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给陆逊历史定位, 2004-8-11 11:48:02 作者:赤壁周郎 转载自:原创 编辑:赤壁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4-12 07: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4-11, 18:06:25发表
  陆逊戎马一生,几无败绩。观三国用兵伐谋之大成者,一曹操,二周瑜,三陆逊。不足的是陆逊的每次战役都很精彩,却鲜于战略意识。陆逊统兵时,没有积极配合诸葛亮、姜维伐魏。三国鼎立,魏地大物博,吴蜀唇齿相依,国小力弱。如向隅偏安,只能导致国力差距越来越大,一统天下也就越来越不可能。这一点要逊于诸葛亮、姜维。姜维是以攻代守,拓界强兵,以图中原,得天下。虽失败,亦足取。

最后一段有点不同意.诸葛亮在蜀汉实际上全权,而陆逊始终有个孙权压着(刘禅可压不住诸葛),北伐这样的事情没有孙权点头陆逊想打也打不了.而孙权自从消遥津被张辽吓破胆以后对魏作战多为骚扰,规模虽大却没有决一死战的勇气,就看出来他已经放弃这个念头了.至于姜维,真正掌权时陆逊已经死了,当然没法"配合".

说到底,东吴原本还是有些勇气和曹魏较量较量的.但是曹操时代屡次无功而返,自夺取江陵后就没有值得一提的战果,泄气了也是很正常的.孙权死后还没有领教过曹魏厉害的诸葛恪不立刻就动手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5-14 13: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武都阴平恐怕收复失地的意味更大.转一段林木村对陈仓一战后的评论.

诸葛亮两次北伐失利,并失武都、阴平二郡。东汉末,武都郡属雍州。《三国志》中的《武帝纪》、《刘备传》、《曹真传》、《张既传》、《杨阜传》等传纪曰:刘备向汉中,遣张飞、马超等入武都。曹操遣曹洪等救武都,自将兵至长安。曹洪退张飞、马超。刘备杀汉中守将夏侯渊。曹操入汉中,寻撤兵,使曹真至武都迎曹洪还屯陈仓,使张既、杨阜徙武都民氐,使居京兆、扶风、天水,徙郡至扶风小槐里。刘备占汉中即逼武都。这说明曹操全面撤出汉中、武都二郡,刘备遂有之。东汉时,益州广汉郡北部置有广汉属国。《晋书·地理志》曰:刘禅建兴二年(224),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说明阴平为蜀所有。刘备取益州时,曹操平定雍凉,并从武都入汉中,似未尝进阴平。就算曹操有阴平,刘备克汉中,占武都,也势必要取之。武都东邻汉中,北与扶风、天水、南安、陇西接壤,西南连阴平,是汉中出陇右所经之地。诸葛亮出陇右,只说天水、南安、安定叛,陇西未叛,未提武都如何,说明武都不在魏,而在蜀。武都若在魏,蜀军要从汉中向祁山,显然就得先取之。实际上,诸葛亮第一次是出武都而入祁山的,第二次亦是经武都而围陈仓的。事实很可能是,诸葛亮因两次北伐无获而反失武都、阴平。因武都所处的位置,曹操撤出兵民后,刘备也不可能大力投入,主要还是经营汉中。或者说,武都基本是双方的缓冲地带。

建兴七年(229),诸葛亮出兵武都、阴平,退走魏雍州刺史郭淮,收复二郡,复丞相位。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0 16: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1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