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羽擅自发动的襄樊战役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5-23 2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4-05-04, 17:00:18发表

麻烦你自己看完书,看看“锺元常”此人是什么样的人,还不叫“高士”?!那么你列出史料记载的“高士”标准告诉我“高士”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


麻烦你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刘巴在当上汉中国尚书令后是否是诸葛亮的亲信?!如果不是!那么你以前的观点刚好就是你自己打你自己耳光!

(1)“汉中国的尚书令是居于建安末年刘备手下群臣的最高地位”——这是你自己的观点!

(2)“法正死了,自然诸葛亮最高”——这也是你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现在认为刘巴当上了汉中国尚书令后不是诸葛亮的亲信,那么按照你的观点(1)推理,那么就是刘巴地位高于诸葛亮!那么刚好就是跟你的观点(2)抵触,这么明显的自打耳光行为就看你怎么辩解了!

高士的定义是我在问你呀!怎么回答不上来?
不用麻烦我来回答。实在是太简单了。看来你老兄确实是读书读死了。
法正是第一可不光是依靠一个尚书令的职务呀,还有谋主!可惜刘巴没有,而且还是诸葛亮以前的亲信和部下,这两人有可比性吗?拜托动动脑筋!不要太死板。最好打自己两记耳光可能脑筋就活过来啦!哈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5-23 21: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4-05-04, 18:40:25发表
我承认古文不行。不过既然有“备入蜀,留典州事”,可以知道其是在刘备临入川时担任的治中。也就是在庞统要与刘备一起入川时接任的。

----呵呵,允许我笑一个先。各州的主要官员应该是别驾、治中。所谓“留典州事”的意思不过是说以治中署理事务,如此而已。


这个问题两者有明显差别:
——荀彧传: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专门写信,想还许,征求意见,这时荀彧才能发表意见:
——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有征求意见的意思吗?不仅没有,还有急字。
我们做下属的,如果领导已经决策,你还要好小兵再讨论一番,恐怕离被吵鱿鱼也就不远啦。哈哈!


----现下该请教燕兄是哪一级的高官了。“赵简子称诸君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于荥阳,汉王忧恐,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郦生日:‘昔汤伐桀,封其后杞;武王诛纣,封其后宋。今秦无德,伐灭六国,无立锥之地。陛下诚复立六国后,此皆争戴陛下德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

郦生未行,良从外来谒汉王。汉王方食,曰:‘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计告良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良曰:‘臣请借前箸以筹之。昔汤、武伐桀、纣封其后者,度能制其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死命乎?其不可一矣。武王入殷,表商容闾,式箕子门,封比干墓,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二矣。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同赐贫穷,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矣。殷事以毕,偃革为轩,倒载干戈,示不复用,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矣。休马华山之阳,示无所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矣。息牛桃林之野,天下不复输积,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矣。且夫天下游士,离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者,但日夜望咫尺之地。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游士各归事其主,从亲戚,反故旧,陛下谁与取天下乎?其不可七矣。且楚唯毋强,六国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矣。诚用此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轰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乃公事!’令趣销印。”

无须笑吧?这不过证明庞统在准备与刘备一起入川时移交了治中的事务。

这个例子实在是不恰当。其实老兄根本没搞清楚刘邦和刘备不是一类人。
刘邦主要是依靠手下打天下,自己指挥的作战失败的占大部分;而刘备不同主要是自己指挥作战,比较有主见。所以其下令成都立即增兵与那个什么郦生之计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兄还是另找一个合适的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5-23 2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4-05-04, 18:39:00发表

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位“留守成都供应粮草”的蒋琬在诸葛亮心中地位的确是最高的!

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另外,据我所知,你是一个经常谈战的人,居然可以不知道后勤的重要性?!

  江表传曰:权为吴王,初置节度官,使典掌军粮,非汉制也。初用侍中偏将军徐详,详死,将用恪。诸葛亮闻恪代详,书与陆逊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逊以白权,即转恪领兵。

亮与兄瑾书曰:“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

邓艾: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  


诸葛亮无权任命杨洪,不过只要刘备批准就行,根本不需要你所谓的“地位最高”的法正来发表什么意见————事实上法正根本没有在这种事上可以发表什么意见。

刘晔指的“相”是指佐相的意思!你说刘晔的话很奇怪?!我还说你逻辑很奇怪呢!

