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留侯为什么能为帝王之师
性别:未知-离线 飞霞客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5983
注册 2005-4-4


发表于 2005-8-12 22: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留侯可算完美,有勇有谋,且能明哲保身。我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以西楚霸王项羽之勇,见秦始皇时只能耍耍嘴皮子,却不敢效法“貌似妇人好女”的张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霞客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5983
注册 2005-4-4


发表于 2005-8-13 14: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项羽和秦始皇无冤无仇?那么项燕与项羽是什么关系?而且项羽入咸阳焚阿房宫难道真的是为天下百姓泄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霞客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5983
注册 2005-4-4


发表于 2005-8-14 10: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梵天丸于2005-08-13, 0:58:39发表
个人认为,一个人有貌似勇敢而内心胆怯的,有貌似娇弱而内心刚强的。这是其一。第二点我认为项羽和秦始皇无冤无仇,为何要行刺他?而且根据韩信的分析项羽也不是一个心里面装着天下的人,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为天下诛暴君呢?第三,张良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为,有一部分原因是祖上三代在韩国为相的原因。  

除了"项羽和秦始皇无冤无仇"其余我都赞同.须知史书上也没有写秦始皇杀了张良之父,且项羽亦楚国贵族,楚国也是亡于秦国.项燕死于王翦之手与死于秦始皇之手有什么区别?深究起来项燕也未必是王翦亲手所戮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霞客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5983
注册 2005-4-4


发表于 2005-8-15 22: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songye999于2005-08-15, 20:06:46发表

QUOTE:
原帖由风云天下于2005-08-15, 10:54:06发表
项羽未必只是耍嘴皮子,只是每个人达到目标的方法不一样,张良选择刺秦,项羽选择领军打仗,都是一样的道理.
可惜项羽时运不济,未成大事.

仁兄该去仔细读读史书再回来夸项羽。韩信拜将时曾对刘邦说过项羽的必败原因。简单来说,项羽是猛虎,全凭自己的天赋高强,如猛虎的尖牙利爪.强壮机敏。而刘邦是人性的代表,可以说完全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极端理性,能使用各种武器装备(人才)来加强自己。所以,无论任何时候,感情用事都只能博取同情,不能获得胜利。

赞同仁兄的说法。说起项羽,人们第一想到的是他的勇武,第二是想到其悲剧式的结局,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项羽与雄图大略联系起来。若他真有雄图大略,恐怕后来天下就要姓项而不是姓刘。看看项羽进咸阳,就十足一个爆发户而已。我奇怪的是正是这样一个与张良反差极大的人,却在不同的时期做出与其本人极不相称的举动。同样都有亡国之恨,一个“貌似妇人好女”的张良因“五世相韩”而采取了风险极大的行刺秦始皇行动;而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虽“世世为楚将”,却只能发发牢骚,终始皇一世而不敢有所行动。到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死后,留下个昏君座朝,奸臣弄权,项羽才趁乱起来称霸。到遇上另一个雄才大略的刘邦后又只能乌江自刎,痛哉、惜哉,岂不是应了那句话“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已”!反观张良,博浪一击不成,天下震动。而其藏匿下坯时仍能从容应对,广交朋友。及其风云济会助刘邦席卷天下,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外表刚强无比的西楚霸王完败于貌似柔弱的留侯张良。那时谁又会想到那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杰就是那位做出“损人损己”行刺始皇帝的人?借太史公的评语结尾----“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其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07: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6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