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也说曹操屠城, FROM:刑天
性别:女-离线 爱上三国的女人
(Y.Y)

白衣郡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女官
级别 镇南将军
功绩 47
帖子 3664
编号 3936
注册 2003-12-31


发表于 2004-12-10 21: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被骂了1000多年的曹操在一片翻案声中没舒坦了多久,又重新开始了被声讨的宿命。而其中最苛责的莫过于屠城和坑杀降卒了,并有人因此认为,曹操性格残忍,好杀到了近乎变态的地步。即使持平者也认为攻屠徐州是“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但是从魏书中记载的程昱和曹丕的对答来看,屠城和坑杀降卒其实是一种相当理性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既谈不上性格变态也说不上“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






魏书曰:太祖征马超,文帝留守,使昱参军事。田银、苏伯等反河间,遣将军贾信讨之。贼有千馀人请降,议者皆以为宜如旧法,昱曰:“诛降者,谓在扰攘之时,天下云起,故围而后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开其利路,使不至於围也。今天下略定,且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贼,杀之无所威惧,非前日诛降之意。臣以为不可诛也;纵诛之,宜先启闻。”众议者曰:“军事有专,无请。”昱不答。文帝起入,特引见昱曰:“君有所不尽邪?”昱曰:“凡专命者,谓有临时之急,呼吸之间者耳。今此贼制在贾信之手,无朝夕之变。故老臣不原将军行之也。”文帝曰:“君虑之善。”即白太祖,太祖果不诛。太祖还,闻之甚说,谓昱曰:“君非徒明於军计,又善处人父子之间。”






这里程昱手说得很清楚,“围而后降者不赦”这钟手段的目的是,“以示威天下,开其利路,使不至於围也”。应该说三国中以一城之力苦守,给攻方造成巨大损失的战例比比皆是,曹操对吕布、张超,袁绍对公孙瓒、臧洪都是如此。曹操所处又是四面皆敌,取胜而又尽可能保存实力是必要的。屠城也不是曹操的专利,当时的孙权,后来的李世民都在采用。从后期的闻风而降或者闻风而逃,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战术的威力。





而且,也可以说曹操是极理智地采用了这种战术。除了上述“太祖果不诛”的这一例,“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於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於是录仁前后功,封都亭侯。” 根据形式的需求,他也不是非要屠杀而后快。总之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损失。于禁按照军令杀了昌豨后,曹操也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体现了一定的人情味。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8 03: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0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