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


简直就是一大笑话!司马懿对曹家贡献不大?!是不是有人想赖皮,因为司马家族后来夺了曹家天下就一笔否认司马懿对曹魏的贡献?!


哈哈!你不会跟我说关张的德行没问题吧?!这种观点也算少有了!

(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籓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赞关云长、张益德

——————是不是还有人想说关张的德行没问题?!



不知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军师将军的地位高低?!不管你是赖皮还是真的没认真看书,这里给你解释一下。


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  

这个排名恰好反映了当时刘备政权下臣子的职务排名(额外加的权力没有算上,否则的话诸葛亮地位是高于前面几位的)

记住!所有的职务按汉制为标准,不可以用曹魏或西晋制度为标准!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
————马超职务是平西将军, 平西将军于东汉设置,后来设置四平(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可以说四平比其他杂号将军地位要高。加上马超曾为诸侯。所以排名在最前。

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
————这三位名望高,且是左将军府的幕僚,理论上(注意仅仅是理论上)地位是仅次于刘备的(如果你看不懂可以看清楚刚开始辅助孙权的张昭是什么职务),但由于刘备赋予了两个人“署府事”的权力(诸葛亮与董和,但董和是诸葛亮的副手),所以此三人实际上必须听命于诸葛亮(也可以不听命,不过就被架空)。  另外许靖的镇军将军只是杂号将军,于汉朝设置,没什么特别。

军师将军臣诸葛亮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可靠史料指明军师将军是否杂号将军,姑且当是好了,但是军师将军却有其非常特殊的地位: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注引:军师将军,(刘)备时创置,既参军谋,兼有兵权,资历浅者为军师中郎将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注引:军师,亦古将军号,曹操初置军师祭酒,而(刘)备时置军师中郎将 ,皆以一时军事创置官名也,然军事祭酒止决军谋,中郎将则有兵权

明白了没有?诸葛亮拥有权力非常高的军师将军,加上“署府事”的重权(当时刘备以左将军执掌荆州与益州事务,那么左将军府也就可以处理各地事务),那么地位如何简直就是显而易见了。

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
————荡寇将军与汉末设置,为杂号将军,主管征讨,但关羽与刘备关系密切(且有一项额外权力:“董督荆州事”),所以排名在诸葛亮之后。

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
————征虏将军为东汉光武帝设置,也只是杂号将军。

征西将军臣黄忠
————四征(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为汉代设置,官秩与杂号将军同,有人可能说四征高于杂号将军,不过那是发生于曹魏的事,后来蜀吴才沿袭而已。

扬武将军臣法正
————扬武将军设置于东汉,只是杂号将军,加上法正的蜀郡太守已被诸葛亮夺走(经过刘备批准),而且汉制:非军功不得侯,是以野战大于谋划,所以法正排名下滑。


现在你明白没有?!就是因为你不去认真了解汉官制,所以你所说的“平西将军、征西将军、镇军将军、安汉将军,哪个不比军师将军高?”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因为只要有认真了解过两汉官制就根本不会犯这种错误!

哈哈,没错,但是总高不过在前线作战的诸葛亮吧?千万别忘记成都还有皇帝后主呀。

后勤的重要性往往被人忽略,所以后来经常被强调。但是老兄还不至于认为后勤高过作战吧?辽沈战役都认为是林彪打胜的,有人认为是搞好后勤的高岗打赢的吗?垓下一战消灭了楚霸王,那是韩信的功劳,有人以为是搞后勤的萧何之功吗?不要过分强调后勤的重要。

法正就在刘备身边,却有人要干掉他的太守职务,如果不是刘备许以给更高的位子,老兄以为法正能不对刘备提反对意见?而在汉中战役的关键时刻搞这些名堂,真不知是什么企图。

这些只是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德行。这些武将们外露的性格虽然有缺陷,但是比起某些人的低下的德行,还算是不错的。

这个排名吗?一会是看资历,一会又说是按高低,怎么说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6-3 21: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4-05-23, 17:54:19发表
笑!不知是你逻辑有问题还是怎么着?!

