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2-5-28 09:03 发表
三公不加将军名号吧。
比如曹操是以司空直接带兵的,理由大致是司空管全国的水土,但是天下不宁,司空当然有权带兵,否则没法尽职啊。
大将军、骠骑将军比三公,也就是说,一直干到这两个职位才跟三公相等啊。 ...
按照《三国志 武帝纪》,汉献帝从长安逃难遇到曹操后,
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
假节钺代表帝王行事,曹操干什么都是合法的了。录尚书事可以处理奏章,等于军政大权全都给了曹操。虽然是一时窘迫的选择,日后只要没有合适的理由和机会收回来,形式上无法阻止曹操的权力。
对比一下《后汉书 献帝纪》中,献帝逃亡途中的记载,
乃以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
一下子假了三个节钺,可见情势窘迫时献帝什么支票都敢开。差别不过是只有曹操拿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