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罗本中张飞刺褚 究竟应算有效战例还是无效战例?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1 01: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1 01:30 发表
就算张飞也可以骑马,但碰到吕布之时,还是酒醉,文中写得清清楚楚了,而许褚碰到张飞之际,文中没写酒醉,证明酒醒了.

照兄逻辑,和和,赵云遇夏侯敦时书中明言诈败,文中写得清清楚楚了,而曹洪战韩当之际,文中没写用计诈败,证明曹洪战韩当时忽然改变主意不想用计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1 01: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1 01:41 发表
兄台,小说中事,如何能按事实计算?赵云在长坂坡阿瞒83万大军之中七进七出,这也不可能是事实,而且事实中的单挑,双方不可能打上几百合,也就也个回合就结束了.

不错。所以我一贯坚持 --- 存在演义逻辑之处,以演义逻辑为大,即使该逻辑在现
实中多么荒唐,我们也要以它为大。但当不存在演义逻辑时,就可以使用现实逻辑
和经验。
演义中并未明言大醉后过多久才不会影响单挑,所以我认定不存在这样一个演义逻
辑。所以我就用现实逻辑经验了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1 01: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1 01:48 发表
兄台可以推出洪是真败于当,却如何推出忽然不想用计?

兄似乎没看明白我的意思哈?和和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1 01:52 发表
但当不存在演义逻辑时,我认为需要在文中相似环境之间对比,这才最符合演义逻辑.

所以我也举了102回曹洪曹仁的战例嘛~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06-8-21 01:5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1 02: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8-21 02:03 发表
煮酒:不是没想到就说它不合理,我觉得我们在武评也好,研究其他的也好,都应该承认事件中有一定的随机性。
...

回公主:
我承认武将交锋时的随机性,也就是武力浮动,或者噪音 or whatever。所以我的
武力值设定上,攻击武力和防守武力都是正负2 (攻击单值满分200,防守单值满分
也是200)。浮动数值越大,解释战例越轻松,但这个数值体系也就越趋随意;大到
一定程度理论上确实穆顺可以杀吕布。所以我的浮动数值尽量控制在最低。
只有关羽的攻击上下浮动是6。主要原因也是为了能对斩华雄的有效性(及2合打退文
丑的半有效) 自圆其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1 02: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1 02:04 发表

兄台总是强调过程,而我主要强调结果,另外,张飞的例子比洪仁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我们都开始说车咕噜话啦。既然都没有新手段,我看不如到此为止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1 02: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8-21 02:10 发表


你在做这个思路的同时,下意识的已经假设了演义逻辑和现实逻辑有一种比较光滑的连接性。

问题就在于,演义逻辑与现实逻辑并非全无关联。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前三国(153回关羽败亡之前)、中三国(诸葛时代),和后三国(姜
维时代)。
前三国更富于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行文逻辑,所以我们看到,许多现实战例中无
须斗将的战役,演义却弄出了斗将。比如黄忠要守长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守不出,
但黄忠却三番五次地出战。
中后三国更富于现实主义。所以我们看到郝昭对诸葛来个闭门不战(对比前三国黄忠
之事)。

但即使在极富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前三国,也并没有完全否定现实逻辑。比如曹袁
交兵之时,袁尚方就曾在斗将还是混战中进行过考虑。

所以,当演义逻辑缺失时,使用现实逻辑帮助推测,从逻辑角度并无不妥。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06-8-21 02:2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1 11: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6-8-21 11:19 发表

如果是这样,我建议改一个词语,因为引入这个词语的关键在于去类比或对比。建议“有效战例”和“无效战例”分别换成“可类比战例”和“不可类比战例”。

“有效”“无效”这个词语的语气过于强烈和敏感。就拿 ...

