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家分析子午也许遗漏了什么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3 23: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8-20, 8:35:15发表
分析少了什么吗?就我所知的来告诉天公先生。

1 韩信暗渡陈仓。
老实说句,韩信暗渡陈仓并非是轻兵昼夜兼行的那种装备低下之类的状态,好好翻书你会发现,实际上韩信以明修栈道来麻痹甘章,使其不知己所向,暗地里集结部队训练,整装的暗渡陈仓,实际上韩信的部队是非常有战斗力,而甘章是急急忙忙的从都城出发去与韩信会战。在这等情况下,关中三王互不相助,这些都是实际战斗力对于刘邦所有利的条件,难道魏延出子午谷雍凉诸军还会象韩信出陈仓时的见死不救理也不理?
而韩信出陈仓从时机上的选择也恰恰是魏延所不能及的--------项羽离开彭成东去打田荣去了。这才是韩信能成功的出关的根本原因。
这点上,韩信不止不用面对项羽主力的救援,连关内军都不用面对,只打一个雍王甘章。切甘章因降项而导致二十万秦军部队被坑,他的雍王根本当达不踏实。仗城之险他甘章也必不能久,又无救至。怎能不败?
可以说,韩信的暗渡陈仓考虑的事项和安全系数是这么多奇兵中最高的了已经(堪比诸葛亮的疑兵出陇之计)。
魏延子午谷相对此而言,计划的细密和周全程度差了三个档次。

2 邓艾偷渡阴平
这一个就不说了。偷袭的对象是蜀,而蜀军主力都拿去堵钟会去了,只要顺利通过了阴平小道,进入川地平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即使如此江由那里也是非常非常之险)。
我瞧不出魏延只要抓下长安蜀军就可为所欲为的样子。

3 曹操偷袭乌巢
看看过程就知道了,郭嘉战前进言要出兵,曹操打完回来说下回决不搞这种打法,什么原因?途中没有田寿和张辽两人,怕是曹操已经葬身于漠北了。谁打仗会愿意把胜负交给这些根本不可能把握的条件?

天公说的第四个例子我不大清楚,但从以上三个例子来说,魏延之计可行性不高。策划的慎密不如韩信,偷袭的对象不如邓艾,打仗的运气不如曹操,谁会去搞那个子午谷?

好像章甘是傻子?
既然韩信已经开始明修栈道,那么不就告诉章甘准备进攻了吗?那章甘不会派出侦察兵?非要守在修栈道的谷口傻等?
而魏延的偷袭,连明修栈道都没有,比韩信的突然性高得多。
那章甘可是秦军著名战将,比之夏侯驸马高的多吧?
项羽距离远,所以韩信才不用急着占领函谷关。但是魏延要这样做。
我真不知道什么魏延计划的细密和周全程度差了三个档次。是怎么出笼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3 23: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8-22, 15:54:25发表
上哪看出来的?我只知道邓艾一部是三万人。

——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逾绝险至江由,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斩瞻,传首。(晋书帝纪二)
可知,邓艾偷袭部队一万出头,与魏延的两个五千基本相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3 23: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无隙兄:
1、这个和修栈道的时间关系不大,关键是你修栈道,就已经告诉对方你要行动了。对方就会有警觉。但是魏延是完全的偷袭。
2、我认为并不是每一次都有出子午的建议,而是指有两次以上(含两次)。
3、曹真那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当时整个西线魏国都是略无预备的态势,根本没有想到诸葛亮会主动进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巡逻或直接驻防了。
4、蜀国这边也不是总把兵力驻防在谷口,而是等敌军要大举进攻了,才会进入防御阵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4 02: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可惜有魏延挡住潼关,那什么20日来到的援军只能望关兴叹了!哈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4 02: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隙于2005-08-23, 16:00:01发表
1.因为修栈道时间太长所以才使得章甘认为刘邦不会很快打过来,所以应该只有开始的1~2个月巡查下别的地方,没发现也就慢慢的散漫下来了,人都是有惰性的,这点你不否认吧。而韩信正是利用了这点,所以他才是高明的统帅。
2.就算两次以上,也一样是确认了子午谷这条路不是特别隐蔽的,而且你不要回避曹真打蜀的有一路大军就是出子午谷的,也就是说这条路大家都知道,也就失去了做为奇袭的第一标准。
3、4.应该综合起来,魏延守汉中为什么会这么了解子午谷也就是认为这条路对双方来说都是战略要地,一旦突破就有可能导致兵锋直指心脏,可以按魏延的军事才略不可能忽视这里,并且提出出奇兵直取魏的心脏地带长安。同样的曹真、郭淮也不是酒囊饭袋,所以才有打蜀的一路兵马出子午谷,等于是变相实行了魏延出子午谷的计划,所不同的是魏延靠“奇”而曹真靠“多”几路大军分头并进使蜀疲于应付。于是我认为魏在这最少会放上烽火台以防突袭。

