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和电影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5-16 13: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往往是逊于小说本身的,而且常常会对小说原来的主题进行阉割。我看过的改编比较成功的那些,《阿甘正传》单独作为电影来讲虽然很优秀,但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忠于小说的原精神;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也算是上乘之作了,依然受尽原作者伯吉斯的嘲弄。可能这是改编类电影的最大弱点:要有独创性就会对小说原主题阉割或者改造,否则要是忠于原小说精神又无法达到小说的高度。正是由此所以那些名气较大的作家比如马尔克思他们任凭对方出价再高都拒绝出售小说的改编权吧,那些有远见的优秀导演也对电影和小说的混为一谈深恶痛绝。倒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王朔的原著做到了主题精神上的一统而且两者各擅胜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5-18 19: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River于2004-05-18, 17:56:27发表

QUOTE:
原帖由tiggor于2004-05-16, 16:40:32发表
小说我没有看.

这部电影名声如雷灌耳,好评如潮.好象非看不行.我是带着崇拜的心情去接受教育的.但看了感觉平平.应该说这电影在结构方面处理相当出色,但镜头的力度不足,提不起劲.
苏牧<荣誉>一书里有这部电影的分析,从技术上分析得比较周到.福建出的<世界电影鉴赏辞典>也有不错的分析.

tiggor很专业啊,PF  
关于改编小说的电影,在别的网站里看到争议最多的是《活着》,真想听听二位的高见  

高见是不敢当。

我认为电影是比小说要高一些的,这和我个人对余华原著小说评价不是很高有些关系。张艺谋的《红高粱》我到现在还没看着,不知道怎么样,就我看的他的其他四五部电影来说,《活着》我认为是他成就最高的一部了,其中葛优功不可没的,而且在情节取舍上也做得很好,不知道编剧是谁,没有让一家人全死绝死尽(原小说是除了“我”之外一家人全死干净了),假如他要是按照原著的去做,我认为对主题是有不小伤害的。基本上电影反映了原著精神而且剔除了小说多余的旁枝,在时间跨度的把握上也不错,其他的不敢说了,毕竟是三年前看的了,细节早忘的差不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5-19 13: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iggor于2004-05-19, 13:16:47发表
关于小说改编问题,老塔的<雕刻时光>里说得比较多了.大致是这个意思:小说(文学)与电影是两种不同艺术,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二者很难相互改编,尤其是那些优秀之作.而二三流的作品,改编的余地就更多了.<伊万的童年>即是一例.



马尔克思先是学法律的,后来他想当导演,在罗马专修过电影专业,学完全部课程后又因为电影这种表达和思考手段受客观物质条件限制很大,才最终转向小说创作,不过成名之后也涉及过电影方面。他在自己随笔集里的一篇名为《我的作品来源于形象》的文章里曾说:“只要未能从文学中摆脱出来,电影就不能成为一种独立自主的艺术。目前这种依赖性非常严重。也就是说,没有可靠的文学基础就不能拍电影。这对电影的独立存在来说害处是相当大的······”,这种看法和塔可夫斯基看法的不谋而合,作为20世纪世界两个不同艺术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师级人物,他们的看法这么一致,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值得思考的事情。文学和电影艺术虽然有共通的地方,但是更多却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中国现在有很多导演文学功底很差,改编现象更是严重,张艺谋几乎所有有所成就的电影都是改编自小说,而一脱离改编,他的作品往往就走向了失败,我觉得把他摆在电影大师的行列是实在是有点言过其实了,他只能算是个优秀的电影导演而已,他的电影在电影本身艺术性的探索拓展上无甚大的贡献,本来算是有所成就的电影镜头方面到了后期又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在国外那些大师级的作品里,没见过谁是为了镜头而去镜头的,镜头失去了电影内涵的支撑,我觉得就完全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了,电影也就成了mtv而不是电影。相比来说陈凯歌明显高他一畴,电影的人文内涵和反思力度都比张要高,可是陈的最高成就代表作〈霸王别姬〉偏偏也是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史上那些改编电影里,假如是改编之后的电影是很优秀的,往往原著小说并非是一流的,比如〈阿甘正传〉〈发条橘子〉等等,假如小说是非常优秀的,那么电影又往往沦于平庸,比如〈情人〉〈布拉格之恋〉,所以我觉得马尔克思的看法是很正确的,电影要想真正成为一种独立和纯粹的第七种艺术而不是别的艺术的附庸,必须脱离对文学的依赖,而一个导演想成为真正的大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能写出优秀的剧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5-19 14: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iggor于2004-05-19, 13:16:47发表

活着的文学和电影,也是各有胜场.
我喜欢余华的方式.直接面对生命.但我反对用如此彻底的死光光来表示.对于太绝对的东西,我总是难以认同.余华讲的活着,在这种绝对之下,反而失去了活着的本来状态.


