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求教程朱理学的功与过和对朱熹的评价
性别:未知-离线 黑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3653
注册 2003-12-22


发表于 2009-8-25 19: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我看来,朱熹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启了中国这千年的控制民众思想的黑暗时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3653
注册 2003-12-22


发表于 2009-8-26 13: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8-26 12:45 发表

又是一个不恨杀人者恨杀人者拿的刀的人。

又是一个被阶级斗争完全洗脑了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3653
注册 2003-12-22


发表于 2009-8-28 10: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中月 于 2009-8-27 15:26 发表

唉 宋明时期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是中国最高峰,就恰恰出现在所谓的黑暗时代,只不过明期党争太甚,皇帝玩弄权术,导致国内民变频出,让满清钻了空子,才有了后来300年奴化统治,让我华夏文明倒推,沦落到后来 ...

我说的黑暗时代,和社会经济都没太大关系,是指的控制民众思想啊.

自宋朝理学兴盛之后,中国人的思想从此禁锢,倒是厚黑学有了燎原之势,在女真人的奴才中大行其道,遗毒至今.

谁还记得孔子的血性?

现在,仍然是一个被洗脑的年代,黑暗时代还没过去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3653
注册 2003-12-22


发表于 2009-8-28 10: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崔浩 于 2009-8-27 18:42 发表

这个有人身攻击的嫌疑啊。
如果不是暑假档却被人指责人暑假党是不是有过分了?

我都不理他,你理他干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3653
注册 2003-12-22


发表于 2009-8-28 18: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8-27 15:38 发表


朱子人品猥琐。。。哪里来的论断呢?

转一篇网文过来看看,也不必太过认真,一笑而已。


说起严蕊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和严蕊有牵连的却是一个是非常出名的人物.他就是大学问家理学家朱熹.严蕊是南宋时期浙江台州军营里的一个妓女,色艺具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声名远扬.有这样的名气就一定会被人想着,于是朱熹就来了.

当时的浙江闹灾荒,皇帝让朱熹去做放粮赈灾的事儿.朱熹一听有这么好差事按奈不住心中的高兴,早早地就准备着去上任.严蕊的名声早已传到朝野,那首<如梦令>已是让朱熹心痒数年,朝思暮想也要见一见这个才女."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大多秀才们听闻有才华有美色的女子都会有一种想念,严蕊呢,就是当时的明星,比现在的超女还要火。朱熹也是严蕊的粉丝,喜欢赶个时尚,做个追星一族.

朱熹上任一路上没关心别的事,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去见严蕊,在路上风言风语地听到严蕊和台州知府唐与正有染.这让他大发醋意,一到台州就先拿唐与正的错.也正该唐与正倒霉,朱熹到来他小子却有事不在.朱熹说刚好,长官来了你竟然不迎接!摘了你的大印,停职检查吧.

踢掉唐与正这块绊脚石后朱熹马上招来严蕊侍奉。酒也陪了,歌也唱了,舞蹈也欣赏了,朱熹说:上床吧。严蕊却是一脸的拒绝。奴家是守法公民,按照法律官妓不能为官员私侍枕席。朱熹大为恼怒,唐与正那小子不就是个小白脸吗?象我这样有大学问的知名人士你不相陪让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啊?你严蕊和唐与正那种关系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朱熹妒火中烧,把严蕊下了大狱,安上一个有伤风化的罪名。

朱熹心想:给你点苦头吃吃,一个娇嫩的小娘们我还摆平不了你?谁知那严蕊却是一个极其刚烈的女子,任凭你百般蹂躏她拒不承认和唐与正有那种暧昧关系。朱熹见硬的不成就来软的,托人引诱道:只要你招供就放你出去,解除你的妓女身份从良回家。唐与正那小子已经丢官回家了,你跟她没有一点前途。朱熹可是大名人,连皇上都向他学习,可是当今的大圣人,你若跟了朱圣人那脸上极是大大的有光啊。谁知严蕊也不吃这一套,说:我虽然出身卑微,但是也得有做人的准则和骨气,让我昧着良心去陷害一个没有过错的士大夫我死也不干!朱熹恼羞成怒,下令用荆条抽打,把一个娇滴滴的小美人打得几欲险死。

本来这有伤风化的鸡毛蒜皮小事是不应该朱熹管的,可是这位大圣人非要想从这上边做点文章。没想到他抓了个烫手的山药,台州严蕊的粉丝们一拨一拨地往衙门里闹,有的学子不远千里跑到台州游行示威要政府还严蕊清白,打倒朱圣人。

朱熹此时已经是门徒千万,声名在外,虽然下不了台,也不能损了威名。他连夜把严蕊转移到绍兴衙门,那绍兴的头儿正是朱熹一手提拔上来的,一见是老师的事不敢怠慢。严蕊一到就接连几审,致使一代佳人又吃了不少苦头。


