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袁绍选择集中火力和曹操正面决战其实没错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1 12: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袁绍有没有自觉到自身军事能力不如曹操,已不得而知,因为他的人格特色中,也带有四世三公名门出身带来的骄傲之气。

集中兵力或许可避免被个各击破,且利用人海战术一举在决战中取胜。

但连乌巢这种要地,都不派重兵把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2 13: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3 可爱小马驹 的帖子


其实我如果这样回,有点打口水战了。
不过个人认为乌巢毕竟是袁绍军兵粮的存放地,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地点。

若是以现代战争观点来说,整条补给线都要重要之处,如果真要说,别说全军十万分两万了,就算分兵五万把守,只留五万大军用做决战也不为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3 13: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個人還是有些不明白,曹操擊破烏巢時,動用兵力不過五千左右,主要還是守將淳于瓊先是困守後又出陣反攻,然後再撤入陣中,前後戰術矛盾所致。
若是烏巢有重兵,會有這般下場嗎?事實上官渡之戰,袁紹是烏巢之敗才走下坡也是事實。

或許有人覺得分兵一半固守後方,相當可笑,可是袁軍總共出動步兵十萬、騎兵一萬,共十一萬大軍,而當時曹操為防範其他勢力,僅調動約三萬兵力。
就算袁紹分兵一半固守糧草,也有近曹操兩倍兵力,無論是打消耗戰還是決戰,依然佔盡優勢,不是嗎?

最後一個問題,古代同民族之間內戰,傷亡率如何,其實照孫子兵法衡量戰果的方式來看,一般連一半都不到(殺敵半數是大勝),那官渡之戰後,何以袁紹僅餘八百殘部,說來還不是非嫡系部隊逃亡、流失所致。
反過來就算袁紹決戰失敗,烏巢尚有兵力、物資,袁紹會落到這一步嗎?

再舉其他例子,日本戰國時代,今川軍上洛,為何被織田信長打敗,答案是『戰國第一海盜』今川義元及其一族要員皆被信長突襲、斬殺所致,那如果我說在絕對優勢下,今川義元應分半數兵力護衛自己,也是愚蠢嗎?(跟袁紹不同,今川軍物資存放分散,且都位於由織田軍手中奪下的日式城堡中,易守難攻。)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13 13: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4 06: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要找出世界上有哪個天才是分一半兵看糧的例子,還是只能以今川義元為例,今川軍上洛動用兵力約三至四萬,為織田軍五千兵力的八倍,在分兵把守原本三河國(日本地名)境集郵織田軍手中奪下,並用做存放物資的日式城堡中,就動用近一萬五千兵力。
只可惜今川義元本部在田樂狹間被信長雨中突襲時,身邊僅有五千兵力,且都因勝利在望已失去警戒。

回歸本題,如果說烏巢不失,袁紹需要只帶800人跑路,把進十萬沒飯吃的部下拋棄了自己逃命嗎?
张合、高览等因郭图的谗言而背叛是一因,但是他們背叛也是得知烏巢被攻陷才下下的決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5 00: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抱歉,好像超出三国史话探讨范围了。
  关于今川上洛动用兵力总数的考据,有以下两出处,《伊束法师物语》中记载“今川义元卿,以切登天下,匡正国家之邪路。对骏河、远江、三河三国发布出阵命令,其势合共二万余骑…中略…永禄三年五月十日,大将义元自骏河出发,着阵于藤枝(骏河大井川附近)…”。
  而《治世元记》同样指出“骏河国今川义元卿,为退治(消灭)尾州(织田信长),率四万余之人数,于永禄三年五月十日自府中(今川馆)出发…下略…”(因为我非日本人,难以衡量何者信度较高,故以折中说法,判定今川军约为三万之数)

  在兵力部署上,除本非上洛动用兵力总数计算中的骏、远根据地守军,在三河国西境(与织田军交战前锋处),于冈崎、池鲤附、今冈等地各留驻了数千的兵力(具体数字为详,约五千之数)。
  攻陷信长军之沓挂城后,则留1500之数的兵力以为驻守,若照《伊束法师物语》中记载,义元正式进入尾张时,手上应该还有1万5千人上下的总兵力。
   而剩余兵力的部署,据《酒井本三河记》,义元命家康率六千兵力攻取信长手中大高城之敌城丸根砦,家康陷之,并加以驻守,以为确保补给线。
  另今川方先锋之将朝比奈备中守泰能(泰朝之误记)强攻鹫津之敌城,并陷之,动用兵力约为两千,唯考据不详,且因为就在隔日下午,今川已经兵败,所以今川留驻多少兵力于此城不详。
  
