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谈两个容易混淆概念、导致暴力语言的问题, 1、“可以理解”与“没错”;2、真伪与小人君子
性别:女-离线 ☆慕容泪☆
(岁月如飞刀)

夏国公主
★★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590
帖子 5360
编号 36907
注册 2005-4-16
来自 广州
家族 慕容世家


谈两个容易混淆概念、导致暴力语言的问题

请求:请大家看帖回帖时能冷静一点,心境平和一点去看待这些问题

前言:
针对近期网络上热点争吵问题,以范美忠博客事件为例,它衍生出更多的针锋相对的口水战争。其中一个就是范美忠丢下学生逃跑是不是他的本能,骂他、挺他有没有错,另一个就是衍生了社会成员当中,真小人与伪君子谁好谁坏的问题。
(先表明一下立场:饿绝对不挺范美忠,不喜欢范美忠。认为范美忠“很没风度”,是饿深思过后对他评价的底线)


第一个问题:人类的本能
这两个大问题,总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人类的本能。在网络上,关于人的本能的讨论文章很多,对于人类的本能有哪些内容、有哪些影响的研究成果,都各不相同,有人归纳人类的本能分三大种,有的归纳五种到八种都有,不能说哪种观点谁对谁错,如果我们不以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人类本能的研究文献,能发现,研究人类的本能,是有益,值得鼓励的。
其中不少文章都提及到,人类有着“贪生怕死”的本能,有着“渴望与其他人一致”、“感情用事”的本能,也有把人的七情六欲作为人的本能等等,万变不离其中——贪生怕死,的确是人类的本能。
不妨思考一下:既然人类的本能有这些,为什么人类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是不是人类的本能当中有一项或几项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呢?如果人类所有的本能都与动物没有区别,那么为什么人类社会能发展到今天的文明,而其他动物不可以?
饿认为,人类的本能并只能强调与其他动物的共性,人类的本能当中应该归纳多一种正面意义的东西——求知欲。人类发明了Why、What、How等等的疑问副词,正是为了解开这些疑问,人类才会在科学文化中发展到今天的文章。为什么很多小孩子见到新鲜事物都要问父母这是什么东西,小孩子总是比成年人喜欢问为什么?而很多同种动物的居所环境,例如一种鸟的巢和熊的洞等,它们的环境总是千篇一律,一眼就能辩认出来,它们换个不同的动物的居所就生存不了吗?为什么人类的居所却这么千姿百态?动物因会不会在不同于习惯的环境中问“Why、What、How”呢?饿个人认为,求知欲应该归纳到人类特有的本能当中。
如果求知欲能算上人类的本能,求知欲可以说是对人类科学文化文明进步有根本性贡献的一种,那么求知欲最大的敌人应该是人类的另一种本能——惰性。饿认为惰性是一种随着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就越凸现的本能。
这点应该不难理解,考试时直接抄答案轻松还是考前熬夜复习、考试时冥思苦想写出答案来得轻松?

似乎这里讨论求知欲对今天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其实不是,先说一个人类“贪生怕死”的这个本能,如果贪生怕死永远压过了求知,那么还会不会出现哥伦布、诺贝尔、哥白尼这样的名人呢?
饿个人希望,在人类文明更高的今天,不要忘记求知欲的贡献,更不要让“感情用事”掩盖和干扰了求知欲。网络论坛是个好东西,与人交流过程中,饿也希望真正用心的客观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够得到纯宣泄感情者们的尊重。

饿认为古哲学家们说“人要认识自己”是值得肯定的,人类对自己的本能,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科学的研究,对人类本能的认识越深,就越方便人类给自己服务。但是,研究人类自身的本能,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越来越不必克制本能,任由本能支配人类自己?
好比一瓶AR浓硫酸,你是个精通化学的专家,认识H2SO4确实比一般人要深,但是不是意味着你对浓硫酸研究越深多就越能活着喝下这瓶浓硫酸?
请看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可以理解”与“没错”。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人对范美忠的评价是“可以理解”,因为灾难面前人类有人类自己自私逃生的本能。但是,“可以理解”是不是意味着就是支持范美忠这么做呢,而要求别人也学范美忠这样自私地逃跑呢?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如果整个社会的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都像他这样“除了自己的女儿,连父母”都不管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或者是网络沟通过程中有误会,也许看上去挺范美忠的人很多,但他们的意思,是不是表达他们要“学习”并“赞扬”范美忠的行为,饿想这是少数的。

