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是否错?, 讨论而已。有错请指教!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9-7 03: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鄙人以前在这里发过一篇——刘备伐吴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
有两点与楼主不同:
1、刘备伐吴并不打算夺回荆州,而只是要教训一下孙权,挽回威信;
2、夷陵之战刘备损失确实巨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9-7 10: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刘备想夺回荆州,或者与孙权展开战略决战,那当然是错误的。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新的证据表明,刘备开始的战略既不打算夺回荆州,也不打算攻占夷陵,而只打一打对东吴可有可无的巫、秭归这种地方以及刘阿这样的偏军,这就表明刘备的战略本来是有限打击,只是为了挽回威信。
试想:如果孙权能够从联盟抗曹的大局出发,在刘备打下巫、秭归这种荒山野岭之后,向刘备赔礼道歉,承认这些地方赔给刘备,那刘备自然也就心满意足地收兵了。这样,孙权以很小的代价避免了同盟双方的大血战,也不用卑躬屈膝向曹丕投降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9-7 11: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问题以前论述过,可能你没有注意到。再简单论一下:
1、刘备的蜀汉帝国,自称是正统汉朝的继承者,那么势必要树立威信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2、刘备以信义号令天下,收拢人心,但是面对同盟突然翻脸杀害义同兄弟的关羽,刘备却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表示,有损其信义的名号;
3、号称正统的蜀汉,被孙权偷袭夺走荆州,杀死大将、消灭了整个军团,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上层人士可以理解你是要合力对付曹丕,但是一般黎民就会认为你国家弱小,没有能力做出反应,或者说不敢招惹孙权。
这样一来,刘备本人和新成立的蜀汉帝国在广大民众中的威信,将大大降低。正因为如此,刘备才必须打一仗。挽回这个一年半之前的威信损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9-7 11: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备很狡猾,他知道什么地方是孙权必保的,什么地方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知道:荆州是东吴上游的屏障,确保荆州才能确保东吴的安全;而荆州的西面门户是夷陵,而不是巫、秭归,陆逊也认为夷陵是不能让给刘备的。
因此,刘备在221年7月发动军事打击,仅限于巫、秭归,而后并不乘胜追击,而是就地停止,其本人也率中军返回了后方。这样一来,刘备的战略企图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
只不过不少后人,包括一些历史学家,没有认清刘备的真正企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9-7 11: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估计刘备的考虑是这样的:既然目的是要压服孙权,让孙权不敢还手,那么一定要亲征,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这样孙权就要衡量,是集结主力与刘备决战,争夺那几个没用的巫、秭归呢?还是承认刘备的这个小胜利?要知道,如果孙权用巫、秭归换取了荆州数郡,那是绝对划算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9-7 11: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黄权的建议并不是刘备不要亲征,而是建议刘备不要在第一线作战,而应坐镇第二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9-8 1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姜维夫人于2005-09-07, 4:44:20发表
这就说明刘备欠缺考虑,从孙权对荆州的举动来看,孙权根本不可能放弃荆州的一土一地。要是孙权承认刘备的小胜,那么孙权又颜面何存?

孙权既然敢于卑躬屈膝向曹丕投降,那么让一点对战略格局影响不大的盟军也没有什么吧?孙权相对而言是最不顾面子的家伙,只管实际利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9-8 1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林兄客气了!
鄙人以为之所以刘备带较多的兵力压迫孙权,就是为了让孙权权衡一下利弊:
如果打,势必要大打,因为刘备来的兵力较多;
如果不打,因刘备已经在占领巫、秭归后停止进攻,那么可以用这两个对东吴意义不大的地方换取刘备容忍夺荆州、沙关羽的大仇,那是很划算的。
兵力损失,以前写过一篇,本论坛有,可以搜索出来。夷陵之战的参战兵力分析。不过文章是早写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01: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