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金圭子 于 2010-9-13 14:15 发表
为什么和师父在一起的反而不么负责养活师父,不在一起的反而要养?
另外,我觉得师父称呼其弟子叫“兄弟”,这种叫法好囧……
我觉得徒弟、弟子什么的,是各朝各代叫法的影响更大。就好比husband,古代叫“良人”(意思就是说“好人”,其实“好人”在最初的确有点这个意思……)、“丈夫”(意思好像是说男人身高一丈(当时一尺短,不过就算一尺只有0.23米左右,一丈也有2米3吧……另外“丈人”是指的自己老婆的爹,“老丈”指的是路边的老爷爷,别搞错)。
后来希望自己丈夫做官,就出现了“官人”的叫法。
再后来不止希望自己丈夫做官,还希望做宰相/丞相,北宋时候“相”爱称曰“相公”,所以就有了用相公来称呼自己丈夫的叫法了……
类似的就好像“泰山”“岳父”“岳丈”也是来自唐朝封禅以后某人的女婿连升三级的那句“此乃泰山之力也”
1、因为缺磕这个头。磕头本身有个仪式,就是要请两位介绍人和公证人,徒弟递帖,上面有徒弟的生辰八字,三代祖先(在古代这表示把生命交给你),有徒弟父母的保证,徒弟表示对师父生养死葬,如同儿子。儿子当然负责你的生养死葬。
2、弟子不是徒弟,是年轻朋友仰慕你才和你在一起的,因此他是你的朋友。所以你当然称呼他为兄弟,一般的称呼为“贤弟”。《水浒传》上有这一类的称呼。而该年轻朋友则以晚辈自居,称你为“师父”。你的朋友当然不负责对你的生养死葬,对吧?
我们常见到的“从某某先生游”,就是弟子而非徒弟的身份。孔子为啥有“七十二弟子”?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收的都是弟子,没有徒弟。
一般来说,读书人收的一般是弟子,手艺人收的很多是徒弟。
中国武术为啥越传越不行?就是弟子多、学生多而徒弟少。因为不是徒弟,师父担心自己老而无靠,因此总是留下很多技巧上的东西不传。
武术最早来源于军事,是军事格斗技巧。这些技巧性的东西,是需要通过实战归纳总结的,想是想不出来的。而这东西一旦不向下传,后代在丧失军事格斗场合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重新研究出来的。
就像现在的某种世界上著名的拳术,其实追到上世纪20年代,全国无非只有一个人会练,他教了自己的三位亲属(其中两人十分著名),收了5个徒弟(其中只有一个十分著名),剩下的都是弟子和学生(其中至少有三四个人十分著名,而他们的著名基本全是因为加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而现在这种拳的传播却主要依赖其学生。如果学生有能耐,自己加新东西,如果学生一般,也就是学到啥传啥。
---------------------
所以郭靖不经常和江南七侠在一起,但是必须管他们的生养死葬。所以柯镇恶才在桃花岛居住。
为啥杨过再“忤逆”,作为其伯父的郭靖也始终不杀他?就算郭靖不杀他,黄蓉为啥也能容忍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埋葬了洪七公,代替郭靖黄蓉尽孝。
而杨过是小龙女的徒弟非弟子,因此,他和小龙女的事情确实是乱伦,相当于儿子娶母亲。这事情绝对可以导致他被自家的长辈处死。而他自家的长辈当时还在的仅仅有一人,就是郭靖。
很多文人不懂这个徒弟和弟子的差别,就说杨过是可以娶小龙女的,真晕......
徒弟和儿子、义子是一类,弟子和学生则是一类。
也就是说,现在听说的谁谁娶了自己学生,在古代也是允许的。但是谁谁娶了自己徒弟,是绝对的乱伦。
[ 本帖最后由 连枝步 于 2010-9-13 15:0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