  整体来说,若是以今川三万军势,用做防范后方补给遭袭,约为一万五千之数,为信长所能动用二千至四千兵力之五至七倍(因此我认为已达半数兵力),而在完成对尾张初步进攻后,则用作防范成功由敌军手中夺得之几座临时要塞再次落入敌方之手,且有效固守已存入大高城之物资,则就动用六千兵力之数,鹫津之敌城驻守兵力则不详,不过在隔日下午,今川已经兵败,所以义元倒底意思希望留驻兵力继续固守此二城已不得而之。

  
  其实我我觉得驹兄你思维可能一时僵化了,若两军兵势相近,统帅分兵半数守粮确实令人难以想像,可若兵力高出敌方三至四倍的非常态化战争,历史上主帅分兵半数固守补给比比皆是,不说别地,光是据《酒井本三河记》一文中,谈到义元命家康率六千兵力攻取信长手中大高城敌城丸根砦的过程,就提到家康已三千兵力围困丸根砦(临时要塞)中五百织田军,另有半数兵马护送军粮进入大高城。
  另外后来秀吉以讨逆之名号召各大名以二十六万大军围困北条一族五万兵力防守之之小田原城时,据纪载秀吉包围网动用兵力不过十万,其余皆以保护各据点及补给线为主,出处懒地考究。(未来的中国国家足球代表队队员A:“干,小兵1234,你是要我们踢赢几座世界杯冠军奖杯啊?”)
  
  事实上若照汉代战争常态,若曹操坚守许昌,袁绍无论是动用六万还是八万兵力,在理论上都是无法强攻下许昌的,只能以困杀等待曹操兵粮浩尽或倾巢而出进行决战,而若曹操选择与袁绍野外决战,袁绍所拥有的两倍兵力绝对足以胜之了(历史上,努尔哈赤能在野战击败两倍以上明军,是采各个击破,且当时明军与后金军战斗力素质差距极大)

  不过回归本题,就算袁绍真的动用半数兵力防范乌巢受袭,淳于琼也未必守地住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16 03: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6 03: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375869216 于 2010-7-15 22:06 发表
1万人用5千人看粮是一半,100万用50万看粮也是一半,此一半等于彼一半?
袁绍用一半的人看粮,那么他对曹操的优势还何在?

  1万人用5千人看粮是一半,100万用50万看粮也是一半,此一半当然非等于彼一半。
  所以我才会说这是先决条件是兵力达敌方三至四倍时才会采用的兵力部署啊。

  袁绍可动用兵力约11万(保守计算则可低估为十万),曹军可动用兵力为三万。
  即便动用五万兵力防守,其中两万兵力直接固守,三万兵力以为接济,随时救援。
  袁绍尚有五至六万兵力,为曹军两倍之数,难道不是优势吗?

  当然若要用做强攻许昌,则此兵力势不能败曹兵,以当时战争常理,如无特殊情况攻城方兵力至少需为敌方四倍之数,才可取胜,因此就算乌巢不失,八万至九万人理论上也是攻不下许昌的,但若用于围困曹军及与之于野外决战则足以。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16 23:1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6 22: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375869216 于 2010-7-16 13:53 发表
如果袁绍拿出一半人去看粮,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那么曹操还会继续跟他打消耗?早就跟他进行野战了。


  看了x375869216兄的回覆,真是令我感到哭笑不得,甘败下风啊。

三国数学小教室 第一回


  11万-5万=6万。
  6万=3万*2。
  若以十万之数,较保守估计袁绍军。(这其实与史实不符,这是假设颜良、文丑两人所部皆全军覆没,而曹操于战斗中未损一兵一卒之情况,但实际上两人所部只是因主帅死于乱军中而败退,其实他们多为精锐骑兵,所以先前战斗,理论上反而是曹军伤亡较多。)
  10万-5万=5万。
  5万=3万*1.7倍。
  由以上数学公式推算,我们可以得知袁绍即便分出五万兵力守乌巢,也有近曹军两倍兵力。
这叫兵力相当?