马兄所言完全赞同。“可类比”和“不可类比”确实比有效无效表意更为精准。
颜良临阵犯晕 与 关羽的清醒 确实是可以类比的。但比较结果是关羽头脑更清醒更
警惕,而非武力更高。所以我不认同单凭这个比较就将判定关羽武力高于颜良。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战绩和武力的差异问题了。战绩好并不代表武力高。
黄忠战绩明显好于颜良,但多数人还是认为颜良武力更胜一筹。

所以我们看到,世界足坛每年会有一个国家队总排名,这个排名的依据就是这一年
度各国家队参加的各级别比赛和战绩。这个就是战绩排名。
但同时还会请资深记者再做一个排名。这个排名就类似于我们争论不休的武力排名
了。
这两个排名肯定会有所不同。前者看起来似乎更客观,但却不能完全表现出各队真
实实力(比如05年捷克的世界第二);后者看起来似乎比较主观,但多数情况下比前
者更能反映各队真实实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2 00: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ctl 于 2006-8-22 00:12 发表
“张飞遇敌时心里明白自己状态较差,说明他此时酒已醒了一半,而许褚遇敌时却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状态差,说明他此时醉的程度更深呢~”
这句很不同意的说,凭什么说许褚没意识到自己状态差?结合前两次张许交战 ...

谁挑战谁就是自认状态好、谁应战谁就是自认状态不好?哈哈~ 真的看不懂了...
许褚如果真的感觉状态不好,他为何不象张飞弃城而走那样来个弃粮而走?诺大个徐州还有两位嫂子都能弃得,些许粮草有何弃不得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2 09: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书者 于 2006-8-22 08:53 发表
罗本里可写明了张飞50回合不敌阿.

罗本没有回合数,用的是“酣战”二字,然后就“矛法渐渐散乱”了。
演义逻辑,未给出回合数的,一般不会超过20合
所以这个酣战 个人估计不到20合

酣战不是鏖战
鏖战确有长时间交战的意思
酣战更多地是形容激烈
我猜测 张飞出手后 试图以快打快 以攻对攻
这个策略对付吕布显然是错的
吕布是不可战胜的
所以正确的打法应该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稳住神跟他慢慢耗
这样有可能长时间维持均势

小沛之战原文可就没写张飞酣战吕布
猜测张飞此战吸取了教训
减少攻击 稳固防守
所以吕布拿张飞没办法

吕布对张飞的优势在于,即使他打法不是最优,依然能确保不败
而张飞只有打法正确时才有可能维持平局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06-8-22 09:3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2 09: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2 08:08 发表
关公杀退二人,这已说明不是混战,大家认为徐许二人未尽全力的原因不过是阿瞒想劝降关公,但这不能证明徐许二人未尽全力,因为书中明写箭如飞蝗。

首先注意这里用的是“杀退”,而不是“杀败”
如果是“败”,则毫无争议是武力原因
而“退”则有其他方面考量,并不全是武力原因

其次,许徐肩负两项任务,一个是不能让关公杀回下邳,再一个就是要生擒关公。

他们随带踏弩机特种部队,当然是为了防止关公冲回下邳。
但却也没人存心想射死关公。什么叫“箭如飞蝗”、什么叫“箭发如雨”?明明可
以平射的踏弩机现在却向斜前方射(向关羽所部的上空发射,而非正对关羽所部发射
),明摆著是要吓阻对方而不是真心要给对方造成多大伤害。
这一点 --- 只想吓阻 不想射杀 --- 还体现在,关公一经退回,马上就不再有弩箭
攻击了。

基于此,许徐所部,也包括许徐二将,都是尽可能要不伤关公。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关公不幸为踏弩机射中身亡,曹瞒不会深责许徐二将,因为曹瞒是明白人,知道弩机无眼 非二将可控。但如果关公死在二将手中,就难说了。曹瞒虽不致杀死 伤害关公的之人,但多半会心怀怨怼 不复重用。二将都是聪明人,既然伤了关公有这么恶劣的后果,加之要伤关公自己当中一人多半也是非伤即死(关公攻击杀伤力超绝),何苦全力相并呢?

