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求解:寺庙为何能抗历史周期律?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8 10: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少林寺?别的我不知道,少林寺我比较清楚。
少林寺主持(方丈)历来“换了人间”的有多少?
少林寺毁灭后重建的有多少次?
少林寺和尚风流云散后又重新来的有多少次?

想来别的也一样。佛本是世法,世法即是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8 11: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你忘了一点:即使师兄弟中也分派......
就像一个企业一样,企业依然存在,不过今天这一派上台,明天那一派上台......
他们必须遵循法律不能杀人,所以不会流血。但是某派失势甚至被驱逐,其实是常见的事情......
--------------------
而且庙宇一直有香火的是十分罕见的个例。
正常的情况是由于战乱或者其他原因荒废掉。或者是毁后重建甚至多次毁后重建。
饥荒时候的粥厂其实寺庙提供的不多,更多的是富户提供的。很多情况甚至是富户借寺庙的地方----寺庙地方大,而且也有做功德的成分。

学校不可能跳出这个规律----依靠财政的,财政不行一定会衰落;不依靠财政的,周期律一到,也一定会垮。

说个实话,啥东西也要根据这周期来走。兵荒马乱的时候就是不能读书。读书才是导致利益损害的事情呢。兵荒马乱的时候,要紧的是活下去----也就是获得武力支持或者武力保护,即使是暂时的保护。而武力的拥有者则是要避免被其他武力所有者消灭。
读书?还是省省吧,那是太平时候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连枝步 于 2010-9-18 11:2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8 13: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10-9-18 12:18 发表
这些正是我要了解的,我对寺庙不熟。
像历代有的私塾这种东东,往往没有承继性,一遭毁灭,万劫不复。而且周期也很短,百年算多了。
企业更差了,百年老店可凤毛麟角。

另外,读书不一定是读之乎者也,也可 ...

你所想的那些东西都不可能长时间延续下来。
不用说别的,武术应该是源远流长了吧?事实上按照可考证的情况看,中国武术所有内容均出于清朝中后期和民国时期,清朝前期以前的武术均失传。所有武术流派可信任的建立时间最早不超过清朝中期,绝大多数是清朝中后期甚至民国初期。

战乱时期,最有用的东西就是军事技术。嗯,搞军校短训班可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8 13: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9-18 13:08 发表

换来换去还是叫少林寺啊?

微软破产以后可能就没有微软了,或者中断了个几百年,后人又取了个微软的名字。。少林的话名义上的中断不多吧

多,太多啦。

不用说历代的少林和尚都有改天换地,就说现在的换了几茬?
李连杰拍摄《少林寺》的时候,少林几个(我问的是“几个”)和尚?
现在少林有多少和尚?

谁说历史上少林寺没改过名?呵呵。

明朝、清朝前期的少林武术和现在的一样吗?清朝后期的和现在的一样吗?民国初期的和现在一样吗?1979年的和现在一样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8 13: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直接百度:
少林寺,......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郑州市登封市城西北少室山南麓。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天竺僧人跋陀,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皇庆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亦很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许多建筑、佛像、法器被毁。寺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及千佛殿等。......近年来曾屡加修缮,使千年古刹重放异彩。......

---------------

这不仅不能说不受历史影响,简直都成了历史兴衰见证啦。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9 08: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10-9-18 21:05 发表
刚好前阵子看过一些关于内丹术的东东,你这说法好像不太对吧??内丹术的传承很久远的。

另外,武术流派的短命,和寺庙的长寿,正好可以互为映衬,可以说明一些东西:比如,靠技能这种知识产权垄断和传承,并 ...

1、内丹术从来就不是武术。在以前根本没有气功这词,气功也不是武术。导引也不是武术、养生术更不是武术。
武术的定义,十分明确:徒手或者冷兵器的格斗技术。
2、武术流派不是“短命”,而是“历史短”。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明朝之前中国是否有武术流派。甚至严格的说----我们根本都不知道明朝之前,中国是否有武术。因为反正现在它们既没通过传授流传下来,也没有形成专业书籍流传下来。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30 09: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