  x375869216 兄。
  你的个位数四则运算要可能加强了。(以上纯粹开个小玩笑,还请别当真。)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16 23:0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7 18: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8 可爱小马驹 的帖子


  若說牛,駒兄也不差啊。
  硬脾氣有的拼。

  我會提出家康攻擊丸根砦的过程,不是將他的所部視為今川軍的守糧部隊(今川在西三河顧守補給的部隊就近半數了,所以中國國家隊已經該要踢贏一次世界盃了)。
  而是家康攻擊丸根砦的過程中,所動用六千兵馬,是三千圍攻,三千運送物資、固守糧食。(所以中國國家隊已經該要踢贏第二次世界盃了)。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17 19: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7 18: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375869216 于 2010-7-17 12:38 发表
袁绍用5万打曹操3万,不说袁绍自己有没有信心,就说曹操被逼急了会不会咬人吧。
如果袁绍10打曹操3万,你认为曹操还有胆子跟袁绍来硬的吗?
袁绍粮被烧跟兵多兵少没关系是守将问题,给的在多也没用。

  x375869216兄這樣講,我倒是服氣了。
  說實話,雖然烏巢地形不利防守且又是因為自以為非前線而失去戒心。

  但二萬兵力被五千人擊破,就算說一部分原因是掛心糧食。
  但先後三次改變戰術命令,卻是對已經陷入混亂中的部隊又一記致命傷。

  可能還是必須向張邰一開始向袁紹建議的另擇合適將領,率僚軍隨時接應的策略為佳。

  不過話若說到,袁紹真的那麼怕曹操,那從他攻下攻下白馬、延津時,就應該化攻為謀了。
  連以集中之五萬兵力(其實是六萬),而且兩軍士兵本身之素質沒顯著差距)跟三萬兵力曹操打野戰都不敢(雖然從戰爭常理說不可能輸,不過確實也是兵無常道)。

  開始跟曹操商議和談。
  就像對付公孫瓚那樣,以鯨吞蟬蝕之策,逐步消弱曹操勢力。
  袁紹:「我先攻陷了曹操半州之地,他怎會跟我和談,他可不比公孫瓚啊,會坐已以待斃啊。」
  小兵1234:「因為如果你不要非揮軍南下滅曹操,而是在開封、白馬、延津等處擇要地屯兵數萬固守,他三萬兵力是絕對反攻不成的,若他也向你一樣,非動用全部兵力十數萬大軍反攻,那他跟劉表、孫策的國境線就不保了,到時不是損袞州半州之地了,而是連郁州、徐州皆不保,只剩許昌一座孤城了。」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6-23 00:3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8 07: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10-7-17 19:56 发表
家康拿三千人看糧以及義元拿一半人看糧的記錄何在?

  你根本就沒在看我的回覆嘛。
  《酒井本三河记》、《伊束法师物语》都有記錄,前者是德川大將酒井忠次後人根據先父、先祖,以數代人之心力考據而來,於書中在記載家康早年戰史經歷,有一段是他攻陷丸根的記錄,包含攻擊部隊人數、過程及護送物資進入大高城,自己去查原文吧。
  那也請驹兄將你提到他袁紹將十萬沒飯吃的部下拋棄了自己逃命的史籍記錄提出吧;後者只提及義元上洛動用兩萬五千兵力,守備三河哪些要地,而實際進入尾張時,有一萬五千兵力(只剩原先六成)。
不是提他率八百殘兵逃至北方,而是於文中有明確記載他選擇捨棄大軍的內容或說法。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18 07:1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18 16: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10-7-18 13:52 发表

那段需要一定的古文知识才能理解。

  慕容大,這應該是出自陳壽三國志中的記載吧。

  倒不是這古文有多難,而是前半段所提確實是曹操於官渡營寨中擊潰袁紹之襲擊。

  難道是指最後奇襲攻破袁紹軍糧使部隊?

