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凌云茶于2005-03-02, 4:57:30发表
按照燕京兄的论点,周瑜是故意夸大曹操的兵力,以加强担心曹操强大的孙权的抵抗决心咯,果然古人高明.
曹操手下主要大将不见啦?OK,司令在赤壁与敌人相持,主要大将个个去后面凉快啦不成?肯定是主要兵力将领都和司令在一起,难道还要记载总司令曹操率XX,XX,XX...........等大将(将领排名不分先后)如何如何.
史书中没有份量的人和事情,就根本不会记载,赤壁一战少见其他大将名字,原因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功绩,反而全军败退,毕竟是大家的污点.史家简笔,曹操本纪不会详尽纪录其他没有突出联系的人,那些大将的传也不会随便记载他们的败仗.
诸葛亮身攻祁山,如果不是为了突出他违众拔谡,恐怕不会有史书描写道时有宿将高详吴懿参加北伐.他第五次北伐,燕京兄提过不少史书从敌人魏国角度称是兴兵10万.可又有几个大将名字出现呢.我是否可以以此认定诸葛亮就带了少数几支部队出动呢.
张翼传记说自从他提出不同意见,姜维很不高兴,但出征还是常带张翼一起去.如不是张翼本传为了突出他的优点说到了他常与姜维一起出军,我们是否可以说他从未参加过姜维北伐呢.
不是小弟刻薄尖酸,是燕京兄的爱好总是以一个被人置疑的观点,来解释另一个被置疑的观点.须知历史不是燕京兄的小姑娘.
凌兄:
不是我在说周瑜故意夸大曹军的兵力,而是各位误解了周瑜原话的真正含义。周瑜那话本是针对曹操恐吓信之80万所言,而这80万已经明确说是今治——也就是训练了80万,不是带到荆州80万,那么,周瑜怎么会在解释曹操总兵力的前提下,变成说曹操来到赤壁的兵力了呢?何况这些兵力,即使是在荆州的兵力,曹操不仅是兵分两路,而且荆州也要留守吧?也绝不可能都在赤壁,如此简单的道理,有什么不明白呢?
那你就请告诉我,当时曹操手下最得力的张辽、于禁、张郃、李典、朱灵在哪里?可有跟随参加赤壁的纪录?请注意:乐进、徐晃是有记载的。建议看一下赵俨传。
是吗?那请问,乐进、徐晃却有从征、从平荆州的记载?
这个你说的就不对了。对于前期的历史记载,为何显得很详细,因为参加官渡、赤壁的将领,后来基本都是魏国高级将领,因此,其记载才比较详细,像魏国后期的将领,就没有这么多详细记载了。而诸葛方面,一则诸葛不设史官,很多事情均没有得到记载,二则这时也是刘备集团的中期了。像吴懿、高翔、吴班、陈式这样的大将,竟然连个简单的传记都没有,也就不足为怪了吧?
不错,这就是一个国家早期和末期历史记载的差别。早期的历史记载,那些人最后大多是该国的最高统帅,因此记载比较详尽,看看曹魏的早期大将,可以说是非常详尽。关张等刘备早期大将也基本详尽。至于末期的将领,因为结果不是战败被杀就是投降敌国,记载缺失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