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青蓝于2005-08-20, 8:35:15发表
分析少了什么吗?就我所知的来告诉天公先生。
1 韩信暗渡陈仓。
老实说句,韩信暗渡陈仓并非是轻兵昼夜兼行的那种装备低下之类的状态,好好翻书你会发现,实际上韩信以明修栈道来麻痹甘章,使其不知己所向,暗地里集结部队训练,整装的暗渡陈仓,实际上韩信的部队是非常有战斗力,而甘章是急急忙忙的从都城出发去与韩信会战。在这等情况下,关中三王互不相助,这些都是实际战斗力对于刘邦所有利的条件,难道魏延出子午谷雍凉诸军还会象韩信出陈仓时的见死不救理也不理?
而韩信出陈仓从时机上的选择也恰恰是魏延所不能及的--------项羽离开彭成东去打田荣去了。这才是韩信能成功的出关的根本原因。
这点上,韩信不止不用面对项羽主力的救援,连关内军都不用面对,只打一个雍王甘章。切甘章因降项而导致二十万秦军部队被坑,他的雍王根本当达不踏实。仗城之险他甘章也必不能久,又无救至。怎能不败?
可以说,韩信的暗渡陈仓考虑的事项和安全系数是这么多奇兵中最高的了已经(堪比诸葛亮的疑兵出陇之计)。
魏延子午谷相对此而言,计划的细密和周全程度差了三个档次。
2 邓艾偷渡阴平
这一个就不说了。偷袭的对象是蜀,而蜀军主力都拿去堵钟会去了,只要顺利通过了阴平小道,进入川地平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即使如此江由那里也是非常非常之险)。
我瞧不出魏延只要抓下长安蜀军就可为所欲为的样子。
3 曹操偷袭乌巢
看看过程就知道了,郭嘉战前进言要出兵,曹操打完回来说下回决不搞这种打法,什么原因?途中没有田寿和张辽两人,怕是曹操已经葬身于漠北了。谁打仗会愿意把胜负交给这些根本不可能把握的条件?
天公说的第四个例子我不大清楚,但从以上三个例子来说,魏延之计可行性不高。策划的慎密不如韩信,偷袭的对象不如邓艾,打仗的运气不如曹操,谁会去搞那个子午谷?
好像章甘是傻子?
既然韩信已经开始明修栈道,那么不就告诉章甘准备进攻了吗?那章甘不会派出侦察兵?非要守在修栈道的谷口傻等?
而魏延的偷袭,连明修栈道都没有,比韩信的突然性高得多。
那章甘可是秦军著名战将,比之夏侯驸马高的多吧?
项羽距离远,所以韩信才不用急着占领函谷关。但是魏延要这样做。
我真不知道什么魏延计划的细密和周全程度差了三个档次。是怎么出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