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吴蜀荆州最早的归属问题!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17 11: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
我以为:这三个郡既然由刘备方面调赋税,自然并不一定非要派专人征调,因为各太守也会完成。否则刘备中央靠什么养活大军?
之所以专门派诸葛亮管此事,大体因为并没有任命自己的太守。
看看武陵郡就不在诸葛亮征调赋税的范围,因为孙权任命黄盖担任了那里的太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17 11: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凌云茶于2005-03-15, 4:58:33发表
公元219年之后吴国搞过几次大规模进攻?除了假投降之外.
蜀汉的目标很简单,断陇右,逐步蚕食关中.吴国呢,搞边境骚扰讨点便宜往往还吃亏.

吴国的军事行动如此之多,竟然视而不见?显然偏心太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17 11: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3-17, 3:19:39发表

这么说,东汉末年,设置的州牧都没有用了?都有了太守了,还要州牧干什么?


管理学决定了要一层一层的管理,而不是君主直接管到底层,刘备在三军太守上设置了诸葛亮管理他们,类似州牧一样的官职

这个简单:
州牧自然管理太守,太守负责治理地方,自然把征收的赋税上交州牧。
而军师中郎将管理太守,到是从没有听说过,看来需要请教蓝兄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21 21: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arrowblue兄:
我当然知道你不是蓝兄。我的意思是咱们对官职的研究都不如蓝兄,这个问题应请教蓝兄。
你所说后两点,其实都站不住脚的。
赵云领桂阳太守,不是三国志的记载,而是什么云别传的说法。而恰恰三国志里没有赵云担任太守的记载,同样情况张飞、关羽都有记载。
当时赵云一直担任相当于刘备禁卫军司令之职,一般是不会派遣到外地做太守的;
其次,云别传说赵云领桂阳太守,但是并没有说明时间。如果是在刘备借荆州之后,就证明不了什么问题了。
反过来,刘备拿下的四郡,有准确记载,证明武陵郡是孙权的大将黄盖担任太守,他还随便跑到长沙郡去打仗;后来孙权又自己把长沙郡割出一块给鲁肃,这些都证明,至少在刘备拿下的四个郡中,武陵、长沙其实不属于他实际管理。
就这个问题,这里也一同答复蓝兄。
说刘备在武陵并没有证据,反而有证据表明武陵乃孙权所有。
至于武陵郡的经济实力,确实最差。不过我以为更大的可能是不让刘备与外界联系的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21 21: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由于刘备下面还有荆州别驾、治中之类的官员,他们是可以负责这个事情的。
而之所以单安排诸葛亮督三郡调赋税,我以为这证明刘备没有安排太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28 19: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
这个解释有道理。但是武陵郡呢?怎么解释?
因此,我并没有绝对化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一点:不能仅凭有记载说刘备南征四郡,那四郡就绝对是刘备的了。
我以为:刘备确实征讨了四郡,但是是在孙权同意下进行的,得到的回报就是可以调用其中三郡的赋税。
但是关键一点,刘备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南郡、武陵郡、江夏郡都在孙权直接控制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31 22: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但是三国志记载四郡都是投降,并没有被攻杀的情况发生,因此,《三辅决录注》的记载于正史冲突。
当然兄分析的有道理,但是同时也证明一点:四郡并不是刘备的,最多刘备只有一部分。
至于庐江雷绪投奔刘备,此时孙权主力在围攻江陵,确实难以阻止他们投奔。因为毕竟是来投奔的,如果进行拦截,到有可能又给逼回曹操那边去了。
总之,从随后有记载:刘备见孙权:求都督荆州,很明显是部下见上级的态度,而不是两个平级盟友的关系。兄以为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2 1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5-03-31, 14:48:11发表
投降不等于没有发生战斗,刘璋张鲁最后也都是投降的。

马岱兄:
请注意我前面说的是投降与攻杀的关系,不是投降与战斗的关系。如果被攻杀,此人必然不可能再投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2 10: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
关于战斗、投降、攻杀的关系见我答复马岱兄的意见。

关于雷绪问题,我前面也说过,孙权当时主力不在中游这一带,因此要拦截雷绪,正如兄所言,只能靠劝说。但是没有记载派人劝说并不等于没有派,因为如果劝说不成功,一般也就不会记载了吧?

求有多种:请求送给,要求对换,都可以用求表述。
刘备求孙权,那就是请求派给、送给,因为刘备没有可以用来对换给孙权的东西;
而曹丕要求与孙权的乃是对换,用战马等南方没有的物品对换北方没有的东西,这当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级、对等关系,不见后来孙权来讨论是否与曹丕对换吗?

