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菜鸟提问关于诸葛亮隐居于襄阳还是南阳都有什么证据呀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5-4-26 10: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兄弟们,请教一下,关于诸葛亮隐居于襄阳还是南阳的争论中,双方都有哪些证据呀。
  我是襄阳人,但是我在襄阳的农村,离襄阳古隆中很远,没有亲自看过古隆中,不过从小的教育里,诸葛亮就是襄阳人。记得小时侯有一个笑话,说一个襄阳人和一个南阳人对着吹牛皮。南阳人说,我们南阳有个卧龙岗,离天还有一丈三;襄阳人说,我们襄阳有个古隆中,半截还在天里头。这里面也反映了一点襄阳人和南阳人之间的争论了。后来我注意了一下各种资料,在教科书(主要是历史和语文课本)里,写的是诸葛亮在襄阳,很多书在涉及这个问题时,都和教科书保持一致,也有一些,在这个问题上注明了有争议,我好象没有看到那本书注明诸葛亮在南阳的。但是似乎争论还是一直存在的。  
  大概是因为襄阳人不太愿意提南阳人关于诸葛亮隐居南阳的证据吧,我现在知道的关于诸葛亮隐居南阳的证据只有《出师表》里的一句“臣躬耕于南阳”的话吧。但是,如果只有这一个证据的话,那证据似乎太单薄了一点。
  其实很多襄阳人关于诸葛亮躬耕与襄阳的证据也说不出来几个,我根据以前读的一点书,找了一些关于诸葛亮隐居襄阳证据。那就是诸葛亮的交友范围问题。很多书上都记载着,诸葛亮和庞德公、石广元、司马微等人交往。他们都是襄阳的名士,现在襄阳还有庞德公故居的遗址,关于庞德公是襄阳人这点大家没有疑义。假如诸葛亮隐居在南阳,有怎么能够跑到襄阳和襄阳的名士交往呢,而且交往的很深呢,当时的交通工具最快的是马,但是到一趟襄阳仍然是很难的。何况他为什么没有和南阳名士交往呢,南阳但是是一个大城(当时叫宛),应当不乏名士。还有,南阳先被袁术霸占,有被张绣占领,后被曹操占领。诸葛玄但是是来投靠刘表的,那他们怎么又会跑到另一个势力范围内定居呢,难道刘表难以容下诸葛家人,用了一次黄祖杀弥蘅之计么。袁术时期大概诸葛亮还小,但是在后来的张绣和曹操占领南阳时期,诸葛亮应该有一定的名气了,结交不少名士了。曹操手下的谋士(包括贾诩)都不是疾贤妒能之辈,怎么没有关心一下这个晚生后辈呢,更没有推荐给曹操呢。所以我感觉诸葛亮隐居襄阳似乎更合理一些。
   当然,只是我凭借以前读的一点书,自己总结的东西。关于这个争论,想必南阳襄阳都有不少的证据,有谁能帮我找一下这方面的证据呀。
  另外,古代有个襄阳人在南阳做官,为了不卷入这个争论,而失南阳人的人心,就在南阳卧龙岗写下了一首诗,有一句大概是“鞠躬尽瘁不分襄阳南阳”具体是什么我忘了,我这里一时间也没有资料可查 ,有谁告诉我这个诗的全部内容。
  谢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5-4-26 12: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4-26, 11:04:02发表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楼主所说的争议是:

1、汉晋春秋被一些人认为是不怎么可靠的。很难想象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地方会被行政划归南阳之邓县管辖。

2、隆中被某些人解做隆山之中,主要理论依据是:诸葛亮自己说了“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

所以就有了这些争议。


楼主所担心的:“当时的交通工具最快的是马,但是到一趟襄阳仍然是很难的”这个不对了,南阳指的不是南阳城(宛城),而指南阳郡。南阳郡可大了去了。

楼主所担心的:“当时的交通工具最快的是马,但是到一趟襄阳仍然是很难的”这个不对了,南阳指的不是南阳城(宛城),而指南阳郡。南阳郡可大了去了。
  
可是现在的卧龙岗在南阳附近,从南阳附近到襄阳实在是有点难的,而且庞德公故居在现在的襄阳城内,司马微也应该在襄阳的城郊.假如诸葛亮在南阳的话,应该在南阳的卧龙岗.到襄阳还是很远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5-4-26 21: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当阳侯杜元凯于2005-04-26, 15:52:35发表
二者并不矛盾.南阳郡,秦始皇置,两汉沿袭;而襄阳郡是建安时曹操置(似乎是赤壁后的事情了).就是说诸葛亮在隆中时还没有襄阳郡,而襄阳城那时候很可能是属于南阳郡.诸葛亮说他躬耕于南阳,和具体地点在襄阳城附近并不矛盾.


这位兄弟说的也有理,不过这只能解释“臣躬耕与南阳”的原因。但是不能解释襄阳古隆中和南阳卧龙岗,这两个隐居地点之争。
另外楼上的兄弟说的自然也有些道理。我只是觉得关于这个争论大家都会拿出很多有说服力的证据,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双方各有什么证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18:0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