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算盘是谁发明的?
性别:女-离线 上善若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38809
注册 2005-5-13


发表于 2005-5-14 14: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算盘的起源 至今没有定论 只能说是劳动人民发明的
关于起源 一般有三种说法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南北朝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板,与后来出现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语。

  二是清代学者钱大听等主张的元明说,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日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后人称此为“三珠戏语”。把老资格的奴婢比作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说明当时的算盘已很普及。宋末元初人刘因的《静穆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题的五言绝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也是算盘在元代出现的明证。至于明朝,永乐年间编的《鲁班木经》中,已有制造算盘的规格、尺寸,还出现了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介绍珠算用法的著作,因此算盘在明代已被广泛使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了。

  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形成了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的第三说。其依据是,一,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二,1921年在河北巨鹿县曾挖掘到一颗出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盘珠,已被水土淹没八百年,但仍可见其为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毫无两样。三,刘因是宋末元初人,他的《算盘》诗,与其说是描写元代的事物,还不如说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为确切。同样,陶宗仪的“三珠戏语”所见元人谚语中已有算盘珠之说,也反映出“是法盛行于宋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算法统宗”条)。四,元初的蒙学课本《新编相对四言》中,有一幅九档的算盘图,既然在元初已为训蒙内容,可见已是寻常之物,它的出现,至少可上推到宋代。此外,宋代的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较多的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科技文化的发展较为滞缓,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文化都较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使用了两千年的筹算在此时演变为珠算,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是极有可能的。’(算盘起源之迷,http://cul.sohu.com/lishi/mi/song/200011/200011300025.htm)

所以 现代算盘的起源最早也就是在唐代了 而且绝对不会是某个人的个人发明
如果单从 珠算 这个词的出现来讲 那就可以推到东汉时期 与三国的时代相符 那时候的算盘应该是五珠的简单计算工具 不是后来的七珠大算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上善若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38809
注册 2005-5-13


发表于 2005-5-16 10:4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武安国于2005-05-16, 9:26:41发表
见识长了不少,可是现在没什么人用算盘了吧。

至今没有被废掉 但是实际中应用的少了 在我国南方和日本 珠算还是很流行的
学会计的还要考珠算等级证书 还有效期限 我的就已经作废了  

珠算的做加减要比计算器快很多 因为不是思考运算的结果
通过那些口诀 在你把所有的数字打完的时候 结果已经显示在算盘上了 减少了反应时间
很多高手都是从高位加低位 从看到的第一个数字开始加 可说几乎是盲打了 当他看完所有的数字的时候 结果也就在算盘上打出来了 读数就可以了
而且 算盘没有位数限制 多少位都可以 可以把算盘并排增加位数

但是珠算做乘除就比较复杂 特别是除法 速度会慢很多

还有 如果遭遇停电或者没有电力供应 而计算的数额有比较大 你就知道算盘的好处了

珠算 心手眼 全部练到 所以 在日本 很多学校用它来做益智的联系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上善若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38809
注册 2005-5-13


发表于 2005-5-17 13:2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不打算盘好多年。。。

天公将军所说的 ‘通过泰勒展开,算sin, cos, log一类的..... ’ 我已经是彻底的无知了 当时只是为了拿珠算普五的等级证书 苦练过半个月 过后就全部忘光光了 考试的时候 只有加减乘除 没想到珠算事业也经发展到如此先进了。。。 惭愧一下
不过 越是高级的运算 心算和珠算的速度与计算机的相比 越没有优势了

ps to 伟君子
上 善 若 水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取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 善 若 水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我也很喜欢这个 只是恐怕这一辈子 也做不到这样吧 只能尽力而为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05: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