所以此战二将未尽全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2 11: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2 10:35 发表
徐许二人的目的是拦住关公,杀退,就说明任务没有完成,说明这两人败了,如果箭如飞蝗是吓阻关公的话,关公从山坡下冲,书中有人马尽皆伤折这句话,就是说,若不能围住关公,是可以伤害关公的,所以说开始,徐放 ...

和和,兄不妨将自己代入许徐二将任何一人,你在那种情况下,会尽全力么?
若尽全力,无非这么几种情况:
1 关公无碍,自己一方非死即残(整套三国里没有哪位被刀斧砍中后不残的);
2 自己一方无碍,关公非死即残;
3 双方均有死残;
这是尽全力的结果。作为许徐二人来说,第一和第三种情况最糟(因为自己非死即残
),第二种情况也很糟。但最有可能的却是第三种。

不尽全力呢?最差最差的情况就是关羽被射死,与上面的第二种情况一样,但比第一第三种情况都更可以接受。

任何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该怎样选择,在下就不多言了~
----------------------------

另外关羽被围后试图突围时遭对方箭弩阻击,所部伤亡较大,这恰恰反衬出前文关羽所部面对踏弩机时损失很小。这说明什么?难道不正说明踏弩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吓阻而不是杀伤吗?
至于为何此时曹军开始真射,我以为是因为关羽处境绝望所以率部拼死突围,不真射就给他突出去了。而一旦突出去等于是放虎归山!这种情况下如果关羽不幸被射死,曹瞒断不会怪罪二将。相反在拥有踏弩机特种部队和重兵把守的情况下若让关羽突围而走,那三将这个责任就太大了,因为放跑了老虎,而且还跟这头老虎结下深仇。

说白了,对许徐二将而言,关羽最好是不死;但如果他要拼死强突,为了不让他突出去,只好冒着弄死他的风险动用所有手段;最差最不能容忍的情况是让关羽死在自己手里。所以许徐二将会纵 踏弩机手动真格的(在关键时刻),但必不会在与关羽交锋时全力施为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06-8-22 11: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2 1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2 10:51 发表
两人的目的是拦住关公,不让他冲出去,没有拦住,证明任务失败。

两人并非光杆司令,明明有其他手段(踏弩机)可以拦住关羽,何必非要自己冒着死残的风险去拦关羽?拜托老兄不要为辩而辩。
最终二将明明是率部成功将关羽所部拦住了,何以说二人未完成任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2 1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8-22 11:07 发表
煮酒兄分析了关羽死在弓弩之下和死在二将手下的区别吧,何况用弓弩不会伤及二将

我看说了也白说,和和
有些朋友辩论是为了搞明白心中疑惑
这种朋友在辩论中一旦发现对方说的更有道理 就不再坚持自己的看法了

但我发现大多数朋友来辩论都是为辩而辩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方说得有道理之处 他就回避掉,然后另开辟一个新角度,一旦
这个新角度被对方堵回去了,就再找一个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06-8-22 11:5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2 11: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2 11:22 发表

煮酒兄对我颇有意见啊,你前文所述我没还看呢,只顾与慕容兄相辩了。另外,我说的拦住,就是指他二人用武力没有拦住,没说用弩箭没有拦住。

明明有踏弩机可以拦住,许徐二将何必要冒着极大的风险靠完全施展斗将武力来拦截关羽呢?
既然许徐二将最终成功的拦住了关羽,兄何言二将执行任务是失败了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2 11: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2 11:45 发表
煮酒兄,不与论了,你的前面说法,我无力反驳,等我找原因之后,再辩不迟,我解释一下,就是说,徐许二人没拦住,是指用武力没拦住,杀退二人,与后面用踏弩机无关。

这个我欣赏。今日一时不想再辩,什么时候准备充分了,我们再论也不迟。如果他日兄言有理,我不会不承认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4 13: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ctl 于 2006-8-23 23:19 发表
不要岔开话题,偶没说谁挑战谁就一定状态好,偶说的是前几次都是许褚主动挑战,这次反而是被动,如果他不是觉得状态差,以其个性,不主动挑战才怪呢。
另外,至于张飞弃城、弃嫂子的事情,自己看看原文 ...