  嗯,雖然只是後勤部隊,但確實算是在野戰中勝了一場。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18 16: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21 08: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375869216 于 2010-7-21 01:35 发表
袁绍的军事能力跟曹操哪个强很简单的方法,袁绍10万打曹操3万只是压而不能胜,换位思考,假如曹操10万打袁绍3万你们说会是什么结果?
马甲兄在N多帖都见过,他的帖子最好别回,不然没完没了。
下面不回帖了。

  问题是讨论的主题其实并不能袁绍的军事能力跟曹操哪个强?
  而是当你拥有对方四倍兵力且物资及续战力充足时,该如何部署兵力。

  不过反正x375869216兄也不想回了,这方面的讨论就此打住好了。
  
  (我也想趁学生放假期间,专心完成我的论文。)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21 09: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21 09: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10-7-18 11:22 发表
看粮和看粮道是两个概念,袁绍派了两万人在乌巢看粮,但用来看粮道的不仅仅是这两万人

  《酒井本三河记》、《伊束法师物语》啥的没看过,有资料的不妨贴一段看看

  看粮道跟看粮确实是不同的概念,不过你也也扭曲了我的原意啊,我说依现代战争观点,整个补给线,都极为重要,而乌巢更是物资存放的要地,就算投入五万兵力固守也不为过,可固守一定要所有守在乌巢才叫固守吗?
  以僚军方式协防随时接应,是一法。
  将半数兵力全投入由物资存放地至大营整条补给线之安危也是一法,若是近前线之补给地遭受突袭,可在第一时间通知后方乌巢做好防御准备,或将消息传至官渡扎营之袁军。

     
  
  没看过《酒井本三河记》、《伊束法师物语》,只能说是你孤陋寡闻罢了。
  如果想要我贴资料,那你也可以考虑帮我做件事,我很喜欢玩曹操传,也觉得诸如冰麒麟大等的修改,都具画龙点睛之效,唯独就造型而言,我比较喜欢原本之曹操传(看起来敌我双方很协调,没有突兀感),我又没时间一一个形象修正完再玩,你若答应帮我制作一份所有内容都跟冰麒麟大的豪华版曹操传一样,唯独所有兵种形象都跟原版曹操传一样之版本(原版若是没有之兵种的图形,就用原版同类型兵种之图形取代),单独寄给我。(不是公开发布,应该没触犯版规)
  我就把《酒井本三河记》、《伊束法师物语》有关上洛之战部分,日文原文、翻译后之古文及白话文都依你意愿方式给你,无论你是要我贴在版上还是单独寄给你。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21 09:2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21 09: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10-7-18 16:36 发表
某人的古文知识确实是宇宙级的,不是一般地球人能了解

  我还是不明白慕容大引用陈寿三国志第一卷,关于官渡之战的古文有啥难了解的,不就是曹操以霹雳车及沟壑,先挡下袁绍两次针对其阵地进行的进攻。
  然后奇袭袁绍补给部队吗,甚至怕有人不了解,还把‘车运谷’翻成军粮官或补给部队。(应该连我那班中学部学生都看地懂)

  算了,反正我懒地再讨论了,只是看驹兄愿不愿意跟我交换资料跟游戏了。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0-7-21 09: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26 16: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7-21 12:03 发表
马甲兄,你话说地太重了,人家避谈兵力部署,而改强调曹操军事能力胜过袁绍(屁话,军事能力比较强就能在野战中战胜自身两倍的兵力吗),又说不想再讨论这话题,已经是给自己找台阶下了。
你又何赶尽杀绝,不给人留颜面。

看先前辨論,不難發現馬甲兄學問高、思維清晰。
只可惜『對手』不學無術(可能還需要回頭複習小學數學),故作高姿態,轉話題找臺階下,早早放棄辨論。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5-10 06:5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30 16: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闳骏 于 2010-7-29 15:27 发表


君不见项羽巨鹿之战,彭城之战乎?兵力对比远远超过1比2的程度···
袁绍集中优势兵力决战也并不为错···
只错在内部的争斗上,许攸在正确的时间投敌,乌巢守将的无能而已···

  如果说兵力对比远远超过1比2的程度,那商末牧野之战、东晋淝水之战那更加夸张,不过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太多,不能一概而论。

  巨鹿之战,是因为大秦律例甚严,项羽又下令破釜沈舟,若楚军兵败,士兵则断无生路,因此士兵视死如归,全力一战所致。
  彭城之战,刘邦所部并非全是他麾下之汉军,本来就各怀鬼胎,无法全力抗敌。
  反观官渡之战,曹操若败,尚可退至许昌死守,士兵则能做到视死如归,全力一战?
  
