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啥很多正直的大臣,都“家无余财”呢?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0-1-10 08: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0-1-9 14:07 发表
海瑞,都说他穷,连肉都难得吃一回,可他家也有40亩田啊,也算是个小地主了,

40亩算不上地主,甚至算不上富农。西晋,唐朝等有关田制的法令都规定了一户农民正常会有耕地80-100亩。唐初的制度好像是认为一户农家维持正常的生计需要40亩。除极端肥沃的良田以外,一般耕地需要休耕,因此基准为每户80亩。但是在长安洛阳等人口稠密的地区事实上很难保证。如果海瑞真的只有40亩,那时候只能算个贫下中农了。

[ 本帖最后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10-1-10 08:3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0-1-11 02: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0-1-10 16:52 发表

我就知道有人要用均田来说事,唐初和明朝中期人口差了几乎10倍,有可比性吗?

可你这40亩就算个小地主也有点够呛。1927年共产党的八七会议上做出的决议还是土改不涉及200亩地以下的小地主,1926年国民党的一些报刊刊载出的资料,一户农民要维持温饱需要25-30亩耕地,由于每年收成有变动30亩以下的农民几乎全部被卷入高利贷。27年左右人口约4亿,比明朝多多了吧,40亩也就是个脱离温饱,可以不受高利贷之苦的农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0-1-15 03: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gt187 于 2010-1-11 18:09 发表
   古代的亩好像是跟今天的不一样的吧

多少有点差别,好像不是很大。秦汉时期一亩大概是现在的0.7亩,唐朝大一点,约550平方米。明朝不知道多少。虽然有些差别,拿来定性分析属于贫农富农还没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10-1-15 06:5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1-27 17: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0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