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孙策不领吴郡的“反常”说起
性别:未知-离线 东祖长离

安乐侯顺昌军节度使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2331
帖子 3873
编号 38129
注册 2005-5-3


发表于 2007-3-12 14: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东汉的三互法目的之一就是减低中央派驻地方的官员与地方上勾结的可能性。

不过副作用也是有的,那就是对相关官员的选用上难度加大。甚至出现相关官员久缺不补的现象。

在汉灵帝时期,蔡邕就因此提过意见,有趣的是,蔡邕用的三个例子,一个是韩安国,一个是张敞,而另一个跟后来的曹操举的例子一样:朱买臣。


为什么蔡邕提议失败而曹操成功呢?因为蔡邕辩解时,决定人是汉灵帝;而曹操辩解时,决定人是曹操自己么。


PS:士燮的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这一任命,是由汉朝廷所正式发出的。并非士燮自命。这跟割据地方的孙策自行任命官员是不同的两回事。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4 00: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75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