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关于斯拉夫人称中国为“契丹”的思考~~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关于斯拉夫人称中国为“契丹”的思考~~, 很不爽,有点不爽,不说不爽,不能不爽~~
☆慕容泪☆
(岁月如飞刀)
夏国公主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590
帖子
5360
编号
36907
注册
2005-4-16
来自
广州
家族
慕容世家
#1
发表于 2008-10-16 00:1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斯拉夫人称中国为“契丹”的思考~~
斯拉夫人和其后裔当中,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肯定是俄罗斯族了。俄语里,“中国”的第一格原型为“Китай”,阳性专有名词,不像欧美大部分国家有“China”的谐音或近似音,也不像日语韩国那样有汉语“中国”的谐音,俄语里“中国”的发音类似于汉语的“奇代”,开始时觉得这总是怪怪的,有点不对劲。
直到十年后今天,才知道,原来俄语的“Китай”,没有别的,就是指“契丹”的意思。除了俄国,称中国为“契丹”的还有东欧和西亚一些国家。
知道这点之后,第一感觉,是心寒,也许说是很不爽,相信得知称中国为“契丹”而感到不爽的人也不止饿一个人。
为什么不爽?
原因有一,饿本人是南方人,要寻根问宗最多就往黄河流域去流,但要跑到蒙古西帕利亚恐怕太不靠谱了。
原因有二,饿所认识的、认同的典型的中国古代男子(除了清朝),不论服饰就论发型,多是弱冠巾带扎起,怎么会是契丹人那样秃顶长髡?如图:(转自草原文化收藏网)
契丹人发型
汉人发型
原因有三,有点不能接受的,契丹人的经济支柱是游牧业,虽然他们后期逐渐汉化,发展起了汉人农业,但毕竟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乎历代都是农耕统治地位,几乎没有任何的游牧传统…………
原因有四,最不能接受的,是中国自秦以来的代表朝代都通用汉字,虽有变化但总是换汤不换药,然而契丹人却有自己的文字…………
然而再找一些资料看了看,俄国人称中国为“契丹”是有历史原因的,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是古斯拉夫人长期跟附近周围的部族战争互有胜负,当他们接触到契丹族时,没有想到契丹人南面还有汉人,于是就一直都认为契丹人就是现在的中国人。
而饿看到这点时又有这么一个理解:俄国人和中国人打交道最多的还是16~19世纪,他们所见到的“中国人”大多也在蒙古和东北地方,也许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服饰,以及英勇善战的这些特点,都跟他们所认识的契丹人相差无几,尤其是清朝,俄国人侵战了东北和西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而恰恰这时的清朝人,发型与契丹人太相似了,所以即使China已经被西欧人广泛使用,俄国人和其他斯拉夫人仍然称中国为“契丹”。
再来一个最关注的重点问题,斯拉夫语系民族及其后裔称中国为“契丹”,到底是不是一种蔑视?
也这就要追溯一下历史,看斯拉夫人和契丹人有什么瓜葛了。
网上的关于此的资料并不多,不过从各自的历史来看,斯拉夫人自各自建国以来,和契丹人还真的打交道不多,斯拉夫人直到彼得大帝前一直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以西活动,契丹人的代表性国度就是辽国,辽国的注意力集中在宋和西夏。
饿认为,斯拉夫人多是道听途说地知道有英通善战的“铁槟”:“契丹人”在东方,而真正官方来往应该不是太多。而同属游牧民族的蒙古人西征欧洲时,他们又看到了同样戴笠秃顶的蒙古人并吃过他们的苦头,受过奴役和屠杀,他们是否也认为蒙古人就是契丹人?即使他们没有把蒙古人认作契丹人,他们所了解的蒙古后面,是否还有一个跟蒙古人性情样貌相似的契丹人?不过,斯拉夫人在彼得大帝之前没怎么接触中原的汉人,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
如果上述关于古斯拉夫人不了解中原汉人而历代都称中国为契丹的话,那么俄语称“中国”为“契丹”是一种蔑视的说法就变得缺乏依据了。而且刚好相反,国内有一种言论说,俄国人称中国为契丹,恰恰是一种对英勇善战民族的敬畏。(虽然是游牧民族)另外还在网上看过一些文章,介绍了现在俄罗斯历史教材中对中国历史的态度,总体上来说,他们对中国的文明历史有充分的肯定,对中国发展到今天的成就抱有赞赏…………
http://www.taihainet.com/news/gjnews/gjsh/2007-03-20/105194.shtml
但为什么会感到不爽?
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一点:这是过份的民族主义,过份的民族自豪感,这同时又……怎么说呢,自我的民族优越感?没错,真的不能不承认,冒死说出心里话,简单来说,就是游牧比不上农耕开化,游牧不如农耕文明。
也许也有一点客观因素就造,那就是自然条件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经济方式,决定了第一产业的金字塔最基层,就现代到近代来看,一个民族文明程度要高,经济要好,离不开一条长流的大河,一片肥沃的土地。俄国有伏尔加河,美国有密西西比河,德国有多瑙河。这个还涉及到一个问题,清澈的河水和肥沃的土地,比荒漠冰川更容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至少饿不死人。这点游牧民族,或者说不得不选择游牧的民族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他们要长期迁移于草地和荒漠之间,无法安稳在一个地方快速地孕育文明传统。
这样说来,其实认为农耕优越于文明,尽量优先承认自己是农耕民族而不是游牧民族,也应该得到原谅。
说回主题了,俄国人称中国人为Китай到底好不好?
饿认为,心里可以有些不爽,但还是放下执着为好,毕竟饿认为,中华文明不单单是汉族文化的文明,而是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多民族文化文明,当然少不了游牧民族兄弟,民族团结是中国强大起来的必要条件,民族优越性的事还是放下吧。
不过,饿还是觉得,如果可以把Китай改为Чайна,或Чёнгуо,就最好不过了
[
本帖最后由 ☆慕容泪☆ 于 2008-10-16 08:36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5 02: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5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