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高宗为何要杀岳飞的个人推理
性别:未知-离线 StarApe
(伶州)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89324
注册 2010-7-27


发表于 2013-8-14 12: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1,剧我了解,高宗的确是个怕战争的人,而且可能是被金人打怕了,确实想合议。但是他不会不知道,在绍兴合议之前,宋金签订过多少合议,哪次不是金人撕毁合约举兵南侵的,此时杀掉岳飞,自毁长城的道理,他不会不懂。如果真的要杀岳飞,我怎么觉得也是灭掉金国,来个鸟尽弓藏才是。。。

老九怕金人不错,但是绍兴十一年的和议之前,哪有什么“多少次和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tarApe
(伶州)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89324
注册 2010-7-27


发表于 2013-8-14 12: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2,这种说话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听说岳飞曾三次提出辞职回家,都被高宗“累诏”挽留。所谓“累诏”,就是下了不止一道诏书。一个大臣要皇帝低声下气、说尽好话地挽留才肯听命,一次犹可,但往复三次,就有点恃宠而骄了。

这属于拿着现代人的观点看待古代君臣朝廷关系和制度
史实是岳飞 “居母忧  降制起复  飞扶榇还庐山  连表乞终丧  不许  累诏趣起  乃就军……”再三辞让和召起本来就是应有的礼节和待遇,服丧而辞也本来就是当时道德上应有之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tarApe
(伶州)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89324
注册 2010-7-27


发表于 2013-8-14 13: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3,迎还二圣顶多也是钦宗,徽宗早已去见太祖了。就算钦宗回来那有能怎么样,整个朝廷都是高宗的人,钦宗回来无非就是被软禁又能掀起怎样的波澜,看看明英宗回来的命运如何就知道了。而且岳飞并不是个不听话的人,自从高宗否定这个决议后,岳飞也就没有再提过迎还二圣的事情。

钦宗一方面出卖宗庙社稷,宗法早不容他,退位手续都被老九替他办好了(上尊号),另一方面根基浅薄,刚即位就被掳走,朝野上下根本没人把他当回事,不可能有夺权的能力和号召力。

岳飞并不是自己主张迎还二圣听老九的话才反对,这迎还二圣的话本来就是老九自己提出的。事实上迎还二圣老九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把所有在金人手里可能造成政治上的麻烦控制在自己手里,比放在外面靠谱多了。金人也不是没试过想放回钦宗的太子做高宗的继承人,岳飞对这事是坚决反对的,可见他的立场完全在老九这边。

[ 本帖最后由 StarApe 于 2013-8-14 13:3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tarApe
(伶州)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89324
注册 2010-7-27


发表于 2013-8-14 13: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8-14 11:14 发表
明英宗回来的命运就是夺门之变把弟弟赶下去了



QUOTE:
原帖由 平原相 于 2013-8-14 11:49 发表
没有曹石,英宗能夺门……

明代宗无后且重病,本来他的名义也只是“代皇帝”,皇位早晚会回到英宗手里。夺门是几个野心家邀功的行为,英宗本来就不必冒险。
宋钦宗的情况完全不同,历代非主动退位太上皇的结局,好的无非唐高祖,次等唐玄宗,再下宋徽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tarApe
(伶州)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89324
注册 2010-7-27


发表于 2013-8-14 20: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3-8-14 20:13 发表
是秦桧坚持要杀岳飞,赵构无可无不可罢了。

一个可以私自调动禁军的宰相,一个需要暗藏凶器的皇帝

绍兴十一年的时候秦桧还没有这么大能量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tarApe
(伶州)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89324
注册 2010-7-27


发表于 2013-8-15 09: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3-8-14 20:54 发表

诏狱本以纠大奸慝,故其事不常见。……  
(绍兴)十一年,枢密使张俊使人诬张宪,谓收岳飞文字,谋为变。秦桧欲乘此诛飞,命万
俟卨 锻炼成之。飞赐死,诛其子云及宪于市。……
广西帅胡舜陟与转运使吕源 ...

答非所问啊……
秦桧在绍兴和议前没兼枢密使,无有军权。调殿前司捕盗衢州是绍兴二十四年的事情,靴中匕首更是老九在秦桧死后说的。
这段史料既不能证明秦桧当时权势就已经达到这个程度,也不能证明杀岳飞这一决定没有老九的想法在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tarApe
(伶州)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89324
注册 2010-7-27


发表于 2013-8-18 11: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3-8-17 09:18 发表
对战 和 的分析,我先前就有解释过,两个路线没有对错,只有审时度势而行。

在宋金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继续打下去,虽然在民族大义上喊的响亮,但实质上无休止的拉锯战并不符合宋国利益(金国也一样)

议和 ...

这个立论从基础到逻辑都站不住脚,混淆了宋金双方的战争目标和性质的不同。宋的战略目标是恢复宋金灭辽时的国境线,是由于金兵南下侵略而被动应战。而金的目标是尽可能多掠夺财货和占有土地,双方不是为了什么空虚的“民族大义”的战争,防御方组织的是为了求得生存的反侵略战争。

绍兴和议是一个在宋军占据绝对战略优势情况下后退的局面上达成的,所谓“宋金势均力敌”根本是自己脑补出来的,双方战略相持的平衡点绝不是绍兴和议的淮河-大散关一线。更不用说什么“无休止拉锯战”的脑补,以绍兴十年的形势,战争相持下去,先撑不住的只会是四面受敌的金,而不是战略反攻阶段处于优势的宋。

至于说“议和罢兵,休养生息”,更是纯扯淡的说法,议和而未见裁军,休养而增加赋税,不但没有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反而还多了增加出来的岁币,休养个毛的生息?
“桧又秘谕诸路,暗增民税七八,故民力重困,饿死者众。”
“自桧当国二十年间,竭民膏血以饵犬羊,迄今府库无旬月之储,千村万落生理萧然。”
北方流民涌入,不得不“增租三分,如不愿增者,许人划佃”。
和议之后就对民间横征暴敛,本来自岳飞灭杨幺之后再无大的民变,结果绍兴和议之后几年,民变蜂起。

收复中原不是一个美好理想,而是现实需要和能力所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20: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4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