西域当然不是魏国部下,因此这个求大珠,也是属于对换,比如用金银兑换,属于平等交换。
给一个真正的请求的例子:
吕布传: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这个求徐州牧乃与刘备求都督荆州才是一个意思。因为吕布不可能与曹操(代表汉帝)兑换什么,只是部下请求封官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2 10: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4-01, 3:04:29发表
江陵当时在孙权手里,刘备不“求”难道还要来硬的吗?“求”,请求也,不能说明是部下
和上级的关系

关键是求都督,请求管理之意吧?——也就是说请求孙权派我刘备来管理荆州。
这和吕布求为徐州牧有什么分别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09: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
三国志四郡太守皆降是一并记载的,并不会有什么三个投降接受,另一个不接受的问题。
如果非要认同被刘备攻劫死,我以为不会是在这个阶段,而是投降以后的某个时期,此人又有想法的缘故。
何况,武陵太守后来明显是孙权的人,难道刘备去攻劫死了原太守,却让孙权派人来做太守?那不就证明虽然刘备攻占四郡,却不能委任自己的太守吗?

我可从来没有说过孙权的影响力在荆州超过刘备。
这个问题与张绣投靠曹操而不投靠袁绍的原因我以为基本相同。就是当时孙权手下兵多将广,即使雷绪去投奔,也得不到重视;而刘备此时正是招揽人才的时候。

问题出来了:
在没有让刘备都督荆州之前,孙权方面是否感到防守曹操有很大困难,因此才急需刘备来分担呢?
从实际情况看,不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
周瑜大军攻打南郡一年,虽然并没有攻克城池,但是对敌人杀伤很大,最终迫使曹仁北撤襄阳,吴军在此战线完全处于战略优势;
曹操虽然在赤壁之后第二年就带兵杀到合肥一带,但是由于兵力疲劳,并没有展开进攻就回军了,而且此方向有长江阻隔,比较安全;
周瑜在收复江陵之后,不仅感到防御没有问题,还认为可以抽出主力入川作战,这可不是少数兵力、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因此这些都说明:此时孙权集团的实力,完全能够胜任防御已有地盘的重任,而且还有余。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为何要用荆州广大的重要地盘来换取刘备的帮助抵抗曹操呢?此时,孙权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威胁呀!
因此,此时把荆州给刘备,导致了此后在荆州的战略被动,这其实是鲁肃所犯的一个战略错误。其过于信任刘备了。看看孙权最后对鲁肃的评价,就可以知道,在孙权眼里,这个就是鲁肃唯一的错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13: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于2005-04-03, 3:36:11发表
对呀,江陵本来就是周瑜打下来的地盘,孙家所有

现在刘备想“借”,当然要去求了,但这不能说明上下级的关系啊

好比别人有一个场子,暂时没有时间管理,我想先替他管,自己能捞些好处,等有了自己的
场子在连本带利还给他,但这不能说明我是他的下级啊

刘备借荆州的例子和上边的这个很像,只是借了不想还而已

和吕布求徐州牧的区别在于,吕布名义上是皇帝的臣子

而刘备和孙权都是诸侯啊

arr兄:
我以为这个例子举的不很恰当。
你说的那个场子,是暂时无时间管理?对吧?
可是南郡并不是无人管理吧?先是周瑜任太守,后有程普继任,而且南郡的重要性大概无人不知吧?否则周瑜也没必要在那里猛攻一年之久。

所以,应这样比喻:这个场子本来孙权派程普去管理,但是刘备找到总裁,要求派自己去管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13: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于2005-04-03, 3:45:32发表
燕京兄:

      周瑜入蜀我以为是个错误的战略

      曹操在211、212年左右又屯兵合肥,欲下江东,因东吴大军阻挡,以方士兵水土不服而撤军,

      假如周郎此时攻打西川,主力在外,建业、吴会等城市恐怕休矣

      鲁肃借的是江陵,但想回收的确是荆州全土,此时一等一的外交手腕,

可惜刘备后来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连本钱都不想让鲁肃收回。

arr兄:
这一点咱们意见相同,我也认为周瑜有些托大,低估了刘璋的军事力量。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周瑜认为即使抽出兵力去打益州,荆州也不会有危险,否则不是连自己的后路都断送了?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鲁肃传)——可见借荆州前,刘备乃是无以为资的局面,而不是拥有四郡。
——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先主传裴注)
这些都证明,刘备借的就是荆州数郡而不是南郡一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18: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
前面所说很有道理。
请教这句:——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三国志鲁肃传)
如果借荆州前刘备已经有两个整郡加两个半拉郡,还能说是误以为资吗? 可见借荆州前,刘备乃是无以为资的局面,而不是拥有四郡。