事儿越闹越大,有人向皇上打小报告说朱熹为了罗织罪名竟然亲自赤膊上阵用荆条抽打一个柔弱的女子。皇上不得不出面管管,把宰相招进宫里问:这个朱熹和唐与正到底是怎么回事?朱熹也是的,让他去放粮赈灾,不忠于职守却管那狗拿耗子的闲事。宰相偷偷一笑说:也就是两个秀才争风吃醋的事,唐与正和朱熹的学说相抵触,想那朱熹也有打击报复的成分。皇上说:朱熹岁数大了,脑袋一时想不开,给他点面子,调他到别处任官,唐与正的知府先不让他当了,缓一缓再用此人。

皇上发了话,朱熹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没辙,调令下来他再三推却也扭不过皇上,灰溜溜地跑到湖南上任去了。

朱熹一走,接替他的是岳飞的后人岳霖。一到台州就先办严蕊的案子,把严蕊提出大牢说:早闻你是才女,你在大堂上填首词看看。严蕊不加思索随口吟出一首《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岳霖看后大为感动,既然人家把自己当做救星那就得有所表现,英雄的后人做事说一不二,立刻宣判:严蕊无罪释放,准予从良。就这么简单,一段公案了结。至今浙江一带的学子不认同朱熹,他的学生浙江籍的很少。严蕊也因一首催人泪下的卜算子流传千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3653
注册 2003-12-22


发表于 2009-8-29 11: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9-8-29 01:54 发表
严蕊的事情,二刻拍案惊奇上的小说,不能做真的事情吧。

三国演义也是小说,可你不能否认刘备是历史人物。

再看看这篇吧:

朱熹的《朱子大全》卷十九《按唐仲友第四状》一文中记载:“五月十六日筵会,仲友亲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算子》,后一段云:‘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倒底是高宣教还是严蕊的作品,朱熹的孤证能成立吗?关于严蕊的冤案及其词《卜算子》,比朱熹早生七年,晚死二年的著名学者洪迈在其《夷坚支志庚卷第十》里讲得十分清楚,确认《卜算子》这首词为严蕊所作。应该说洪迈所言更为可信。那么朱熹的论点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呢?宋代另一名学者周密在其著作《齐东野语》巻十七《朱唐交奏本末》一文中作了详尽表述。

  朱熹因严蕊冤案被免去节度使官职,但不久后被提升为监司,这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监察部长,权力相当大。著名学者吕祖谦与唐仲友两人出现不和,照理说朱熹有责任劝两人和好。但是朱熹依仗自已是监司,认为报唐仲友一箭之仇的好机会到了,他佔在吕祖谦一边,有意压制唐仲友。朱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除了严蕊冤案使其免职外,还有一广原因就是唐仲友恃才瞧不起朱熹,宋光宗年代的进士陈亮则认为朱熹各方面都苟所为,与唐仲友的才能不差上下。陈亮到台州旅遊,常逛妓院。有一次他请求唐仲友帮忙,劝说一位妓女与他一起逃离台州。当唐仲友把陈亮的要求转告这位妓女时,这位妓女却怒气沖天。从这以后,陈亮再到妓院时,这位妓女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对他好了。陈亮怀疑妓女对他不好是唐仲友在其中作梗。他迫不及待去见朱熹,挑拨朱、唐之间业已存在的紧张关系。朱熹问陈亮:“唐仲友这小子近来说了我一些什么?”陈亮却无事生非回答:“唐仲友讥笑你连字都认不清楚,怎么当上监司的!”朱熹把陈亮的话信以为真,对唐仲友更是耿耿于怀。朱熹到台州去,正逢唐仲友因公外出,未前来迎接,朱熹更认为陈亮的话可信,于是写奏章状告唐仲友。状子中言明《卜算子》一词为唐仲友的亲戚高宣教所作,严蕊只不过是在五月十六日的宴会上唱唱而已。朱熹所言道出了人物、时间、地点,而且是向皇帝写的状子,似乎不敢犯欺君之罪。其实,朱熹是想为自已开脫罪责,达到翻案目的,并驾祸于唐仲友。唐仲友是位刚正不阿的人,他也向皇帝写了状子。反驳朱熹的言论。当时,唐仲友有位乡友王淮在皇帝手下当轴心人物,他将朱、唐二人的状子都呈上给皇帝。皇帝问王淮谁是谁非,王淮模棱两可对皇帝说:“这只是他们俩人想争做臣子而已。”皇帝也没有追问这件事,于是朱、唐二人相互告状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宋代洪迈的《夷坚志》、周密的《齐东野语》、邵桂子的《雪舟脞语》等著作所载,均认为《卜算子》一词为严蕊所作。特别是洪迈的《夷坚志》的记载,可谓铁证。再从《卜算子》与严蕊另两首词《如令梦》和《鹊仙桥》来看,词的风格与韵味如出一辙。综上所述,朱熹的孤证是不能成立的,《卜算子》一词为严蕊所作无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3653
注册 2003-12-22


发表于 2009-8-29 11: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9-8-29 00:17 发表
娶尼姑,玩儿扒灰。

理学家嘛,向来都是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

这是沈继祖弹劾朱熹的十罪中的两条。。。。。。朱熹后面的认罪表居然承认了,真是笑死人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15:2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8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