拍马望东而走。背后一丈青紧追着,八个马蹄翻盏撒相似,赶投深村处来。一丈青正赶上宋江,待要下手,……”这哪里象强弩之末的人。要肯定的是一丈青此战体力有消耗。
呼延灼斗一丈青十合之上败之,也的确已经和林冲斗过一场,但是呼延灼的体力消耗肯定不低也不好盲目下判断。呼延曾力斗鲁智深四五十合不分胜败,然后再力斗杨志四十余合取得微弱优势,俺的判断是纵观呼延战例虽多有平局,但“呼延武力特征给人的感觉是耐力绵长”;况且斗过林冲后,彭圯接斗一丈青,呼延得以喘息,反观一丈青却是刚擒彭圯,立刻又和呼延交手,此消彼长,呼延灼还要费在十余合才能取胜,这是不是林冲与呼延的区别呢?另外请一定要注意擒与败的区别,也就是说活捉一个人和杀死一个人的区别,俺和大多数人理解一致:活擒的难度大于杀死或击败,在帖子里多有人议论,俺就不多说了。
2、引用小文中的话:采纳一个观点:即林冲的武力不低于王进(至少等同吧),二人同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进是史进的最后一个师父,在他的点拨下史进的武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也是王进唯一出彩之处,这样看来王进实际上不如林冲,后者可圈点的战例太多了),当初在史家庄时,王进三合内轻松搞定史进,而史进的开手师父之一是李忠,史进在史家庄的武力已不低于由于李忠,呼延灼曾十合之上胜李忠,那么顺着这样一个链条关系:林冲-王进-史进-李忠-呼延灼,可以推断出林冲的武力略高于呼延灼。
3、林冲与十大节度使之首老将王焕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败,呼延则与节度使韩存保大战百余合始终平手,王焕排名十大节度使之首,韩存保位列十大节度使第七,如果林冲对韩存保恐怕用不了百余合,这一点与林冲的武力特征有关,林冲的武力给人的感觉最突出的是活细,有点技术派的特点,对敌时初期给人的压迫力不大,以缠斗为主,待摸清敌人的套路招术后,往往展瞬间神威,大喝一声,杀敌于马下,番将宝密圣就是这样三十余合死在林冲矛下,而那贼中勇猛之将柳元更是在五十余合被挑于马下。再者看呼延曾战周通用六七合败之,而林冲对付如你所说体力大亏的一丈青,如果不想活捉的话,三五合可以杀之。一丈青的手段比之小霸王如何呢?
4、找到一点煮酒的东西,转在这里:最后,如果我们纵观林冲呼延的全部战绩,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差别:林冲大约是12战7胜5平,且7胜中6场都有擒斩,只有一场放跑对手(祝龙很滑头的说,对秦明也逃了;林冲曾魁那场是平手,所以不算);呼延大约是13战6胜7平,且6胜中只有3场有擒斩,另外3场都放跑了对手。这么看来,林冲显然打的是歼灭战,擒斩率极高,而呼延多少有点击溃战的意思,擒斩率较低。相对来说,在对手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歼灭战比击溃战难度更高,歼灭战高手武艺似乎更细腻精良一些,战机把握能力似乎更高一些。因此林冲再得感情分。
与无为楼主兄共勉,感谢PU239兄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