拜托,火烧新野时可是张飞与许褚交锋的,兄再仔细看看罗本原文可好? 另外写A拍
马舞刀直取B 并不代表什么A主动挑战B。按我的理解,新野和这里都谈不上谁主动
挑战了谁,即使某一方先做出了“直取”动作也不应那么机械地理解为主动挑战。
真正的挑战应该是许褚下战书那种才叫挑战。不过既然老兄非要顶真,那也不妨按
你这个路数说。但在下个人觉得书不该是这么个读法。
即使按老兄这样顶针,也根本不是你说的前两次都是许褚主动挑战张飞。

至于赤壁那次完全是担心张飞冲过来干掉曹瞒,许褚救主心切才上去的。以许褚当时
那种疲饿交加连马鞍子都没上好的状态,许褚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认为自己状态好
那他就真是个大傻子了!哈哈
所以兄说的前面两次都是许褚主动挑战,这个首先就不对;其次就是主动挑战也不必然
意味着自认状态很好
--- 只有傻子累饿半死骑着无鞍马还会觉得自己状态好~

至于弃城之事,和和,张飞避战吕布这一行动的直接后果就是弃掉徐州。难道不是么?如果他要保住徐州,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单挑中打败吕布。
那么究竟是谁避战吕布的?难不成也是18燕将?
没有责怪张飞的意思,但他避战吕布 -- 弃掉徐州 这两个行为之见的直接逻辑关联是显而易见的。

“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
就与交锋。不十余合,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06-8-24 13:2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8-25 13: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ctl 于 2006-8-25 10:29 发表
先问一句,偶有说过“主动挑战也必然意味着自认状态很好”这样的话吗?貌似偶在前一次帖子已经强调过了吧?偶只是反驳你说的醉酒时候许褚没有意识到自己状态差罢了。看来是偶说得不明白导致你误解了?偶从来不 ...

在下认为将“(许褚)押粮的时候就没有上来”说成是他自己感觉状态不佳,这个是推测。不是不让推测,但当你的推测遭到他人推测的有效反驳时,你这个推测就不具有压倒优势。
我的推测是,许褚完全可能是因为酒醉状态 反应迟钝,所以才没有如赤壁那样一看见张飞就杀上去。

另外赤壁之时许褚先一步杀向张飞,与自认状态如何没什么关系,因为许褚当时是救主心切(当时其他大将都处于歇息状态 许褚不敢指望他人 又怕张飞出手太快伤了曹瞒),状态好要快上 状态不好也要快上。

至于许褚前面主动请缨战张飞这个时候却晚张飞一步出战,这个首先我仍认为书不是这么读的,不该将谁晚一步机械地解读为他自感状态不佳。其次即使按这个路数辩论,我还是上面的推测 -- 许褚酒醉之下反应迟钝,所以才晚张飞一步。

至于徐州张飞遇吕布一节,避战之说确属推测,但兄所谓18燕将牵控张飞战马硬拖他走,这个也是推测。
好吧,关于避战弃城和弃嫂之说,我收回那样确定的判定。但恐怕也无法否定张飞避战弃城弃嫂这种情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6-9-6 1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武之圣者 于 2006-9-3 07:44 发表
是潜水艇老兄吧,一如既往的认为张飞一合刺许诸有效

兄台完全搞反了啊~ 老潜从来都是最最坚决否认张飞刺褚是有效战例的!
老潜是狼牙幻想三国志的斑竹,逻辑思路极其清晰。他当得起“客观挺许”四个字。
持 张飞刺褚有效 这种观点的武评米,在狼牙被老潜等人一条一条驳得哑口无言,和和~ 俺只有羡慕老潜能拿出如许精力和耐心来逐条辩驳...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9 06: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06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