我觉得铁哥说的很有道理,余华原著小说对故事结局的处理我认为是很失败的,他刻意设计了一个故事圈套让读者往里面钻,而等到读者读到结尾果然如自己所意料的作者让主人公一家全死了个干净,察觉原来整个故事都只是一个圈套之时,便会进而对整个故事产生怀疑。这应该就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余华在度的把握上过火了一些,他把小说写成了一个催泪弹,而不是让读者在对主人公悲惨命运产生同情的同时也受到启发去思考小说所欲表达的主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5-20 09: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觉得小花(跟着铁哥叫的,楼主不会见怪吧,可能我的年龄不一定比你大   )的观点很透彻,大部分也是我赞同的,而且还有我之前并没仔细去想的地方。不论是电影还是小说,表现出来的那种生活理念并不是我所希冀的,我的赞同或者否定完全是从电影或者小说艺术本身出发的。不过我赞同铁哥对在〈活着〉这部电影里导演是持什么样的态度的看法,我觉得导演在里面看待和表达事物的角度并不是站在主人公的身边采取和主人公叠合的角度去讲述故事的,他表达事物的角度应该是一个站在主人公对面采取一个反观的角度去进行的,有时有如一面真实的平面镜,有时又如一面哈哈镜折射出一个荒谬的世界,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导演做得不错,电影里很多细节都可以透出导演的态度,比如我现在还记得的一个细节,龙二(是叫龙二吧)被游街枪毙的时候,葛优去旁观,导演在这里用了一个比较黑色幽默的笔触描叙葛优突然觉得想撒尿,哆嗦着解不开腰带,结果枪声一响吓得尿了裤子,我觉得导演在这里的处理是非常高明的,比直接讲叙旁观的主人公看到龙二被枪毙时的表情要好得多了。之类的手法还有不少,其中葛优该张扬时张扬该收敛时收敛的表演是功不可没的。我觉得导演采取这种超然的旁观者的态度而不是把故事主角当做叙述者本身的叙述手段是值得赞赏的,很大的提高了影片的冷静叙事和拓展了影片的反思空间。〈红高梁〉的电影和原著小说我都没看过,就不敢做什么议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5-20 20: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PS:tiggor在哪?我六月到八月这段时间可能会在西安呆一阵,有没有机会跟你一块买碟去?

铁哥可是远在南方的。他可真收藏不少好东东,我也是承蒙他厚赐让我把自己期盼已久的塔可夫斯基全套dvd搞到了手,依然在窥探他手上的其它好东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5-21 16: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iggor于2004-05-21, 12:31:11发表
PS:朵朵不会象我卖旧书吧?我曾经穷得没饭吃,只能卖书,我架子上的书喜欢就拿,价钱随便给.现在想起来,哭啊.
我是浙江台州的.也是DVD的沙漠.我朋友在杭州,我订碟他帮我带.

晕,跟我这几天一样········把那些旧书摆个地摊卖,都是一块两块的就处理了,上午得来的钱一天拿去吃饭买烟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不过都是些保留价值不大的书,迟早也要处理。要卖书还不如卖碟呢,当然一定是些容易再次买进来的碟,卖那些难找的,还不如去卖血呢········


ps:铁哥那些好碟先留着,现在还处于无处安身状态,等到我有了个落脚的地方,那些在落脚处找不着的再跟你联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5-22 16: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River于2004-05-22, 15:19:55发表
有点不好意思再回这个帖子,大家好象一直在开小差哩,呵呵,不会是我开的坏头吧?  

tiggor/栀子/朵朵,你们的收藏到底有多丰富啊?看你们讨论书和碟子,我只有在旁边  

呵呵,我的碟不多,刚收藏不久,一百张没到。铁哥的收藏估计就比较·····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00: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54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