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破除“大一统”的迷梦,炎黄春秋,轩辕史话,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标题: 【讨论】破除“大一统”的迷梦, 试以另一种观察方式看宋史乃至中国古代史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9-30 10: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定都来说,从中国古代社会来说,我还是倾向于长安,进可攻,退可守,汉唐的统治都超过三百多年,其间也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族入侵而颠覆政权的致命威胁,而元明清三代的政权都是在外族的打击下垮塌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9-30 10: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大一统思想总体来说对老百姓还是有好处的,毕竟一个强盛的王朝能维持二三百年相对和平的时期,而天下分裂则使普通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人口也不能得到大的增长,欧洲就是例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9-30 10: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政权并列对士族却是有利的,一方面思想不过多的受到大一统王朝的束缚,思想较为开放,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良禽择木而栖”提供了可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9-30 11: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至少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定都北京对汉人政权来说都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注:是汉人政权而非异族政权,像满人定都北京倒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9-30 11: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恨地无环于2005-09-30, 11:14:38发表
分裂时期的战争往往以“大一统”的名义进行……
如果真的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均势,有希望国与国之间更多通过外交条约解决矛盾,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的百年兄弟之谊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折合30万贯的“岁币”仅相当于宋朝廷1021年财政收入的0.2%,大大小于战争时期军费支出,以每年0.2%的财政收入消弭战争,并保有原属辽国“关南”之地的瀛、莫二州,太值得了,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兄台记住了北宋,却忘了中国更多时候出现几个政权同时并的情况时,往往是互相攻伐,不来个大一统而誓不罢休,最典型就是三国了。其实北宋之所以能与辽国达成协议,一方面双方实力不相伯仲,而且北宋王朝一直都没有强烈的领土扩张欲望(也是怕武将做大,威胁其政权的根基),辽国也无力在宋朝没有腐败透顶时攻入北宋腹地,遂捡个便宜双方和解,名利双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9-30 11: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不完全是大一统的迷梦,而是要达到政权间的平衡,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像北宋与辽国那样双方不相伯仲,谁也不能灭掉谁的情况实在太少了。历史上往往是一方较强,另一方或几方相对较弱,这样的实力不均衡的情况一旦出现,就必然会出现战争(人的贪婪的本性,再过几千年也未必能逃脱的这种宿命的怪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9-30 17: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楼上的说是因为游牧民族没有掌握汉人的攻城技术,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早在汉代时,匈奴就经常攻破汉朝的边境城市(像代郡、渔阳郡、上郡等这样的边境重镇,城池的坚固程度自不必说了),杀我军民掠其财物,这能说明他们没有掌握攻城技术吗?更何况几百年后的突厥人和吐蕃人了!
我觉得最大的关键就是强盛的汉唐王朝都长时间的控制着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和祁连山地区,一旦控制住这些地区,再想发挥游牧骑兵的闪电战术就难以奏效,京师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来调集兵力与其作战,更何况当时强盛的汉唐王朝还多采用攻势战略,使其没有多少机会能接近这些地区。所以,这两个强盛的王朝能维持这么长久的繁荣而不被异族入侵而丧失政权。
再说一句题外话,汉武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雄才大略的皇帝,其深谋远虑之处就在这些地方体现。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05: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3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