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扶楠于2005-07-08, 9:19:59发表
[呵呵,和楼主讨教一下
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是写给唐朝的皇帝看的,必定有它适应时代特点的地方。另外,杜牧虽然爱好评史,而且总能有新意,但并不是历史学家。他的祖父杜佑是,因为通典就是杜佑写的。杜牧爱好历史也算是家风遗传吧……
其实始皇的这些措施,更多的还是针对六国贵族而非百姓,对于新生的秦王朝来讲,六国贵族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固然始皇的措施太严,但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只怕更糟。
另外,始皇确实知警,只不过知的不是地方——匈奴、六国旧势力、百姓他都防到了,但就是没防到自己内部出了乱子。但这也不能全怪他,在他生前,没有人敢于违抗他,李斯一直以来还算是个勤勉的丞相,而赵高虽然奸佞,但绝不敢在始皇生前表现出来。事实上,我们也的确不大清楚赵高以前做过什么大坏事。至于自己后嗣的问题,始皇没有早定扶苏之位,确实是失误,但他也没想到会有人在他死后违背他的意思。不过历代王朝最不好解决的就是这个后嗣问题,也不单单是秦朝一个了。
至于项羽的问题,就不和你讨论了……
刘邦,的确,论人品学识风度,当然不怎么样,很不好。但当帝王从来就没有要求过这一项。论这些,谁也不是李白、杜甫、苏东坡的敌手,然后一些不错的皇帝们仍然当的很起劲。不过他的厚黑学确实厉害……
呵呵呵,郡主娘娘所言甚是,小弟佩服。这篇文章是我初到轩辕,匆匆忙忙中写的。现在自己都觉得漏洞百出的,不好意思了。谢谢您斧正了11
娘娘有兴趣的话可以对小弟的第二篇“甲申变,金瓯缺”也指导指导啊,不胜感激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