1、人确实有惰性,但是毕竟已经有所防备,这一点你也承认吧?而魏延偷袭前,魏军一点防备也没有,这一点你不会否认吧?因此,魏延偷袭就突然性而言是优于韩信的。
2、魏延走这条路,不是因为大家不知道这条路,而是这条路出谷后去潼关最便捷。但是这条路其实是三条谷道中较难走的一条。奇袭的要点不是敌人不知道你要走的路,而是不知道你要走!!
3、诸葛亮北伐关中,一次走陈仓故道,一次走褒斜道,均没有走子午道,因为此路艰难,不适合大兵团运动。因此,此路虽然距长安最近,但是并不是威胁最大。因为从这里出不来大批的军队。
4、所谓烽火台没有依据。双方大军在几个谷道中走过数次,从没有见到有记载什么烽火台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4 02: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8-23, 16:06:45发表
章甘确实是傻子啊,侦察兵主要去监视明修栈道的进度去了。等到韩信出陈仓了才发现。您如果有证据证明章甘是识破了韩信的明修栈道之举,不重点关照栈道那边的情况的话,您可以提出啊~~  

况且章甘之败更主要的原因是关中三王被离间,互不相助,项羽又自彭城出发去打田荣去了,韩信才能安全的那下三秦之地罢了。项霸王要在洛阳,韩信等死吧。


章甘比夏侯附马高再多,他跟自家人不合心又被耍了他自己的部队还被坑了,他还能有多大作为?确实还比不过夏侯附马的实力。

哈,照你的观点,项羽费了半天劲,打败的只是一个傻蛋?你牛!
刘邦攻了一年多才拿下的也是一个傻蛋?你更牛!要是张甘有异心,对项羽不满,刘邦来了完全可以投降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4 03: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8-23, 18:58:40发表
嗯,某人已经自说自话了,可惜潼关早有集结在的县兵守着,魏延早被人揣飞,哪还来什么阻挡。

项羽打的那个章甘跟韩信打的本质差别。部队的差别,士气的差别,援助的差别,以及心态的差别和民心的差别。

章甘有没有异心关这什么事呢?韩信打三秦比子午谷的有利条件多太多。计划的稠密程度也高太多。堪比诸葛亮的出陇之策,实行上更完美于诸葛亮的出陇之策,自然是成功了。

潼关一带当时多是峡谷、丛林,百姓都没有几个,哪里冒出来什么县兵。异想天开!
哈哈,本质区别?可笑。在孤立无援的敌后坚守一年多?这叫什么?解释来听听。

就不要再吹捧诸葛亮那个什么平取陇右的计划了。反正是一个惨败。还好意思和人家韩信的计划比?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9 19: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8-23, 19:38:31发表
弘农的县兵一堆堆。魏延跑到潼关还是步行没经过整休干粮又耗光了还打什么打呢?异想天开啊~~`

在孤立无援苦守一年跟20天内就有援军遍是个本质区别。当然,您那“魏延占潼关”的绝妙策略把魏延自己说的比东方相聚合尚需20余日都踢飞了而已。


哇哈哈哈哈哈哈~~ 惨败是战术执行的问题,关出陇右什么事?战术是没法比,战略手段却是比肩而行。

弘农是否有一堆堆的县兵先不说,而且这些所谓的县兵即使有,也在弘农县,不在潼关。
因此,魏延突然出现在潼关,此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仗要打。
有援军和援军到达不了也有本质区别,否则魏延就没有必要偷袭潼关了。

承认惨败就好了。我还以为不肯承认呢?任何作战都有失败的可能,即使如诸葛亮所吹嘘的十全必克计划,也是一个大家都看到的惨败结果。
因此,不能用可能失败来否定一个作战计划。而要看此计划一旦成功所得到的战果和一旦失败的损失的比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29 19: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横门邸阁在长安,但是说散民之谷也都在长安就不妥了,在去潼关的路上,散民还是有的。

——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魏延肯定能在十日之内穿越子午谷道?
那是因为遭遇连日大雨。而魏延可以选择在冬季少雨季节发动。子午谷并不是没有人走,大批关中百姓逃亡到汉中,走的就是子午谷。

——邓艾偷袭阴平在下江邮,江邮守军是不战而降.其他的地方也没有多少厉害的守军,而且无险可守.
那一条路线都是险要地形,甚至诸葛瞻还有可能据守山口,不使邓艾入平呢?看来对地形并不太了解。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04: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2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