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东汉末年宗室的自救行动, ——关于东汉末年宗室屡任高职的讨论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2-2-17 09: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 厚生唯和 的帖子

所以刘繇这个刺史连当时的州治寿春(袁术霸占)都不敢去,南渡长江到了曲阿。名义上他是李催郭汜把持的朝廷任命的,和关东诸侯是死对头;实际上袁术怎么可能把嘴巴里的扬州给他。不过他总算是从李催郭汜这个火药桶里面逃脱了,离开后的第二年两人反目大打出手。要说自救,也算自己逃了一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2-2-18 01: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厚生唯和 于 2012-2-17 00:13 发表
也可以说是汉灵帝让刘焉这个小人给忽悠了。刘焉建议改置牧伯,纯粹为了图一己之私,到了益州就搞独立当土皇帝,白披了一张宗室的皮。


也很难说是完全被忽悠了。黄巾起义爆发后,扩大地方权限使得其便于镇压,也算不错。只不过地方权限扩大了,中央弱势,后来局势失控诸侯纷纷不臣,无法避免的副作用而已。而且和秦西汉对比,从光武帝刘秀开始,东汉一直是个弱势中央,地方豪强势力强大的朝廷。这些地方实力派再遇到一个权限扩大的地方官,割据还不是水到渠成。

说穿了,东汉到那一步已经无法支撑,无非是选个死法,从东南角跳楼还是西北方上吊的差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2-2-19 10: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4 正阳真人 的帖子

这个倒是不妨倒过来看,除刘焉毛遂自荐(虽然居心不正)外,刘岱刘表刘繇都是董卓及余党把持朝政时所派。董卓把持的那个朝廷并不为关东诸侯认可,大派宗室去地方恐怕是给诸侯惹麻烦的好办法 - 就算你不认可,也有人认。而且对和皇帝沾亲带故的人未必能立刻下狠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2-2-21 02: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点题外话,东汉官制有一点很有意思,即地方避讳制度,而且很严格。比如你是豫州人,那么你不能做豫州刺史或豫州牧;而你一旦赴任了扬州刺史或者扬州牧,不能有任何扬州出身的人担任豫州刺史或州牧。更有甚着,最严格的时候,你在扬州担任刺史,你老婆是荆州人,那么不能有任何豫州,扬州,荆州出身的人担任豫州刺史或州牧。还有些杂七杂八的避讳,到了有时候挑一个地方官赴任都非常困难的地步。

这一点到东汉末年战乱不息的时候,大家形式上还保持这一点。曹操最初控制兖州豫州各一部分,因为他自己是豫州人,便只能担任兖州牧,豫州交给程昱打理。公孙瓒杀了幽州牧刘虞,也是派个亲信当傀儡,自己不担任幽州牧,因为他就是幽州人。孙策孙权是扬州吴郡人,孙策在江南刚立足的时候,各郡太守几乎都是亲戚,唯有最富庶的吴郡太守必须要用他人,就是因为避讳。后来孙权势力根本在扬州,刘备表他一个无法染指的徐州牧也没有表他一个扬州牧。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封他一个青州刺史,并非曹操简单排挤,制度上他就是要离开荆州另行高就了。

从这个角度而言,董卓等捷足先登,先把刘表刘繇送到了荆州扬州刺史的位置上,也算够狠。袁绍袁术是荆州人,自己无法领荆州。袁术最初也没有担任扬州刺史,而是找傀儡担任,估计也是亲族中有什么制约不得不避讳。捷足先登又名正言顺,关东诸侯除了干瞪眼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开本地人当本地官这个先河的,是曹操称魏公魏王后,委任张既。“魏国既建,为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后来司马懿诈病赚曹爽,李胜去辞行时说我被任命为”本州刺史“,司马懿装糊涂指本州为并州的胡说八道,在东汉只能另外找糊涂装。

话说回来,曹操还担当丞相的时候,已经更改了不少东汉以来的制度。有些是迫于形势,比如曹操革除了关内侯以下所有爵位的俸禄,恐怕就是因为战乱,正常赋税无法进行,没钱了。类似这种本地人当本地官的改变,倒是有点意思,看来曹操为了安排身后事,方便曹丕,对世族豪门有所退让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

[ 本帖最后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12-2-21 02: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2-2-21 23: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8 暴民 的帖子

袁绍兄弟两个是我记错了。没细查,大致凭记忆还是难准确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6 06: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