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隆中对》怎有脸被称为“千古名篇"?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9-9-17 08: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0 神州擂 的帖子

这就证明是假道德呗。平时装个样子讲讲道德、信义。真的要抢地盘了,还讲什么道德、信义。真实面目大暴露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9-9-22 09: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神州擂 于 2019-9-22 01:23 发表
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全面的看一生一世地看。刘备早年的道德道义可不是装的,人民的眼晴是雪亮的。至于夺刘璋的益州的确是他道德道义上的污点,此后再没有人以“信义著于四海”夸他了(如果谁还那么夸他 ...

你这个说的就没啥道理。
刘备背信弃义夺了刘璋的益州,刘璋最后为了百姓的安全,成都直接就投降了,刘备没杀刘璋有什么可歌颂的呢?你看看敌人投降之后不杀的多了去了,曹操那边你可以找出一大把,难道你可以据此说曹操比刘备仁义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9-9-23 1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神州擂 于 2019-9-22 11:57 发表

      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物怎么没啥道理呢?难道片面地评价人物才有道理?刘备夺刘璋的益州是背信弃义,但这只是他整个生涯中一个污点,并不能由此就抹杀了他曾经的亮点。刘备不杀刘璋虽然不值得歌颂,但也说明 ...

在汉朝时候,屠城一词和后世的含义是不同的,汉代屠城的意思就是攻破了城池,而不代表屠杀。

最简单的例子,你可以看一下《后汉书耿弇列传》:“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这是在歌颂刘秀大将的伟大战功,而不是在谴责他屠杀了全国将近一半的百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9-12-10 10: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神州擂 于 2019-9-24 12:25 发表
基本可以确定,在汉晋时代,“屠”字可以有攻占的义项。但是,具体到曹操的“屠”,应多指有残杀非战斗人员的情况出现。

范晔曾注解过“克城多所诛杀也,故称“屠”。以此观之,至少说明战斗中死伤非常惨烈。 ...

就看你第一个引用的史料《吴主传》吧:“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一个小小的夏口城,如果屠杀以后,还能有男女数万口,可知这个屠根本就不是大批屠杀,而就是攻破夏口的意思。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2 09: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23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