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十三钗》中敢死队有原型 百名勇士仅4人幸存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2-2-24 04: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1-12-30 09:22 发表
南京城里的2号坦克就足够蹂躏豆战车了,可惜2号们都去邑江门蹂躏自己人去了.

话说对付它们哪里需要炮?反坦克枪就足够了,教导总队里就有.

一两件优良武器国军未必没有,但薄弱的工业注定其任何现代化武器都无法大规模装备,这个才是要点。抗战后武汉兵工厂内迁,在重庆附近重建,大后方一年的钢铁产量为5万吨左右,不到一万立方米,就算都用来制造军火,国军四百万军队你算算看人均能拿到多大一块,相当于几发子弹。还不要说最困难的时候,大后方只有蒋介石一辆车烧汽油,其他都烧木柴。这种工业基础你把古德里安隆美尔全抓来,白送你两千辆坦克他们也只能扛上步枪上战场。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徐州会战,整体而言国军打得不错,代价是消耗了库存子弹的一半,而且短时间内无法补充,也是后来几次会战国军表现下降的重要原因。

那会儿你要是告诉什么人七十年后中国钢铁产量可以达到年产5亿吨,产能6亿吨,超过世界第二到第十之和,二话不说立刻被送进疯人院了。

另外,你可以看看国军在抗战前期几个大战役中集结的力量。淞沪,70个师;徐州,三十万;武汉,也有差不多70个师。39年秋冬季节对日军有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攻势作战,日方战报是国军集结了71个师。对比南京呢,号称十一万。南京是国军抗战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数上没有占到日军上风的战役之一。结论无非只有一个,战略上南京这一仗打得很仓促。这种情况下去指责战术准备如何不充分,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 本帖最后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12-2-27 23:5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9 00: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