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襄樊战役的几个军事问题之探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5-22 09: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满宠传)
其实这个记载比较细致,证明:在水淹七军之前,关羽在襄阳那一带,也就是汉水南岸;后来发生水淹七军,关羽才急攻樊城。
至于水经注这段记载明显错误,证明不了什么。因为很明显:于禁根本不可能在樊城城里。
由于最后的主要作战都发生在樊城,因此历史记载多说:关羽攻樊。也就是说,关羽来攻打樊城,曹操因此派出于禁援军,而并不是说关羽已经开始围攻樊城了。
如果没有击败敌人的强大援军,就开始围城,是错误的,华阳国志这里的围也是攻樊城之意。
要知道,一个数万人的大军团,屯驻下来是需要很大的面积的,汉里的十里是什么概念:4.4千米而已,如果关羽还有数万人渡河屯驻,那么,也就是说两个各有数万人的大兵团拥挤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内,难道这就是军事常识?
而且两个大兵团相对峙,中间势必要有一个缓冲地带,不可能两军挨着驻扎在一起。老兄大概没有数万人的大兵团驻扎的面积概念。
由于于禁屯在樊城北十里,才证明关羽不可能把数万大军也渡河驻扎在这个狭小的河边空隙中。
你引用的《王昶传》那是什么时间的事情?此时魏军在襄阳确实没有拥有水军的记载,也没有于禁七军走水路的记载。小船当然是有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6-1 08: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FoxDi于2005-05-25, 17:51:58发表
《水经注》原文是沒有“樊”的,只是复制了网上文,但我也觉得原文是指樊城。由于你认为“攻...于”不代表到步的意思,所以引用一些有“围...于”的。《华阳国志》《水经注》都是认为关羽到樊在先,虽然《水经注》有城池上的错误,但对于到樊与否还是值得参考的,等于你拿老龙堤作为参考一样。

在这里我也想问问各位,“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是不是说“关羽率兵在樊城攻打曹仁”?有没有关羽到了樊城的意思?

关羽由南向北攻当然要经过襄阳,《满宠传》与他在樊城并没有冲突。
于禁等屯樊北十里即在樊城正后方,此時樊城和七军旁边均是大陆,根本没有你说的半包围结构存在,关羽绝对可以扎营。加上南边的襄阳被围,于禁还屯樊城后方干吗?无论出于渡河救襄阳或是阻挡敌军前进都应该屯兵河边才对的。若不是关羽以上了北岸,于禁是无可能屯樊城后方的。
而引用《王昶传》就是想说明荆北也是有条件、有必要准备水军。于禁并非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希望能够分析地看问题,引用一段: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于禁传)
是否有人会根据这段记载认为是曹仁在樊城进攻关羽?
基于基本的军事常识:如果有敌人的强大援军正在开来或就在城外布防(犄角之势),进攻一方是不能围城攻打的,只有打破敌人的援军之后才能围城。
关羽又不是偷袭樊城,因此其大军从江陵浩浩荡荡开赴樊城时,对方的援军也就大体同时开来了。
请注意,关羽七月开始行动,8月就已经水淹七军了。

你大概没有注意到:襄阳那里汉水有一个U型的弯?如果关羽渡汉水到樊城以南,只有在这个地方,也就是襄阳西面,正好在这个U型弯的底部。

军事常识:在河边驻扎乃兵家大忌!!!于禁驻扎在樊城北10里,于樊城互为犄角之势才是防御的正确形式。大概你实在没有大兵团驻扎的面积概念:才会想象让关羽的大军渡河驻扎在几里宽的狭小河边(注意不可能挨着于禁的军营)。
这其实不是在夸赞关羽,而是在骂关羽不知兵法。
几十年后此地有水军,绝不代表当时于禁有水军,这样的道理不会不清楚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6-1 09: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凌云兄呀,是否围城打援或者不让敌援军入城之类的,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关羽进攻兵力能有多少?如果只打曹仁守军还有优势,但是若加上于禁援军,关羽的兵力就没有优势了,因此,你所说的情况都不会出现。
有人提出关羽在汉水北岸,本意是想吹嘘关羽能够在于禁被淹时自己一点没有被淹。但是其不懂军事基本道理却反映无疑!这些违背基本军事常识的问题,前面我已经详细说明了。
希望不要把自己不懂军事常识的部署加到关羽身上,怎么说关羽还是知道这些基本军事常识的。

当然,如果老兄认为关羽是在汉水南岸遥围樊城,那我到是同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6-4 23: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为有理当然牛!
要想说于禁当时也有水军,请给出证据!
至于当时的汉水地形,我只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形状,如果有更准确的,或者更牛的,请给出。不要总是毫无根据地说三道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6-5 00: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6-04, 16:10:40发表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6-04, 23:26:23发表
因为有理当然牛!
要想说于禁当时也有水军,请给出证据!
至于当时的汉水地形,我只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形状,如果有更准确的,或者更牛的,请给出。不要总是毫无根据地说三道四。

三国历史地图集里标清了樊城附近的地形精确到以里数为单位了?根据他们给出的形状用你脑子去说那有几里这又几里?只要你不拿你那YY当正史,没人会去对你说三道四。还有“理”当然牛呢,

有人说过中国历史地图集精确到几里吗?
如你这样的所谓高人,最近总犯一些低级错误呀。
十里的数据不存在于地图,而存在于三国志的记载,明白吗?老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6-5 00: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晕!还有这样不懂基本地理常识的人吗?
再解释给你老人家听:樊城南面紧靠汉水,魏军在樊城北十里屯扎,那么如果考虑到两个敌对的大兵团相邻扎营不能紧靠在一起,最起码要离开数里距离(其实说数里已经太少了,基本常识是要在十几里以上),那么关羽如果渡河到汉水北岸,只有数里宽的河边地带可供扎营。
兵法云: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紧靠河边扎营,而且是背水扎营,关羽有此必要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6-5 02: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不是我的,是基本军事常识。有人为了吹嘘关羽的盖世神功,竟然不顾基本的军事常识,把关羽搞到汉水北岸去背水扎营,而且是沿河边危险地带。
如果军事常识一点没有,那只好保留下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1 1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还是回到了军事常识问题。请问,关羽渡河打算干什么呢?
如果说是打算攻打樊城(记得有人说当时关羽已经包围樊城了),那么关羽的部队自然应在樊城附近,而不会在樊城东、西很远的地方;
如果打算攻打于禁的援军,也应当直接渡河与对方对垒;
如果打算从东西两翼包围于禁,试问,关羽有多少人马?想包围于禁的3万多精锐?
何况,如果关羽大军向两翼走再渡河,那么于禁部队就有可能从中间渡河来切断关羽渡河部队的后路。
这些难道都没有考虑过吗?
就像当年袁绍带10多万大军南下,兵力如此优势,其谋士还劝说其不要全部主力渡河,以免战事不利无法撤退(后来果然发生)。而关羽并没有兵力优势,为何要渡河背水作战?这里并没有破釜沉舟的必要。
大兵团作战,不是想象中的几个人渡河,什么穿越樊城,数万人驻扎下来要多少面积,考虑一下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4 14: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玩笑了。
关羽干掉了于禁,最近的敌军也在宛县,而且兵力很少,不见徐晃后来在增加了两将军兵后,曹操依然要他等后续部队到达才能行动吗?
而樊城此时被大水淹的城墙都快塌了,关羽自然要开始攻城了。主要是想尽快攻克,这样等敌人再组织援军赶来,樊城就已经拿下了。可惜的是关羽在如此形势下依然不能打下樊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4 17: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ak47说到关羽的本质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12: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61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