  当初明明是有个白痴说讨论时别扯到皇帝身上的,现在居然有人主动又扯起皇帝了,你倒底是想自己抽自己还是怎么着?!

  笑!不知你是故意歪解还是怎么着?!用刘备出征诸葛亮留守成都来对比诸葛亮出征蒋琬留守成都,那么留守成都的两位其实就是行萧何之责,萧何地位如何你都不知道?!莫非你又想说萧何仅仅是个亲信而已?!


  笑!那看来你平时谈战还真只是充大头的而已!“不至于认为后勤高过作战吧”————你看清楚邓艾怎么说的如何?!

  
  倒是没有人否认韩信功劳,不过嘛,到了 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的时候,明确记载以萧何功最盛 ,现在倒好,有些臆测狂居然瞎叫什么“不要过分强调后勤的重要”了————你是想当刘邦跟司马迁是白痴是吧?!

  
  笑!综观所有史料,从来没有看到法正敢在诸葛亮任用什么人时敢发表什么意见,现在倒好,居然有人臆测法正敢在刘备面前提反对意见了?!至于诸葛亮夺了法正太守之权,那个喜欢公报私仇的法正居然不敢对诸葛亮甚至杨洪作什么报复行动,你也敢说法正地位比诸葛亮高?!


  笑!“暴而无恩”也叫仅仅是“性格有缺陷”?!嗯!这个不错!董卓主要也只是“暴虐不仁”罢了,原来在你看来董卓也只是性格缺陷而已,其实德行还是不错的是吧?!
  啊,对了,是不是你想跟我说其实强抢民女也只不过是性格缺陷,你是不是想跟我说其实强抢民女的人也是德行不错的?!  说句闲话,很可能就是因为阁下的配偶就是阁下强抢而来的,所以阁下看张飞还真的是“德行不错的”!活活活!!(随便臆测一下, ^_^)
  
  笑!这份排名你怎么看出是以资历排名了?!我已经在这份上表的拍名里面明确解释了众人的位置关系,连军师将军这种职务的特殊作用都告诉你了,你是不是还想继续说什么“平西将军、征西将军、镇军将军、安汉将军,哪个不比军师将军高?”这类荒谬兼搞笑的观点?!

理解能力不会如此差吧?这样的话都看不明白?太惨了。

1、我提到后主,就是想提醒某些人,诸葛亮也是臣子(虽然大权在握),此时,在汉中前线作战的诸葛亮和在后方负责后勤的蒋琬谁重要呢?晕呀晕!你老总不会认为负责后勤的蒋琬在前线作战的诸葛亮之上吧?还后勤的重要性呢!!

2、萧何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认定功劳第一的?拜托搞清楚再说。知道当时韩信在哪里吗?张良在哪里吗?

3、请问营司马是什么级别的高官?庞曦这种人在汉朝中央政府眼里有什么崇高威信?这种排名表也总拿来比画,很可笑的呀!

4、张飞的举动是有些卤莽,但是毕竟到死恩爱,不象有些人,表面俊雅实际一肚子男娼女盗。这样的人才能划分到道德问题的范畴

5、是否已经气急败坏啦?没本事就走人,不要搞这种人身攻击,自掉身价!可惜了一个有点才华的人才呀。

[ 本帖最后由 东祖长离 于 2007-4-21 18: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6-3 21: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不想说三联的坏话,毕竟都是三国爱好者的天地。
我只是针对个别所谓的军事专业人士,拿出两本什么书籍,就在那里说什么:夷陵之战中刘备带主力两次横渡长江啦,什么在拍竿没有出现前水军根本不可能有大规模的作战啦。实在太低级的错误。
如果有人只能依靠不停地骂别人不要脸,才能继续混下去,实在是这个人的一种悲哀呀!希望能平心静气的谈话。否则恕不奉陪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6-5 00: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关佐于2004-06-04, 2:17:42发表
楼主所说的~关公北伐拥有3W士兵我不反对~但是其士兵的战斗力确不高~
曹操南争汉中~刘备能不从关公手中掉走士兵?
还有就徐晃的“新”军我还有疑问~那是没有参加汉中作战的部队~还是新训练出来的部队呢?