  其实袁绍集中优势兵力决战,固然有机会全胜,但风险本来就不小,就算乌巢不失,能否攻克许昌,尚是未知之数;反之若采鲸吞之策,则至少可保证能夺取半各衮州。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5-8 01:2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30 17: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yks110 于 2010-7-30 16:20 发表
本人历史比较差,官渡之战一直有个很大的疑问:
决定胜负的乌巢到底在什么位置?
一般情况下后勤基地应该处于本方防线的最后,位置也应该不会很远。但曹操居然一夜就能穿越袁军的整条防线,攻击得手,而且居然 ...

  关于此点,其实亦有说法是曹军实际动用兵力远超过三国志之记载,只是陈寿特意突显曹操之能、以弱胜强(我有相关辩论,如果yks110兄,可以寄给你,不过我个人是持中立立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7-30 17: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闳骏 于 2010-7-29 15:27 发表

  另外我会留言,并不是想在这问题上继续争执,当然了如果有人想讨论‘在正面且兵力未分散的野战中,击败兵力达我方两倍以上之敌军可行性’之类的议题,欢迎再开其他主题讨论。
  
  我只是不喜欢看到一方咄咄逼人,非要已经转移话题,想要给自己找下台阶,停止讨论的另一方无话可说或恼羞成怒。

  回頭看之前辨論,不難發現馬甲兄學問一流、思維清晰。
  只可惜辯論對手x兄中途放棄,馬上採高姿態避戰,转移话题,想要给自己找下台阶,停止讨论;個人以為既然如此就應,也不需趕盡殺絕了。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5-10 06:4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5-8 01: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是否該分兵攻許昌?個人認為雖然可行,勝固然提早結束戰事,但分兵相對風險增加(部份兵力有可能被吃掉,如果曹操棄守官渡,改為回援許昌,與許昌守軍合力吃掉這股兵力)。
實在要分兵攻許昌,圍而不攻的牽制作戰,即可達到戰略效果,然後再散佈許昌失守的留言(還是必須擔心部份兵力有可能被吃掉的問題;不過會比小股兵力騷擾,相對容易讓曹軍採信,因為曹操軍來自的許昌訊息被堵塞)。

以邏輯思考吧,先不用說田豐、沮授版本的戰略佈局遠勝袁紹版本。
就算捨棄持久作戰,執意要打官渡之戰。
一、袁紹派大軍守烏巢。
1.袁紹派大軍守烏巢;而曹操壟城,曹操糧盡兵敗,袁紹大勝。
2.袁紹派大軍守烏巢;而曹操壟城;袁紹再強攻,以戰爭常態上應該無果,兩敗俱傷,繼續僵持;但依然保留相當兵力(烏巢守軍),可進行第二波作戰。
3.袁紹派大軍守烏巢;而曹操襲擊烏巢,曹操卻反被優勢兵力所敗,袁紹大勝。
4.袁紹派大軍守烏巢;而曹操野戰,袁紹以兩倍多兵力破曹(可能性較大),袁紹大勝。
5.袁紹派大軍守烏巢;而曹操野戰,曹操在野戰打敗擁有自己兩倍兵力的敵軍(可能性較小),袁紹暫時退守,袁紹軍心雖然相對渙散,但依然可以維持在相對優勢狀態下繼續僵持。
二、史實佈署。
1.袁紹集中兵力決戰;而曹操壟城,曹操糧盡兵敗,袁紹大勝。
2.袁紹集中兵力決戰;而曹操壟城;袁紹再強攻,以戰爭常態上應該無果,兩敗俱傷,繼續僵持;暫時無力進行第二波作戰。
3.袁紹集中兵力決戰;而曹操襲擊烏巢,袁紹因為糧食被奪,袁紹大敗。
4.袁紹集中兵力決戰;而曹操野戰,袁紹以三倍多兵力破曹(可能性較大),袁紹大勝。
5.袁紹集中兵力決戰;而曹操野戰,曹操在野戰打敗擁有自己三倍兵力的敵軍(可能性較小),袁紹軍大敗而退,軍心渙散。

兩法何優何劣?不言可喻。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6-24 17: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5-8 08: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闳骏 于 2010-7-30 17:04 发表
曹操攻破袁绍大营后,烧毁了通袁的信件有这事吧?
曹操如果退的话,那么那些通袁者是不是都会叛变呢?极有可能···
袁绍兵力雄厚,粮草充足,若不是许攸投敌,守将低能,曹操估计是不能继续对峙消耗下去了.