——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先主传裴注)
如果刘备已经有三郡的广大地盘,再去对孙权说地盘小,不足以安民,谁能相信呢?
如果刘备已经有三郡地盘,对刘备时刻提防的周瑜还会分南岸地给刘备吗?
如果刘备占有三郡,城市不少,还用的着临时建造公安城做基地吗?
所以,并不是本人不把兄前面说的当回事,而是解释不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19: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继续。
引用——咋的?几万部曲还得不到重视啊?孙权当初抗曹时拿出来给周瑜的兵力有多少?跟诸葛亮讨论时也就说有十万而已————现在在原来基础上一下添个几万,孙权会不重视?莫非孙权是傻子??
难道这里吹嘘的部曲数万口,都是军队?好像没听说在庐江还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吧?
要知道,雷绪可是在被夏侯渊打败之后才逃跑到刘备这里的。一个刚被打败,却还有数万军队的雷绪?那么此前的兵力不会少于5万大兵吧?
因此,这里所说的数万部曲,我以为是包含家属在内的总人数,而不是军队人数。

引用——周瑜攻打南郡最后迫使曹仁逃走,除了周瑜方面的努力以外,刘备方面也出了不少力气,因为正是刘备、关羽截断北道使曹操援兵不容易支援曹仁才造成曹仁支持不住的————所以这个所谓“战略优势”是刘备孙权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有人否认关羽的作用,可惜他并没有完成任务(没有截住呀)!而刘备虽然去截击了,可是带领的部队确是周瑜的士兵2千人。

引用——有长江阻隔就比较安全?那么建安十八年曹操来攻打孙权,怎么孙权要向远在西蜀的刘备求救?
像老兄这等高人,怎么也会上刘备谎言的当?
那都是刘备为了骗刘璋最后一次,搞一批士兵和物资而编造的谎话。
看看刘备的谎言:不仅说孙权要自己去救,还有清泥的关羽也要自己去救。
最后呢?刘备谁也没去救,反而打起同盟刘璋来了!!!

引用——周瑜到临死也只有四千兵员,你要说四千兵不仅能保住南郡,还能顺道伐蜀把刘璋给灭了,估计打死没几个人信。
曹仁在樊城只有数千人,不会有人以为曹操防御荆州只靠数千人吧?这可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了。不用解释了吧?


引用——孙权的取蜀计划,是跟刘备一起配合进军,而不是单靠自己去取蜀的。
误解!其实孙权的计划是两个,第二个才是与刘备一起入川,因为此时已经借了荆州,不一起去,孙权兵马过不去的。
而第一个乃周瑜计划,此时沿江据点都在周瑜手里,并没有刘备什么事情。

引用——连刘备都发现这点了: 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
者不过是刘备为了借荆州冒险的托词,而实际上,周瑜、诸葛亮都认为孙权应当(会)扣留刘备。

引用——不过起码在曹操眼中这可不是什么战略错误,而是棋高一着,好歹曹操知道孙权以荆州资助刘备后可是吓到连笔都掉了。
是否战略错误,看占在哪方立场!
站在孙权立场,导致了此后荆州地区战略性的被动局面,要不是关羽大意,其实孙权可能永远收不回荆州。
站在刘备立场,自然是外交攻势的大胜利,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站在曹操立场,曹操一生都想消灭的野心家刘备从此再难以消灭了,这就是曹操震惊的理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5 15: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4-03, 12:14:14发表
燕京兄,

我认为这个比喻比较恰当

周瑜在世的时候,这个场子应该算是有主人的

周瑜不在世,这个场子虽然换了程普做主人,但是程普能不能看得住呢?

江陵孤悬于东吴领地之外,距东吴本土比较远,北有曹仁,南有刘备,对此军事要地都虎视眈眈

且荆州人心当时并不归于东吴,刘表旧士先从曹者,多有归附刘备。

在这种情况下,能力较强的周瑜镇守江陵,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继任周瑜的程普有没有这个能力守住呢?

至少曹操和鲁肃都认为恐怕守不住。

守不住的场子和空场子有什么区别呢?

