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请教一些古代称谓的问题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请教一些古代称谓的问题
汉之征南de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352869
注册
2009-12-31
#1
发表于 2011-2-11 09: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做一点浅薄的回复:
LZ: 看到辫子戏里面就玩起了双重标准,非宗室的满人向皇帝称奴,宗室又称臣了。照此看来,汉臣实际上享受了满人宗室的待遇,真是有趣。
实际上,汉人对皇帝不自称为 奴和奴才的辫子戏,已经是比较讲究符合史实的了,因为清朝汉人臣子对皇帝的确不称奴才而称臣。近代大史学家 陈垣 先生曾对这个问题做过专门的讲述,文章收在《陈垣史学论著选》中,现摘录一点如下:
“昔称奴才,以骂人耳,未有以自称者,更未有以称诸大廷者。犹古之有臣妾其名(《易》、《书》皆有之),亦以称宦官宫妾耳,未有以统称臣下也。
自司马相如、蔡邕、刘琨、韩愈诸文人,始以臣妾二字入章奏,然亦只务为谀词,未尝以书衔焉。
至国朝(清),满洲大臣奏事,率称奴才,始以奴才书衔,为一朝之典制;汉大臣且不得舆,盖亦循乎北俗也。(意思是汉族臣子对满清主子是不称奴才的,称臣)
然国朝于奴才之称,亦屡经磨勘。乾隆二十三年谕曰:“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着嗣后颁行公事摺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摺奏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据此,则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
….
与汉大臣会衔,何必不称奴才乎?不与(与,许可)汉人之为奴才也。汉人求为奴才且不可得乎!乾隆三十八年,御史天保、马人龙奏监考教习查出代倩情弊一摺,摺内书衔,因天保在前,遂概称奴才。上谕之曰:向来奏摺,满洲率称奴才,汉官率称臣,此不过相沿旧例;且亦惟请安谢恩及陈奏己事则然,若因公奏事,则满汉俱应称臣。
盖奴才即仆,仆即臣,本属一体,朕从不稍存歧视,初非称奴才即为亲近而尽敬,称臣即为自疏而失礼也。今天保、马人龙之摺如此,朕所不取。若不即为指示,恐此后转相效尤,而无知之徒,或因为献媚,不可不防其渐。
嗣后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着一体称臣,以昭画一。如是,是皇上不欲汉人之称奴才,而以满人迁就汉人也。故满人称奴才,有时可以称臣;汉人称臣,无时可以称奴才。
然亦有不尽然者,要在皇上之意何如耳!乾隆三十五年,周元理会同西甯(人名)等奏到搜捕蝗孽一摺,摺内列名处,西甯、达翎阿称奴才,周元理则称臣。上谕之曰:臣仆本属一体,均系奉上之称,字义虽殊,其理则一。满汉臣工自称固有不同,然遇部院章奏,虽满洲大员,亦一例称臣,而满洲督抚奏地方公事亦然,并非以奴才之称为卑而近,称臣为尊而远也。
…
且乾隆二十三年,既谕令满洲大臣于公事摺奏称臣矣,而西甯于奏报捕蝗事宜,仍称奴才,是违制者西甯。乃皇上不责西甯,而反笑周元理者又何也?盖皇上知汉人中有以奴才二字,为自昔北俗骂人之词,而不甘为满洲奴才也,故借周元理以警惕之。在马人龙则恐其冒认奴才焉,在周元理则恐其不服为奴才焉,操纵臣下之术亦神哉!”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汉之征南de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352869
注册
2009-12-31
#2
发表于 2011-2-11 09: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罗嗦一点
陈垣先生的论述十分全面,即满族王公大臣对上称奴才,是其北地以奴为称的习惯,汉族大臣,除了特意献媚者,一般是不自称奴才的,王公官邸的仆役在主子前称奴才,倒是比较常见。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汉之征南de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352869
注册
2009-12-31
#3
发表于 2011-2-11 10: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老虎兄弟回复的一点发微
“5、妾对主人父母的称呼----《红楼梦》的例子:一律自称 奴才。妾不是妻。妾,是能够合法与男主人发生性关系的地位较高的女侍者。”
其一,妾对家人自称,奴才之称自明清才有,之前没有,而且就是明清之际妾称奴才,也用得不多。实际上古代女性包括妾,用的自称最多的,是 奴 和 妾 两个,宋元奴多用为 奴家,妾多用为妾身。
分别说明:“奴”的本义为供役使的人,由其低下的本义引申作为谦称使用。在宋以前,男女通用,如《唐诗纪事•昭宗》有:“何处是英雄,迎奴归故宫。”同时,其谦称的含义并不因字面含义的奴役而显得卑贱,《宋史.陆秀夫传》里记载:“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宋以后,“奴”、“奴家”专称女性。如《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奴家爱着绮罗裳,不勋沉麝自然香。”《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是奴家要往爹娘家去。”《水浒传》第三回中,被镇关西欺辱的小妇人向鲁达哭诉:“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父女二人流落在此生受。”清代孔尚任《桃花扇•拒媒》:“奴家已嫁侯郎,岂肯改志。”而另外一个常用的奴字谦称是“奴才”,其本意是鄙薄为奴、品德不堪之人。《晋书•刘元海载记》:“颖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故李特至剑阁而叹曰:‘刘氏有如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唐代赵璘 《因话录•商上》:“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嬭儿,非奴材而何?”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奴材》:“世之鄙人之不肖者为奴材。”《儒林外史》第二七回:“被他妈一顿臭骂道:‘倒运的奴才,没福气的奴才。’”这几个奴才都是轻薄鄙夷之意。从明清开始,除了骂人之外,奴才又作为奴仆、仆役之称。如《红楼梦》第三二回:“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奴才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们这个当奴才的,主子就是一层天,除了主子家的全得靠后。”
妾,本义为女奴或侧室,总之是地位不太高的女子,因此古代妇女将之用以自称,如:《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后汉书•列女传》:“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妾衍生有“妾身”,见三国曹植《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南北朝江淹《古离别》诗:“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师父若肯收留做弟子,便是妾身的有结果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00: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