我先前曹操若败,尚可退至许昌死守,士兵则能做到视死如归,全力一战?
是站在曹軍將士立場想:「我們還有退路,為何要為主公跟兩倍兵力的敵軍拼死一戰?」「到達許昌再跟其他人一起叛變降袁紹就行了。」「主公確實是聰明人,知道退兵會一敗塗地,只有我們能活命;他一定不准我們後撤,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就叛亂,讓他提早一敗塗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5-9 06: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同理,以邏輯思考,分兵偷襲許昌是否較有利?
一、不分兵偷襲。
1.袁紹不分兵偷襲許昌;曹操繼續堅守官度,雙方僵持,曹操糧盡而敗,袁紹勝。
2.袁紹不分兵偷襲許昌;曹操退守許昌並且成功整頓軍旅,雙方繼續僵持,曹操糧盡而敗,袁紹勝。
3.袁紹不分兵偷襲許昌;曹操退守許昌,但軍心渙散,曹操軍不攻自破,袁紹大勝。

一、分兵偷襲。
1.袁紹分兵偷襲許昌;曹操繼續堅守官度,不為所動;袁紹分軍強攻許昌,理論上許昌難破,雙方僵持,曹操糧盡而敗,袁紹勝。
2.袁紹分兵偷襲許昌;曹操繼續堅守官度,不為所動;袁紹分軍強攻許昌,許昌難未破,荀文若開城投降,曹操本軍亦將軍心渙散,不攻自破,袁紹大勝。
3.袁紹分兵偷襲許昌;曹操繼續堅守官度,不為所動;袁紹分軍圍許昌而不攻,成功封鎖許昌訊息,曹操本軍亦將軍心渙散,不攻自破,袁紹大勝。
4.袁紹分兵偷襲許昌;曹操繼續堅守官度,不為所動;袁紹分軍圍許昌而不攻,但沒有成功封鎖許昌訊息,雙方僵持,曹操糧盡而敗,袁紹勝。
5.袁紹分兵偷襲許昌;曹操繼續堅守官度,不為所動;袁紹分軍圍許昌而不攻,荀文若開城投降,曹操本軍亦將軍心渙散,不攻自破,袁紹大勝。
6.袁紹分兵偷襲許昌;曹操回援許昌,與許昌守兵合力攻打袁紹分兵,不但吃掉袁紹分兵,還暫時舒解了軍心渙散、糧食將近之圍,勝敗尚屬為之數。
7.袁紹分兵偷襲許昌;曹操(曹操軍素質略高)趁隙攻打兵力被大幅分散的袁紹本軍(烏巢及分軍都必須投入相當兵力,大家認為這樣將優勢兵力分兵,像不像明末蕯爾滸之役的局面),袁紹本軍受創且軍心渙散,恐有大敗之慮。
8.袁紹分兵偷襲許昌;曹操亦退守許昌(常理上曹操會先退回),與許昌守兵合力攻打袁紹分兵,不但吃掉袁紹分兵,還暫時舒解了軍心渙散、糧食將近之圍,勝敗尚屬為之數。

兩相比較,分兵攻許昌可能造成大勝及提早獲勝;但即使不分兵,也能取得最後勝利,何必徒增風險。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5-9 06: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兵1234
(南蠻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1-6-23 00: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10-7-13 19:27 发表
袁紹帶800人跑路不是自己被殺得只剩下800,而是他把進十萬沒飯吃的部下拋棄了自己逃命

事實上是袁紹動員了8萬以上的兵力面對困獸的曹操都咬不下來,更不要說只上6萬人了

再問一句,小兵真能找出世界上有哪 ...

雖然是舊文了。
不過現在看來可愛小馬駒這樣回,還真驗了死鴨仔嘴硬這不太好聽旳話。
如果烏巢不丟,袁紹會落到拋棄大軍,自己逃命嗎?
八萬兵力咬不下曹操,但我兵多糧足,我跟你耗不行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10: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64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