我个人认为,刘备在蜀地有相对强大的机动兵团,而当得知曹操进军汉中时,就立即与孙权讲和,带领主力回蜀地;而荆州又很重要,抽调关羽兵力的可能很小。

我以为这些新军应是没有参加汉中战役的。原因是徐晃军在汉中战役中多次与蜀军激战,自身伤亡一定不小,故当战役结束后调至后方整训、补充,这些新兵应当就是这时补充进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6-5 00: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我来个高姿态,退出这场混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12-4 16: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引用几个徙的用处: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诸葛恪兴东关,遣诞督诸军讨之,与战,不利。还,徙为镇南将军。
——后丰等事觉,徙允为镇北将军,假节督河北诸军事。未发,以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道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12-9 14: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自然继续退出。只是引用几个用处而已,不要担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10-5 10: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是自己的防区范围内,应可以。但是大军进入敌境发动一场战役,就不是假节钺的权力范围了。
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假节钺自己决定发动进攻敌境大规模战役的,关羽除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10-5 10: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呀。好像那个里面记载,是在襄阳前线给关羽封拜的新职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10-5 20: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是关羽擅自行动,说不定刘备封拜的人在半路才知道的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10-5 21: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干吗发两次?请分析一下不可能的理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10-6 01: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关羽是擅自发动,刘备是怎么知道的?
既然是擅自发动,就有可能一面向刘备报告,一面已经大军开向襄阳,而同时刘备的使者也从成都出发来封拜关羽,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先主传)
古代7、8、9月为秋,因此,最早刘备是在7月称汉中王,随后封拜关羽。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武帝纪)
可见7月关羽已经发动,曹操已安排于禁增援,8月就水淹七军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10-6 23: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谢谢!
不过说刘备支持关羽发动,还缺乏证据。从刘备对关羽的大举进攻不仅没有增兵,也没有派将来看,支持的可能性很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10-10 17: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可不是吗?人苦于不知足。如果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果断收兵,哈哈,那就赚大了,即有名,又有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2-24 00: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为史书中很明确没有刘备命令的记载,显然不会是刘备的授意。
刘备也不会不知道,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出兵,刘备得到报告还是自然的。
甚至关羽也打了报告给刘备,但刘备没有批准。
可关羽还是发动了,这依然可以称为擅自发动。
不过关羽也可以在擅自发动后,给刘备再写个报告,说自己打算支进行有限的进攻,捞点便宜就回防,这样,刘备大概也不会坚决反对了。
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到关羽会借助大水消灭掉曹军一个军团,也就是这场大水把关羽拖在襄阳前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3-18 10: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09-2-24 23:44 发表
记载的史料连什么时间发兵也缺乏,说成是关羽擅自出兵是武断的,以关羽在侯音反叛时没有擅自出兵,在曹操已经加强襄樊兵力时才来出兵就有点奇怪。关羽的出兵应是刘备命令的,用来牵制曹操把关中大军投进汉中地区。

老兄没有搞清楚曹操为何主动放弃汉中。

并不是曹操兵力不够,而是刘备坚守在山上不肯与曹操打,曹操是在不想这样相持下去,才主动撤出了汉中,连带把附近地区的百姓都给迁走了。因此,如果刘备方面没有法身什么大变化,曹操是不会转身又跑来打汉中的。这一点首先要明白。
因此,就不存在“用来牵制曹操把关中大军投进汉中地区”的问题了。如果曹操还想投入汉中,当时就不会主动撤走,你一撤走,汉中险要全部被刘备占据,你要再打回去,可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你这个推论是不能成立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3-18 1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 于 2009-3-1 19:37 发表
因为史书中很明确没有刘备命令的记载,显然不会是刘备的授意。
刘备也不会不知道,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出兵,刘备得到报告还是自然的。
甚至关羽也打了报告给刘备,但刘备没有批准。
可关羽还是发动了,这依然可 ...