不讨论范美忠的问题了。其实这个对于人类本能“可以理解”被误解成“没错”,危害是很大的,因为本能是存在,这点不能否认。但为什么人类社会会出现法律?法律真的只是保护统治者的利益,而对平民百姓纯镇压的吗?“这是人的本能”你可以研究,但绝对不能滥用。
举些例子:
人家问你考试为什么不及格,你说考试前一晚没看书,为什么不看书,你说你“不想看书,这是我的本能”。
你都快三十了还呆在家不去找工作?答“我不想工作,只想玩,这是我的本能”。
警察审讯一名杀人犯罪嫌疑人,“你为什么杀了他”,答“他的样子看上去很讨厌,不想见到他,我就杀了他,这是我的本能”。
警察审讯一名强奸犯罪嫌疑人,“你为什么强奸她”,答“她很性感,我就强奸她,这是我的本能”。
………………
等等的例子,也许极端了点,但如果人人都以“本能”为理由为很多普遍认为是有危害的事情开脱的话,人类社会根本不会存在了。相反,人类社会是在原始社会之后不断地克制自身的不利的本能的斗争中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的,饿想这点应该没有疑问了。
对于以上几点比较极端的例子,你是听众的话,你说“可以理解”,勉强过得去,但如果听众们一致加上“你做得没错”,那这个社会真的会完蛋了。


第三个问题:社会只存在“真小人”和“伪君子”两种人吗?
这种提法在最近网络上比较流行。大家冷静一点思考这个问题,“真小人”和“伪君子”两顶帽子都极其难听,都是贬义的,难道社会所有人的都这么贬义吗?
不妨分析一下,按照这种提法的思路,“真小人”可取之处就是这个人诚实,口直心快,特点是自己有什么恶劣的一面百分之百表露无遗,“我就是这样坏”,而“伪君子”就是专指那种言行不一,表面上彬彬有礼,内心却跟真小人一样恶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饿认为这种提法有几大问题:
1、“真小人”的确认识到人自身有很多卑劣的本能、本性,要求“伪君子”们承认他们跟自己一样卑劣。
2、非此则彼的思维带到分析当中,不允许有中间地带。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当网民用到这两个名词,常常摆出自己要做“真小人”也不做“伪君子”。
3、“真小人”当中能找到很多值得崇尚的人物。传统意义上的伟人一旦发现瑕疵,通通可以以“伪君子”论处。
4、“真小人”看上去很崇尚自由,很“尚恶”,“伪君子”看上去极其传统和保守,很“尚善”。
5、“包容”与“纵容”的概念有所混淆。

这种真伪小人君子的提法,离不开对一个问题的关注——人类的本能。饿知道如果饿说要抵制这种说法的话,“真小人”们必定会拿人的本能说事并扣以饿“伪君子”的帽子,各位暂且屏弃这种提法,不妨用另一种角度去看这两种人。

不妨重新洗牌,重新划分两类人:
1、自我克制的人;2、自我放纵的人
从字面上来看,自我克制和自我放纵大家都好理解,是不是跟“伪君子”和“真小人”有点眉头?饿认为真伪小人君子的提法,事实上是搞混了一个概念,诚实不等于放纵,虚伪不等于克制,承认人类本能的存在是不是又意味着认为自己就是真小人呢?
不妨再用利益分析法去分析“伪君子”与“真小人”之间有什么利益冲突:“伪君子”多希望人们克制自己,多行善事,多给身边的人一些微笑,不管是不是真心的。这时“真小人”被踩到尾巴了,因为克制自己去善对别人是违背人的本能的,做起来是“很痛苦”的,很不自由了,被条条框框束缚着,很不爽。
其实,这种真伪小人君子论与传统意义划分论的利益冲突之处就是人们愿不愿意承担义务为要点,人们需不需要克制自己为核心的。把这两层皮剥去的话,就能清楚看见自我克制、自我放纵的两种人了。
饿在谈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会提到人的“惰性”呢?自我克制和自我放纵两者之间会不会是受“惰性”的影响?自我克制需要战胜惰性,但不得不说实在的,战胜惰性,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毕竟每一个人在与自己的本能作斗争的过程,都是一个程度不同的痛苦过程。
不要求每个人都像教科书中说的那样用勇气和惊人的魄力去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只能肯定一点:如果人人都放弃克制惰性,人人都受惰性支配,也许人类灭亡时最后一个人是懒得去摘树上的苹果而饿死…………

第四个问题:今后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大体方向会如何?
基于上述三个问题,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到今时今日,以美国种族问题为例,经历了新大陆发现、屠杀印第安人、奴隶贸易(美国曾经搞过)、解放黑奴、种族隔离、马丁.路德.金、1992大冲突,到今天极有可能出现黑人总统,至少美国这个国度出现了种族主义没落的趋势,法国的黑人也越来越多,欧洲杯拒绝种族主义等等现象,可以说明一个大趋势是:民族融合,实则上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之心越来越强,但包容之心实则上是对传统保守思想的挑战。同时,实施包容之心其实也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迎合他人,这个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与此同时,也会对原来很多固有的义务担子轻了下来。有矛盾悖论的味道。

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人类之间越来越包容,是否意味着人类将越来越纵容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3 18: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47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