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洗甲狼河于2005-05-17, 22:01:32发表
尉迟恭举矛相迎,二人武艺,不相上下。
二人正在交战,忽听得秦王叫声:“秦王兄,下不得绝手,这人孤家要他投降的。”
尉迟恭追过山弯,就想要打叔宝
一个不防备,遂左手举鞭,右手提矛等着。
叔宝追到这个弯边,心中一想:“这黑贼若躲在那面,我若走去,他一鞭打来,怎样的招架?”便按下了枪,取出双锏,上下拿着。
一过弯来,尉迟恭大喝一声,将鞭打下。叔宝把左手的锏架开鞭,右手的锏打去。尉迟
恭把右手的矛一架,左手鞭又打来了。叔宝架开鞭,又打一锏。尉迟恭一矛加开锏,又
是一鞭,叔宝架开鞭,却待要打,尉迟恭回马就跑了。这名为“三鞭换两锏”,尉迟恭
打出三鞭,叔宝只换得两锏。
所以有点乱:秦琼和单雄信名次平齐,和尉迟恭差不多平手,尉迟又明显高出单雄信。
这就是我不解之处。
不解之二便是秦琼与罗成互传武艺,应该武力接近才对。不要说功力不同只学招式没用这样的话,在小说中所说的武力,本就是这么学出来的。
狼河兄所引都是“说唐”吗?
“说唐”中秦琼与单雄信并不齐名,而是高于他。尉迟恭高于单雄信 与 尉迟恭 =
秦琼 并不矛盾。
上面有朋友说单老的评书将书宝与雄信并为13杰 (这个我是头回听说。我所知单老
书里的13杰是上书宝下敬德。),不知那部书里又是如何安排书宝与敬德交锋的。
单从狼河兄所引这部分来看,书宝与敬德应该是同档但微胜,因为书宝对敬德的袭
击不仅能事先提防,而且在应对时也相当轻松 ---- 在架鞭的同时马上一锏打回,可
见相当轻松。
看来书宝在出招速度方面微胜敬德,而敬德在膂力上可能略优。总体上更看好书宝。
至于书宝、公然相互学艺而书宝终技逊一筹,我以为是这样:所谓马战武力,是膂
力、速度、武艺与御马这几种能力的综合 (经验意识和心理等先忽略之),其中前三
项更为重要。书宝只学到公然的大部枪法,所以,可以认为他在武艺方面有所拓展,
但却未必能说他武艺方面真的有什么提高;即使武艺真有提高,但速度和膂力却是
天生的,很难提高。以说唐中的描写来看,罗成的武力全方位地超过秦琼:他膂力
也明显比秦琼大,速度方面更是经常刷刷刷 数枪令对手应接不暇(甚至我怀疑整套
说唐里他出招速度最快),武艺也不比秦琼差。
书宝学艺后,武艺增博,却未必见精;即使武艺见精,由于速度和膂力原因,整体
武力仍难有飞跃。就是这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