我文中已经列举了此前关羽的大多数作战记载,不是有令字,就是有使字,总之是有得到刘备命令或安排的作战,只有这一次是唯一例外,显然不是以外遗漏,而是确实没有得到令或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3-18 10: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关羽擅自发动,并不代表战役过程中刘备一直都不知道,这一点要搞清楚。
关羽可以一面擅自开战,同时禀报刘备,所谓先斩后奏是也!
当然,关羽不可能预见到能够突然发水淹了于禁大军,因此,他禀报刘备时,估计是说打算进攻襄樊一带,争取一些胜利的战果,也就是说是一些比较小的战果。
因此,在刘备看来,关羽发动的只是一场战术性的进攻,并不是拼尽全力的进攻,而既然战事已经开启,又是有限度的,刘备不严令停止也是可以理解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3-18 11: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关羽为何要擅自发动进攻,理由史书没有记载。
而各位分析的所谓是为了牵制关中的曹操不攻打汉中,是说不通的。这一点在197楼已经阐述。
那么关羽为何要擅自发动?以前我也写过,这里简要说明:
主要是因为关羽的性格,关羽的性格,大家都清楚是: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关羽传评语)
所谓自矜,就是自我夸耀,自高自大的意思。而关羽乃曹操、孙权等世之公认的名将,又是刘备集团的创业之人,资历最老,因此,绝对不能允许有人超越自己(刘备之外)。
我们先来看两个记载: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关羽传)
当时马超来投奔了刘备,得到刘备的重用,官拜平西将军,虽然与关羽的荡寇将军都属于杂号将军,但是有方向性,显然关羽感觉比自己的荡寇要高,因此很不服气,这才有了写信给诸葛亮的事情,当然诸葛亮的巧妙回答,满足了关羽的高傲情绪,此事得以平息。
——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费诗传)
此时,由于老将黄忠在汉中战役中立下绝世大功,斩杀敌军主将,因此当时就被刘备提升为征西将军,这个将军可要比关羽的荡寇更响亮了。关羽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人家黄忠确实立了大功,关羽无话可说。而到了刘备称汉中王时,一并要提拔关张马黄四人分别为前左右后将军,这时关羽可不干了,坚决不肯同黄忠平级。

问题出来了。关羽要想不与黄忠平级,唯一的途径,就是取得一场胜利,这样就可以要求刘备继续给自己升官,从而超越黄忠。
那么当时关羽是镇守荆州,魏国并不来打,没有战功可立,无法实现自己的立功升官目标。因此,关羽必须打一场战术性的胜利(战略性胜利更好),这才是关羽擅自发起进攻的主要原因。
这个原因,并不会写在史书中,而只能根据关羽的个性以及其前后的表现,加上当时整个战局的情况分析、判断出来。
关羽本打算北上进攻,在取得一些小胜利之后就凯旋而归,再据此要求刘备不使自己与黄忠平级。但是以外出现,由于大水突发,于禁的七军突然之间被消灭了,本来计划的战术性小胜利,突然间有可能变成战略性的大胜利。
关羽没有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能够趁大胜而撤退,反而深陷樊城,导致最终的惨败。
如果没有于禁军的覆灭,可以说关羽还真丢不了荆州。如果没有那场大胜,关羽最多在战场上取得一些小战果,就此撤退,再向刘备邀功,目的即可达到了。
遗憾呀!有时候意外的果实,反而会让人迷失正确的方向。