曹操知周瑜死,要写信给曹仁,让他去取荆州

鲁肃则建议借给刘备把守

我认为鲁肃最初的想法是借出江陵,收回整个荆南地区算作利息

我认为这个很高超的外交手腕

不过后来刘备不认账了

arr兄:
你说的这些实在缺乏根据。
1、程普不能守住江陵?没有根据。周瑜虽死,但是程普、鲁肃都在江陵驻守,而且兵力也一点未减少,而曹操方面也并没有大举进攻的迹象,何来程普守不住问题?
而且曹操和鲁肃也从来没有程普守不住地观点。因此,这个场子决不是空的,而是即关键又有人看守的场子。
2、——曹操知周瑜死,要写信给曹仁,让他去取荆州。
见于何处记载?
3、——鲁肃最初的想法是借出江陵,收回整个荆南地区算作利息。
有何根据?猜测吧?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鲁肃传)
明明刘备借荆州前是无以为资的局面,如果有整个荆南地区,还能叫做无以为资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5 15: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4-03, 12:25:49发表
站在东吴的角度,认为同盟时,已方在赤壁之战出了大力,刘备又趁自己在江陵、合肥两线作战之时拿到了荆南四郡,心里很不平衡,所谓“我啃骨头你吃肉”,哪有这样的好事?所以
东吴一方认为荆州全土应该属于自己,鲁肃借出江陵的时候,想收回的也是荆州全土。

   可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是认为自己擅长把握战机,打下的荆南四郡,凭什么给东吴呢?况且东吴赤壁之战也不仅是为了救刘备,更重要的是要救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
荆南四郡应该属于刘备。但是当时东屋强刘备弱,所以借荆州的时候刘备被迫承认荆州的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东吴,但是当刘备强大以后,对此不平等条约就不认账了。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双方瓜分荆州比较合理,东吴在荆州应该多份一些土地,但也不应该全占。

   我认为刘备在外交上做得不好,得到西川以后,一块土地也不想归还东吴,甚至不惜兵戎相见,结果是曹操给当了调解人。这样的结果是,双方失去了对对方的信任,
东吴自上而下对刘备都很不忿。何况当初刘备劝阻了孙权入川,结果后来自己入川了,给东吴留下了奸诈的印象。当关羽在荆州节节胜利,孙权担心蜀国得势以后回来对付自己,于是就在后边下了黑手。

arr兄:
1、刘备即使强大了也还是认帐的,只是拖延不还而已。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先主传)
因此,既然承认,再赖着不还,就得到了老兄后面所说的结果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5 17: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
1、没错,部曲大部分情况下是私兵,但是不绝对。就看兄举的第一个例子:
——鲁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为巴西太守,领兵御鲁。
此时,张鲁在哪里?其兵力在何处?看下面:
——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脩杀之,夺其众。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
可见,张鲁本来是刘焉部下,与张脩一起带领刘焉兵马去打汉中,这些兵马自然是川兵,可是问题就来了,张鲁后来与刘璋决裂,固守汉中,怎么可能把把部分部曲都放到刘璋的地盘巴西去?
因此,这里所说的部曲,正是张鲁那些带入汉中的部曲的家属,留在了巴西,而刘璋担心这些人造反或者张鲁来这里抢回家属,才派人加强防御。

2、庐江是大郡,可是此前已经过多次战火洗礼:
——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策攻康,拔之,
——勋既行,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勋众尽降,勋独与麾下数百人自归曹公。
——是岁举兵攻术於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馀人。
而刘备在徐州,其实是召集了徐州各郡的反叛,才有数万,
我就怀疑,一个庐江郡,怎么能搞出十万部曲?刘勋数万,李术3万多,雷绪数万?这里有多少人口呢?

3、这个李通刚才还在勇冠三军,转眼就病死了?
——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
李通不是战死的,曹仁也顺利回来了,难道还不是李通接应成功。当然李通可能在胜利回来路上病死。
如果关羽截住,怎么不见关羽传吹嘘一番?那曹仁怎能顺利回到襄阳?

4、这个很明显,是按照刘备方面的话记载的
——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脣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先主传)
孙权从来就没有向刘备求救,而且有些常识也会知道不可能:刘备在哪里?遥远的汉中边境,孙权在濡须遭攻击,能依靠刘备远在汉中3万人的救援?
何况刘备还说:关羽在荆州也要救。不救救会怎样怎样,可结果呢?根本没事。这里很明显,陈寿是根据刘备方面说的进行的记载。

5、这就是老兄混淆本部兵和其统一指挥的总兵力的问题了。
周瑜虽然本部才4千,但是好像不会有人说周瑜只靠4千人就打跑了曹仁吧?