欢迎指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0-4-28 2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大家没有理解曹操放弃汉中的战略构想。
当时虽然夏侯战死,但是阳平关要点依然在魏军控制下,魏军完全可以与刘备相持下去。曹操要从关中补给,而刘备要从蜀地补给,距离其实也差不多。那么曹操为何放弃汉中?这是汉中的战略地理位置决定的。
汉中作为关中与蜀地的结合部,如果曹操打算继续进攻蜀地,则需要保守汉中这个前进基地;如果曹操打算在西线取守势,则可以放弃汉中,利用秦岭有利地形防御蜀汉方面。而蜀汉方面要守住蜀地,则必须要夺取汉中以为北大门。
所以,刘备是为了生存必须取汉中,所以刘备调发蜀地所有兵力全力作战。而曹操是为了下一步进攻需要才保留汉中,一旦其决策在西线取守势,则不需要保留汉中,可以放弃。
曹操之所以放弃汉中,正是这种战略转变的结果。
如果以为曹操把原本占据的天险都先放弃了。回头再来攻打,是不切实际的。难道偷袭阳平关的好戏能重复上演吗?
因此,以为关羽出兵北伐时为了牵制曹操大军,以便让刘备在汉中的部队得到休息,是没有根据的。
魏延说得好,如果曹操来个十万以下,他就给干掉了。刘备完全可以留下部分兵力驻守汉中,依托汉中谷口险要地形,做好防御,而大军就可以回成都休息了,何须关羽出兵北伐牵制曹操?
如果说牵制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中,曹操在向汉中增援过程中,才是关羽出兵牵制的最好机会,可惜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牵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0-4-28 23: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羽假节钺,确实拥有自行开战的权利,但是我的本意就是说,关羽是自行开战的,而不是刘备下令其开战的。
而关羽的自行开战的时间,才是关键问题: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传)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武帝纪)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于禁传)
按此时间,关羽大致是六月出兵(江陵到襄阳还有500里),七月开始与曹仁交战,于禁增援,八月水淹七军。
而刘备自称汉中王,有记载说在七月,还有朋友考证此时间不确,应在八月,而关羽假节钺是在刘备为汉中王后,大封部下时加的,也就是只能是在七月或以后。
那么,关羽六月就发兵时,还没有假节钺,其自行发动战役,是否有问题呢?
要出动数万兵力,北进五百里,不是说出发就出发的,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关羽计划发起这次进攻,必定不是在假节钺以后,而是之前。
请思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0-7-17 21: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0-4-29 09:11 发表


魏军主力还在长安,蜀军主力怎么休整?

魏军哪次进犯汉中,蜀军主力不是赶去救援的?你以为在汉中放两三万人就可以阻挡住魏国十几二十万人了?那诸葛亮、费祎等人还去救啥?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好几 ...

不知道笑什么?
魏军在汉中撤退后?何曾进犯汉中?魏军没进犯汉中,蜀军主力要赶去增援什么呢?前提都没有,不知你在论什么?
关羽是发动战役之后,刘备还给升官,但是,这不代表关羽不是自行发动。试想:如果关羽自行发动以后,上表报告刘备说我发兵攻襄阳,准备打一个局部小战役,趁机捞一把就撤回,你说刘备能说坚决不行,马上给我全部撤回吗?
以关羽的进攻兵力,对比曹仁加于禁的兵力,也就是大体相当,关羽并不具备大胜的条件。因此,关羽的本意,就是打过去取得一点局部小胜利,为自己挣一些军功而已。
不要总把一些事件,上升到战略高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7-8-26 15: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31 蓟下腐儒 的帖子

没错喽!关羽有记载的军事行动,文中写明了,都有刘备命、使等动词,唯一没有的就是这次,很显然就是擅自开始的战役,也不知道为何蜀迷们就是不肯承认呢?
难道非要赖上刘备不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20-4-6 18: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34 KYOKO 的帖子

战役发动以后,关羽一定会上报刘备。并且会告诉刘备,他只是要去襄阳一带打击魏军,立一些战功,而不是非要攻克襄阳和樊城。
因此,这就是有限目标的进攻。刘备自然明白关羽的想法,也就不反对了。
事后上报,叫做先斩后奏,被批准,并不能说明你关羽发动北伐是刘备安排的。
明白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20-4-6 18: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37 z2287507 的帖子

说三月孟达就攻占房陵,有史料证据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 00: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14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