6、这个还用问吗?当然是周瑜死后,刘备借到荆州后才来的。因为刘备如果还没有饥饿荆州,就不会有防御曹操的问题,刘璋也就不会派兵来助守啦。

7、兄以为吕蒙本部多少兵?可是他收复三郡有多少兵,因为可以督领很多将领呀。不错,这个记载正说明第一次周瑜打算取蜀时,孙权只是咨询刘备,而根本没有让刘备一起去的意思。

8、周瑜、诸葛亮才能不差吧?既然同时得出这个结论,证明孙权是有很大可能不需要刘备协防的。如果战局很危急,刘备兵团必不可少,诸葛亮、周瑜等人也不会这样说了。

9、徐州乃四战之地,吕蒙曾告诉孙权,就是搞7、8万人驻守,也难以确保,而刘备在荆州,一边又孙权的支持,又有长江的地利,你说与徐州可比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5 17: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4-05, 8:05:19发表
刘备表面上不好改口承认,实际上的动作不承认,从刘备远征江令的举动来看,根本没有想还的意思,就算得了凉洲,也不会归还荆洲,至于"竟洲本大汉疆土",这种说法实在太可笑了

试想,如果刘备主动归还三郡,关羽又不是辱骂孙权求亲的使者,或许不至于有后来的江陵之丢失.

刘备这么做的后果,使江东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当关羽连连取胜之时,江东自然担心刘备掉过头来对付自己,联想到刘备从前的举动,收回江玲要地自然势在必行了

上兵伐交,刘备显然失败了.

还是要区分开承认再赖帐和坚决不承认之间的差别。
刘备属于第一种,承认借荆州,但是赖账不还,说等夺取凉州就还,可能真的拿下凉州就会说,等夺取洛阳再还啦。
也就是说承认借钱,但是找借口拖着不还那种。

其他赞同兄的观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5 17: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
引用——哦?鲁肃的话?那只能算是外交辞令之类的东东吧?这东西不能太当真的啊。鲁肃故意使用了偷换概念和模糊概念的方法嘛,没看出来?
“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是建安十三年末的事情,“以土地借卿家者”按《三国志》说法是建安十四年末的事情————那么中间这段时间鲁肃怎么不提了?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不是鲁肃偷换概念,而是老兄偷换概念。“军败远来,无以为资”确实说的是建安13年事情,但是也是在解释“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的原因,为什么我们要借土地给你家?因为你家惨败后远来投奔,没有任何资本。老兄不能把这一句整话割裂开来理解呀!

引用——要说武陵,刘备连武陵的疆域都调整过了。
请兄出示证据?包括关键的时间,如果是刘备借荆州以后的,就不用出示了。

引用——连《江表传》都说“南岸地”是“给”的,那么鲁肃居然都说成是“借”的,还不是偷换概念么?
如果是暂时分个房子让你居住,等你自己有房了,是否要退还呢?

引用——注意看,周瑜是在当了南郡太守以后才分“南岸地”给刘备的,那就是说周瑜只有权力分南郡的“南岸地”给刘备了————这跟刘备先前自己占领了零陵、桂阳等地没有冲突啊。
如果刘备已经有南方大片的土地,周瑜为何要分南岸地给刘备居住?

引用——“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相比之下,南郡的“南岸地”的确地方不大,这点不能否认吧?“后从权借荆州数郡”————看到了吧?是后来才是借地,之前的零陵、桂阳等地,可是连《江表传》都没说是借地啊?
可是,兄这个解释不就与你自己的观点矛盾了吗?如果刘备不仅有南岸地,还有南方三郡广大地盘,怎么可能说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呢?
这里很明显,此时刘备只有周瑜刚分给的南郡南岸地,而并不拥有南方三郡,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要求。这样才能解释的通的。

引用——“对刘备时刻提防的周瑜”??周瑜开始表现出提防刘备的态度是在刘备入京见孙权后————在此之前,没有什么周瑜提防刘备的记载吧?所以“周瑜分地给备”跟“周瑜提防刘备”不冲突啊。
周瑜这个思想,不可能是突然冒出来的吧?当周瑜经过一年奋战,终于拿下江陵之后,虽然分南岸地给刘备居住,但是必然也开始防备。周瑜分地在建安14年末,死在建安15年末,因此这都是不到一年间发生的事情。随着战局的平稳,随着刘备的壮大,周瑜当然看在眼里,忧在心头。当刘备贸然进京时,周瑜才认为好机会来了,希望孙权动手。
如果,刘备早就有如此广大的地盘,周瑜根本没有理由分地给刘备。

引用——至于公安嘛,只要翻翻资料就知道后来公安的地位了。刘备在公安驻扎,是把公安视为一战略要地看待的。这跟是否借地也没什么冲突。
在此前的历史上,公安连个城堡都没有,一片荒地而已,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只是刘备没地方做根据地,不得不临时在公安修筑城堡,做基地才开始。
后来孙刘两家分荆州,这里成为关羽的前沿堡垒。看看地图就知道这一点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31 09: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68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